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惊现一座西周早期的大墓,竟然让国家5000亿工程为其让道,而其中出土的青铜器更是疑似与姜子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的主人真的是姜子牙吗?又有何特殊之处能让国家工程为其让道呢?
这座神秘大墓位于山东省省高县花沟镇陈庄村,要说它的发现经历,其实是一个巧合。那是二零零八年的九月,由于陈庄村十分靠近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施工位置,因此村旁有大量工人在进行紧锣密鼓的修建工作。
不过这一天,在进行工作的施工队突然从泥土里挖出了一样不寻常的东西,一些破碎的陶片。起初工人们没有放在心上,毕竟陶瓷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可没想到碎片越挖越多,工人们也察觉到了不对,立马报告给了相关部门。
考古队员们得到消息,立马赶到陈庄村,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勘探工作。一番检测之后,队员们惊讶地发现这似乎是一座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更别提这片遗址竟然占地九万平方米,堪比一座古城了。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后,考古队员们的确发掘出了大量的陶器碎片以及少量的占卜甲骨,这些东西确实十分有研究价值,但却没办法让专家们准确地判断出这座城池遗址的具体历史。
可就在考古队员们都以为这只是一座普通的文化遗址时,一次新的发现却让事情峰回路转。考古队员在遗址的东侧发现了一条长条形的坑状痕迹,这种笔直的形状让众人瞬间联想到了城墙。
再次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考古队员们终于通过对夯土城墙的勘探判断出了城墙的范围,一个长宽大约都是一百八十米的方形,而城墙之外更是有一圈深达三米的壕沟。其中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相对完好,只有南面的城墙被水冲毁,不过令专家疑惑的是,保存完好的三面城墙上都没有半点城门的痕迹,莫非这座城池只有一个城门开在被冲毁的南城墙上吗?
随后,专家们发掘出了一条宽二十米的路径,恰好是通向被毁的南墙,这么看来,城门的确是开在了南墙上。
在东挖掘区的西部,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些墓葬,只是这些墓葬中都有水和泥沙混在一起,需要抽干净水才能继续发掘。
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人员才发现,这是五座相连的墓葬,特别是最后一座里,竟然有十件青铜器。要知道,在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只有王公贵族才得以拥有和使用的礼器,出现青铜器就意味着这座墓葬主人的身份大有来历。
通过对青铜器上花纹的鉴定,专家们判断这应该是西周昭王时期。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其中一件青铜觥上刻的铭文,虽然因为漫长的时间,铭文的锈蚀十分严重,但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铭文还是被翻译了出来。
“丰启作文祖甲齐公宝尊彝”,这便是铭文的内容。按照铭文推测,“丰”应该就是这件青铜器的主人,而青铜器也是他为自己祖父齐公制作的礼器。
乍一听似乎毫无问题,但齐公这个称呼却是大有来历,这代表的很有可能是齐国的第一代君主太公望,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姜太公姜子牙。
在两周时期,礼法森严,在各类贵族称呼中尤为严重
在两周时期,礼法森严,在各类贵族称呼中尤为严重,例如侯爵的名字内就只能出现“候”而不能用“公”,由此可见,这件青铜器上所说的“齐公”就是齐国的国君太公望。
事实上,由于很多跟姜子牙同时代的人,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都通过各种遗迹发掘出的物品得到了印证,唯独姜子牙自己毫无消息,有一部分人认为姜子牙很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直到这件青铜觥的出土,姜子牙的存在总算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在二零零九年时,考古队员们对这座齐公城的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这回,他们找到了一个类似于祭坛的夯土台基。而在祭坛的北侧和东侧,则又发现了两座规模更大的墓葬群,其中两座墓葬中还存在一条墓道,按照史书记载来看,一座墓葬中存在两条墓道就已经是诸侯国君的墓葬规格了,那么这修建了一条墓道的墓葬中有埋葬的是谁呢?
可惜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再加上水的浸泡,墓葬中的棺椁已经腐朽不堪,墓主的尸骨也十分散乱,专家们只能通过陪葬品的铭文上勉强推断出这应该埋葬的是一位名叫“尹”的将军。同时,铭文上还记载着周王在“恭太室”召见了尹,由此看来,这座墓葬年代应该晚于周恭王时期,与城墙的修建更是相隔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按照史料记载,在这期间周王朝和齐国之间实际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不过按照史料记载,在这期间周王朝和齐国之间实际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公元前八七八年的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这件事的起因则是因为和齐国相邻的纪国国君在周夷王面前说齐哀公的坏话,在此之后,齐哀公同父异母的弟弟齐胡公为躲避纪国,将都城迁到了薄姑。可在三年后,齐胡公就被齐哀公同母的弟弟齐献公所杀,齐国的都城也再次迁到了临淄一地。
而这座古城却建于西周早期,城中更是埋有诸侯王的坟墓,因此专家们也做出推测,这座城池很有可能就是齐国最开始的都城营丘或者是第一次迁都后的薄姑。不过这也只是猜测,专家们最终也没有找到更有决定性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