防疫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虽然信贷融资数据还滞后于政策变化,但市场情绪明显改善,对政策变化给予了充分认可。但由于持续三年的疫情几乎让微观主体预期恶化至冰点,因此还需要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尤其是让微观主体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真真切切体会到政策暖意,才能令已改善的预期持续得到兑现,并最终与微观经营恢复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持续恶化。
截至11月末,实体部门整体的债务融资速度大体与2020年相若,目前的速度为每年3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小幅低于2020年同期每年34.5万亿元的速度。其中,企业债务融资速度为每年20万亿元,政府债务融资速度为每年8.1万亿元,均为历史新高,而居民的债务融资速度则大幅降至每年4万亿元。因此,从全社会债务融资情况来看,居民不仅是唯一的拖累因素,而且拖累的程度巨大,此点与疫情爆发以来的2020年、2021年明显有所差别,反映出在遭受三年的疫情持续冲击,最为微观的经济主体预期恶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全社会在主观上难以接受的。而防疫政策近期做出重大调整,反映出政策面对微观主体预期改善条件的重视。
其次,市场预期改善对政策给予充分认可。
从市场情绪来看,对于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外界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例如,自10月底的低点以来,A股累计涨幅超过了10%,恒生指数更是上涨35%以上,富时中国A50指数也上涨18%以上。另外,伴随防疫优化带来的人流、物流等人为限制的解除,数月来“复工不复产”的脱节困境开始有了改善迹象,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够恢复连贯性的预期得到大幅扭转,开工率提升、库存备货等因素推动上游工业品市场结束了近半年的下降震荡行情,11月以来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例如,南华商品金属指数自10月底以来已累计上涨了近20%,基本已恢复至上半年的水平,同样反映出市场对防疫优化的认可。
再次,如何将预期改善和经营恢复良性循环成为后期政策关键。
11月份防疫优化及随之而来的预期改善是三年来最为动人的上下互动,但要将这种改善转为连贯的经济良性循环,还需要政策的持续发力。具体到政策层面,笔者还是主张多运用财政政策,尤其是针对快递员、医护工作者、出租车驾驶员、超市商铺店员等公共服务的重要供给人员,建议给予至少为期一年的收入补贴。伴随防疫政策的调整,疫前经济场景的重新恢复就至关重要,而离开这些人员,无论是线下消费场景、复工复产供给链条及社会整体运行的有序都是无法维系的。至于说,这部分资金应该由中央财政承担大头,因为维护好跨区域性公共服务供给,本身就是中央政府的职责所在。
笔者还建议给予诸如小旅馆、小饭馆等服务行业小经营个体财政纾困资金,并将纾困额度与其解决的就业挂起鈎来,解决就业多的,就多给予纾困资金,这部分资金可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来分配。
政府杠杆有提升空间
笔者之所以建议多用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的四十个经济体政府和企业的杠杆率情况,目前中国企业主体的杠杆率已位居全球较高水平──排名第四,但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则处于中等水平──排名第十八。换言之,微观经济主体债务负担已接近极限,该轮到政府加杠杆了。
二是,小餐馆、小旅店等服务业经营主体特点是,只要大环境可以,他们的现金流就有保障,正常经营的时候很少会依赖债务融资,加之能拿得出来用于举债的抵押品本就不多,所以无论是增加信贷额度,还是采取降息,对于这部分经营主体而言,即便考虑到普惠金融,货币政策的着力点也不是很多。
第三,与财政补贴、纾困相比,债务性融资支持终究是要偿还的。经历了三年疫情持续影响后,试问微观主体还有多少信心和能力来继续举债。何况与其他国家相比,疫情以来,中国一直就是更加依赖债务性融资支持经济运行,如今伴随防疫政策的调整,广大经济主体更需要是一瓢有温度的热流注入,来重拾信心、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