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

李世民兄弟三人最开始同甘共苦,后来同床异梦,最终同室操戈,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竟计量不够?李世民吐血数升竟安然无恙?如果李建成下毒成功,整个中国历史都将改写,那么为何李世民没死呢,难道真的是李建成宅心仁厚的表现吗?

李建成与李世民水火不容,正是李渊中和双方势力的结果

唐朝建立有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巨大的功劳,推翻隋炀帝统治的晋阳兵变中,领导决策班子除了李渊外,还有裴寂、刘文静、李建成、李世民四人,李建成不仅是主要策划者,还是主要实施者,他攻取了处于南下通道至关重要的西河,屯军永丰仓,扼守渔关,保证了西进大军的后勤补给,虽然最后李世民攻取的长安,但李建成作为嫡长子,按照传统,618年7月,李渊登基的第二个月,李建成还是被确立为了太子。

古代功高不光震主,拥兵也会自重,尤其对于李世民这种英勇善战的弟弟,李建成其实也相当忌惮,唯恐他有朝一日得到大臣们的拥护,于是和四弟李元吉结成联盟,共同阻击李世民。

不过李建成文韬武略都赶不上李世民,此时他笼络人心,没想到却被出卖,此人就是庆州都督、李建成的宿卫杨文干。当时天下太平,李渊心血来潮要到长安以北的仁智宫避暑,放松一下心情,让李建成留守军师,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跟着他去散心。

李世民和李建成已经开始剑拔弩张,水火不容,所以出行都需要分开,一天夜晚,李渊接到密报,有人举报庆州都督杨文干正准备谋反,而直接的证据就是此人私运盔甲,并且已经被地方官员拦截发现。

在任何朝代,私运盔甲都是重罪,杨文干这下惹上事儿,而李渊立刻找李建成问罪。李建成得知消息后,头在地上不停地磕,一把鼻涕一把泪,最后磕得都晕了过去,喊道“我只是关心下属,杨文干不可能造反啊”。

于是李渊让李世民平反,还没等李世民到,杨文干已经投降,他也被李世民斩杀。此事李元吉提出了质疑,到底是谁举报的?为何李建成要谋反?杨文干都投降了,秦王为何要杀人灭口?

答案显而易见,盔甲确实是太子赠与杨文干的,却被李世民发现,果断举报并灭口,不给杨文干辩驳的机会,以此对太子落井下石。李渊仔细调查了一番,得出了一个结论:李世民十分可疑。但李渊也没有深究,就这样不了了之。

其实,老油条李渊早就知道李建成和李世民矛盾丛生,一直在利用两人的关系相互牵制,毕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皇位就那么一个,谁能争到算谁的。

李世民确实喝吐了血,但并非李建成下毒

形势已经白热化到了如此境地,太子又不是傻子,该动手的时刻到了。有一次打猎,李建成难得叫上了李世民,李渊当然也在场,李建成给李世民找了一头性情顽劣的高头大马,当李世民和李建成去追捕猎物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劲,幸好李世民身手矫捷,在程咬金的帮助下顺利下马,不然估计会直接被活活摔死。

后来,李建成又派杀手去刺杀李世民,可惜尉迟恭带着大队的人马及时赶到,救下了李世民。

面对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李渊实在看不下去了,安排李建民缓解一下矛盾,于是在六月初一,李建成主动宴请李世民,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关于这段内容的描写:

“建成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高祖幸第问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饮,更勿夜聚”。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李世民确实参加了宴会,而且喝吐了血,众目睽睽之下,这些记载不会有错,但他吐血数升就值得探讨,古代一升为600毫升,就算吐血两升,血量也能达到足以让人休克的1200毫升,而李世民竟然能够在淮安王的搀扶下回到西宫,想想真令人不可思议。

李渊得知李世民喝吐血后亲自前往查看,并责怪李建成“你弟弟本来就不能喝,以后别大半夜喝那么多酒”。在李渊这里,他压根就没提下毒的事儿,因为他压根就不信!

其次,李建成是在李渊安排下进行的宴请,用意是调和兄弟矛盾,如果在这时动手就是摆明了不给李渊面子,在李建成宫殿动手,后世会如何看待这位太子?这一举动会让矛头全部指向李建民,必然会让他的登基之路增添阻碍,李建成必然要考虑李渊和众人的态度。

最后,如果李建成想要动手必然会置李世民于死地,单纯的下毒,而且下的计量还不够,还让李世民活着回去了,这怎么可能?如果李建成真的决定下手,多带几名侍卫就足以处决李世民,都已经决定要动手了,还扭扭捏捏放李世民回去告状,这种概率极低。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李建成。

在《贞观政要》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对于上疏论治国得失的大臣,李世民特别赐钟乳一剂,也就是治疗胃病的药,因为李世民经常这些药,所以特别熟悉,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常年的战争生涯以及没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让李世民染上了严重的胃部疾病,而李世民又是一个相当要强的人,即使在酒桌上也不愿意输给李建民,因此喝坏了身体,导致胃部出血。

形势紧迫,让李世民不得不发动宣武门之变

这次胃出血属于急症,李世民自己都没有料到,但李世民是一个特别精明的人,认为这次胃出血可以加以利用,于是便构陷李建成给自己下毒,让李渊的天平向自己倾斜一下。

李世民当时的形势已经万分紧迫,突厥兵南下,李建成推荐了李元吉作为大元帅北上击退匈奴,借此带走了秦王府中的一干众将,如果计划得逞,将会把李世民彻底架空,造成毁灭性打击,到时候根本不用整死李世民,他也很难再掀波澜。

然后老天都在帮着李建成,六月初一和六月初三两天,天空出现异象,太白星忽然出现在的秦王府方向,于是李渊大怒认为李世民要发动政变,李世民百口莫辩,最后苍白地辩解道“太子与后妃有染”。

最终让李世民决定动手的原因是东宫一个从七品的小官王晊告密:太子和齐王正在策划“昆明池之变”,欲李元吉借饯行宴之机杀害李世民及秦府诸将。不管事情是否真假,种种因素叠加逼迫李世民不得不动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正是因为李世民告发太子与后妃有染,李渊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召到宫中质询,当时李建成觉得宫中军队防备森严,又见到了玄武门守将常何,便理所当然认为他是自己人,可常何自始至终都是李世民的人啊,从常何死后的墓志中便可见一二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

李建成错误的预判让自己成为李世民的刀下鬼,历史永远由强者书写,李建成做梦也没有想到李世民的政变竟然没有丝毫的泄密,从渗透禁军、控制皇帝到截杀太子、强迫登基,李世民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改写了历史,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心思的缜密程度。

结语:

李建成做事优柔寡断,与李世民果敢杀伐形成鲜明对比,正是因为性格的不同,所以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自己的太子之位十拿九稳,放松了警惕,而李世民则通过“太子下毒”占据了主动权,成功胁迫李渊让位,李建成如果真想下毒,可能整个历史都将完全被改写。

据记载,李世民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他在喝下毒酒之后吐血数升还没事,而且三天之后就发动宣武门之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世民简直是天神附体,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关于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说起来源头还在于李渊身上。

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当初晋阳起兵的时候,因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并领导起兵,李渊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为太子。然而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却食言了,他竟然封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让李世民十分不满。

李世民因为长期征战在外,功勋卓著,在军中威望很高,再加上他秦王府能臣武将众多,所以他对李建成十分不服气,并开始刻意制造事端,陷害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

武德七年,李世民制造了杨文干事件,他让人密报李渊,说庆州都督杨文干暗中筹集军械,企图与李建成一起谋反,李渊信以为真,将李建成下狱。

事实上,杨文干并没有谋反的意图,不过他在得知李渊已经认定他谋反之后,心中十分害怕,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真造反了,这正和了李世民的心意。

李渊让李世民去平叛,杨文干军中将士十分害怕李世民,所以杀掉杨文干投降。

但李渊其实并不傻,他回过味来之后,命人释放了李建成,只是将东宫属官王珪与韦挺以及秦王府属官杜淹等人治罪,还指责李世民制造事端,致使兄弟不睦。

李渊不是糊涂虫,但是这么和稀泥,不但李建成不满,连李世民也不满,这样下去不出事才怪。

果不其然,李建成为了报复李世民,制造了许多与秦王府的摩擦。

武德八年,李建成担心秦王府势力太大威胁到自己,于是建议李渊将秦王府的许多文臣武将全部赶走,只剩下长孙无忌,高士廉和尉迟恭等数人,李世民顿的实力因此大大被削弱。

当时的情况是,支持李建成的主要是关陇集团,在长安的势力范围很大;而支持李世民的是山东集团,主要的势力范围是在洛阳。

秦王府在遭受打击之后,李世民便想以退为进,他向李渊提出,自己想到洛阳去,这样兄弟之间就不会再出现摩擦了,李渊对此表示同意。

然而李建成看出了李世民的阴谋,所以他就跟魏征一起去找李渊,说李世民如果去了洛阳,就是困龙入海,对皇帝的威胁很大,李建成未来也很难登上皇帝之位。

李渊再次被李建成说服,于是再次对李世民食言,不准他去洛阳。李世民此时就犹如待宰的羔羊,如果不反戈一击,那么他必死无疑。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李建成请李世民去东宫喝酒,据说两人都喝得有点高,但是氛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暗地里厮杀得再厉害,表面的和气还是要维持的。

然而奇怪的是,李世民回去之后,竟然让人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在酒中下毒,致使自己回家后吐血数升,差点就见不到父亲大人了。

李渊把李建成找来了解情况,李建成对于下毒之事矢口否认。李渊见没有证据,而且李世民也并没有死,所以又开始和稀泥,说兄弟二人喝酒是好事,但是要注意度,不要酗酒闹事让人取笑。

那么,李世民真的吐血数升了吗?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这事肯定假不了,但是李世民吐血数升这件事就十分值得怀疑了。

我特意查了一下,唐朝时期的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00cc,如果普通成年人一次出血1000cc就会出现休克症状,不及时补充血液,就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李世民说自己吐血数升,如果按照3升计算,那么他就吐血1800cc了,这个量远远超过了生命安全线,但他居然还好好活着,并且还有精力向李渊告状,你觉得这个可能吗?

所以说,这个事极有可能是编制的。正所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在称帝之后就曾让房玄龄“修改”史书,他有可能为了使自己的形象显得更加伟岸,所以故意说李建成给他下了毒。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李建成就一定没有下毒,我们再看看李世民之后的表现,真相就很清楚了。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也就是李世民吐血数升之后的第三天,大唐太史令向李渊报告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说太白金星在长安上空出现,与秦王府的位置相对应,预示着秦王李世民有可能要造反。

古代人认为天文星象变化与世间万物的变化相对应,所以十分重视。李渊在听了太史令的报告之后,十分惶恐,于是下令驱逐了齐王府属官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还下令尉迟恭和程知节等人跟随李元吉出征。

事实上,李渊如果认定李世民要造反,直接将李世民给抓了就好了,但是他优柔寡断处置不公的毛病又犯了,他当晚就召见李世民,将太史令的报告给他看,还问他对这件事怎么看。

这不开玩笑呢嘛,李世民能认罪吗?

李世民灵机一动,对李渊说,太史令说我谋反,我百口莫辩,死不足惜,但临死前有一件事我要告诉您,我听说太子和齐王(李元吉)暗地里与尹德妃,张婕妤有私情。这件事关系到您的名声,我必须如实告诉您,您看怎么办?

李世民实在太聪明了,李渊跟他说谋反的事,他却顾左右而言他,跟李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的事,直接点中了李渊的要害,实在是厉害。

李渊听李世民这么说,很生气,也不再提谋反的事情了,只是让李世民回去,还叫他第二天早上跟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进宫对质。

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李渊跟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他已经决定发动政变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成和李元吉以为是李渊找他们商量处置李世民谋反之事,于是毫无防备地准备从宣武门入宫面圣。

不料,李世民早已率人埋伏在宣武门,他骑在马上一剑射杀了李建成,后来还与李元吉相互厮杀了好几个回合。

李元吉拼命要用弓累死李世民,李世民孔武有力,让李元吉对他无可奈何,最后尉迟恭及时赶到,射杀了李元吉。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亲自上阵厮杀,英勇神武,威风凛凛,怎么看都不像是三天前吐血数升之人,又岂有李建成下毒之说呢?

事实上,李建成也不可能下毒残害李世民,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不敢。

我们都知道,李渊一直在给李建成和李世民和稀泥,因为他心中对李世民有亏,跟李世民也还是有父子之情,而且还要依仗李世民打仗,所以他不想因为夺嫡之事,造成两个儿子之中任何一个人丢掉性命。

李渊有多次机会可以杀掉李世民,但他都没有果断地下定决心。在李渊不情愿对李世民动手的情况之下,李建成作为太子,他怎么敢毒死李世民呢,残杀兄弟这个罪名可不是他能够承担得了的,除非他以后不想做皇帝了。

当然了,李世民残杀兄弟并不代表他就可以承担这个罪名,事实上,玄武门之变一直都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山,不但让他在生前饱受诟病,即使是在他修改史书之后,千百年来,杀害兄弟之后也一直没有因为贞观之治而被遗忘。

李建成之所以请李世民喝酒,其实也是想缓和一下关系,稳住李世民,但是要说他敢将李世民毒死在东宫,这件事说出来都没人信。

更何况,李建成如果贸然下毒残害李世民,那就显得智商太低下,手段太拙劣了,而且魏征等人也未必会同意李建成用这样的办法铲除李世民。

但玄武门之变之所以会爆发,除了李世民的蓄意谋划之外,其实还在于李渊太过优柔寡断了,不懂得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他妄图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和稀泥,但没有一个人领他的情,最后导致两个儿子被杀,自己也被迫禅位。

据说,李建成之所以找李世民喝酒,是李渊让他这么干的,因为他的表兄弟杨广和杨勇自相残杀的故事让他感触很深,所以他就想让兄弟二人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喝喝酒,聊聊天,拉进一下关系。

但事与愿违,兄弟二人显然没谈拢,李世民事后还说李建成给自己下毒,致使自己回家后吐血数升。这个结果让李渊十分尴尬,所以他又接着和稀泥,以阻止事态扩大化。

李建成被状告下毒,他能不有所反击吗?所以太史令就出现了,说秦王要谋反。

至于说太白金星是不是真的出现在秦王府的方位,还不是由着太史令说。但这个计谋显然就比直接下毒谋害李世民要高明,这也说明李建成的智商还是值得肯定的,下毒之事纯属子虚乌有。

有意思的是,李世民在登基之后,对父亲李渊不算太好,将矮小狭窄的秦王府改为太极殿给李渊居住,出去打猎,避暑也不带着李渊,李渊最后只能在宫中吃喝玩乐,拼命造人。

实际上,李世民对李渊还是有很大怨气的,哪怕李世民后来成为一代明君,几乎所有好的进谏他都听,但唯独不纳谏关于李渊相关的事情。而李世民怨恨李渊的地方,一是食言不立他为太子,二是李渊对他偏听偏信,对他处置不公。

李世民对李建成和李元吉更狠,他杀掉了他们的十个儿子,李元吉的老婆齐王妃还被李世民接到宫中居住,关系十分不同寻常。

所以说,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很难做到没有任何污点,就看你是坦然面对积极改正,还是刻意掩饰遭人诟病了,效果真的会不一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盔甲,杨文,李世民,李元吉,秦王,李建成,太子,毒酒,举报,故事传记,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盔甲,杨文,李世民,李元吉,秦王,李建成,太子,毒酒,举报,故事传记,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盔甲,杨文,李世民,李元吉,秦王,李建成,太子,毒酒,举报,故事传记,李渊,杨文干,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