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蓝玉案:大明天字第1号案

蓝玉案:大明天字第1号案

(蓝玉 形象)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

作为后洪武时代涌现出来的年轻将领,这一年对蓝玉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元末明初将星璀璨,光是一个徐达就能盖了半边天,剩下的常遇春,张定边,朱文正更是军中骁将,各有功绩。

相比之下,蓝玉在这帮人里,只能算作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

人说“有志者事竟成”,或说“是金子总能发光”,但这些口口相传的人生哲理,在蓝玉的身上却并不存在。

前辈们所缔造的军事神话太过璀璨,这使得蓝玉如果想要成为后起之秀,几乎没有其它的选择,他只能默默等待。

在大明开国之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蓝玉能做的,只能是跟在这些前辈身后混日子。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军出征四川,居功至伟的,是大将傅友德。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远征北元,他隶属于徐达的队伍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先锋官。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西藩叛乱,蓝玉作为副将跟随沐英开拔云南,结果沐英在这一战中表现出众,直接在云南封了王,自此留守此地,成为了封疆大吏。

(沐英 形象)

事实证明,吃苦受累的都是自己,封王赏爵的都是别人。

蓝玉很不服,但不服也没有办法。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有雄心,有壮志,有胆识,有魄力,但他却唯独缺少了一个成就功名所必须的条件,那就是资历。

只要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老前辈们不死,他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但好在,蓝玉虽然没有资历,却有一门上好的亲戚。

明王朝的开国武将,数量繁多,但真正能做到声望出众的,只有两位。

一来中山王徐达,二来开平王常遇春。

这两位仁兄对皇帝自然是忠心不二,但在对储君的态度上,却有着极为微妙的不同。

徐达的长女徐氏,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四儿子朱棣的妻子,所以徐达在一定程度上,更希望燕王朱棣能获得储君的位置。

而常遇春的女儿则是太子朱标的妻子,所以常家理所应当地支持太子,是太子党的不二拥护者。

巧的是,蓝玉又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那么蓝玉即为太子妃和太子的舅父。

(常遇春 形象)

作为太子的舅父,蓝玉在政治倾向上,自然也是极为拥立太子的。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朱标同志的太子之位一直做得很稳,他压根不需要这些形形色色的政治势力来巩固自己的位置。

作为孝慈高皇后的儿子,皇家的长子,太祖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爱。

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生育能力很显然是非常强大的。

他七十一年的悠长人生中,一共生育了二十六个儿子,这些儿子正如龙有九子,各有不同。

晋王朱棡忠武,秦王朱樉暴虐,蜀王朱椿勤勉,韩王朱松擅诗文,宁王朱权统军有术,燕王朱棣智谋过人...

相比之下,太子朱标除了是皇帝的嫡长子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论打仗他不行,论文化他也不行,论脑袋瓜转得快,他还是不行,所以不管怎么来看,他都不是朱元璋唯一的选择,也不是朱元璋最好的选择。

在大臣们眼里,燕王朱棣文武通才,平素有韬略,一向胸怀大志,更和中山王徐达有姻缘之亲,无疑是储君的更好人选,但朱元璋对燕王以及其它的儿子永远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

赶紧长大成人,然后到各地就藩,世世代代拱卫皇权,世世代代做你们大哥朱标的打工人。

(朱棣 形象)

皇帝在立储之事上对朱标过多的偏爱,在臣子们眼里是一种舐犊情深的表现,但在作者看来,其实反倒十分正常。

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刘福通,韩山童起义,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鼎中原,建立大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到处是农民起义,到处是群雄割据,百姓们饱尝战乱之苦,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

现在,大明鼎立,百废待兴。

在乱世之际,这个天下需要“朱元璋式”的人物,杀伐果决,残忍无情,但现在四方已定,人们不再需要寡恩刻薄,冷酷威严的统治者,人们需要的是仁主,是懂得与民更始,施恩于天下的帝王。

而自小深受儒学文化熏陶,性格温谦恭让,体恤官僚和臣属的朱标,无疑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太祖皇帝不是没有考虑过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眼里,朱棣聪明,勇敢,果决,有城府,简直和自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在战争年代,他相信朱棣一定是一个很好的王。

但在此时此刻,他真的会胜过太子朱标么?他真的能比朱标更能施恩于民么?

朱元璋不确定,或者说,朱元璋不敢冒这个风险。

否定朱棣或许能规避一定的风险,但选择了朱标,却为朱元璋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这个风险来自于,朱标仁慈,但却没有势力。

任何一个没有政治背景和军事基础的储君上位,都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太祖皇帝决定,要为太子朱标精挑细选出一位武将,来为他的帝王之路,保驾护航。

而这个被选中的人,正是蓝玉。

(朱标 形象)

当然了,君恩浩荡,但却隐藏不露,皇帝虽然选中了蓝玉,但蓝玉却从始至终,都毫不知情。

蓝玉感觉不到皇帝在政治棋盘上对自己的栽培,但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的仕途越来越顺了。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一直在征北大军里混日子的蓝玉突然被封为征虏左副将军,成为了讨伐北元部队中的二把手。

如此火箭式的升级,蓝玉不得不重视起来。

自己当过大头兵,做过军中炊事,连扛旗的小兵也干过,自己曾经无比羡艳那些可以统军打仗的将领,而如今自己也成为了这些将领中的一员。

他的心情十分激动,他认为,这既是上天垂怜自己,更是君王看到了自己多年来的勤恳表现,所以,这个封王拜相的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

马有千里之程,非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现在,蓝玉十年磨一剑,等来了自己的好运。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蓝玉北上,大破北元军队,俘虏北元将领纳哈出。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获人,畜六万。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湖北府和贵州府相继反叛,蓝玉一一平定。

......

(大破北元)

领兵南征,北上破元,平定西南,蓝玉不负帝王的期望,在短短几年时间,缔造了属于自己的战场传奇,更成为了明王朝最为如日中天的将领。

蓝玉的成长,朱元璋其实一直都看在眼里,是他给了蓝玉超越前辈的机会,将蓝玉一步一步地送上了后洪武时代武将的神坛。

而皇帝做这一切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皇帝明白,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父,是坚定不移的太子党,蓝玉的强大,就代表了太子的强大。

蓝玉会成为了朱标的左膀右臂,更会成为太子未来登基的雄厚军事基础。

有蓝玉这样的悍将保驾护航,朱元璋足可安心了。

所以就算已经走到人生顶点的蓝玉开始出现了一些为人臣的瑕疵,朱元璋也是可以忍受的。

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接连因为年迈和伤病去世,宋国公冯胜战功赫赫,但却被朱元璋屡屡猜忌,此后不得重用,蓝玉环顾四周,自己居然成为了明朝军事力量里的中坚人物。

在确信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之后,我们的蓝玉同志有点飘了。

他自恃功高,屡屡犯下不法之事,例如蓄养庄奴,广收义子,擅结党羽,抢占民田,被朝廷里的几位御史盘问,蓝玉竟勃然大怒,将几位御史用棍棒打散。

一次北征漠北返程,只因为守关的将领开门时稍有怠慢,蓝玉暴怒,竟然纵容兵士毁坏城关,破门而入。

他大破北元军队,却不优待俘虏,反而以帝王之师,在战场上败坏德行,奸淫了北元皇帝的妃子,以至于这位元妃羞愧自尽。

皇帝念他有功,对这些罪行都做宽恕,不仅不罚,反而封他为太子太傅,但蓝玉却十分不满,当众叫嚣道:

太傅算是什么东西?难道我不能做太子太师么?

朋友们,朱元璋是什么人物,朱元璋又是什么样的君王呐。

(朱元璋 形象)

他曾经亲自制定《大明律》和《御制大诰》,对明王朝的文武百官有过极其严苛的为官规定和约束,严苛到官员只要贪污白银六十两以上,就会被斩首示众。

剥皮食草,缚官面圣,皇帝在打击官员骄纵不法的问题上,是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的。

别的不说,就是和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淮西功臣集团,因为这些开国功臣的小小瑕疵,被皇帝抓住把柄,送上西天的,就不在少数。

但奇怪的是,眼睛里素来容不得沙子的朱元璋,却对蓝玉这一团狂妄至极的沙尘暴容忍到了极点。

对朱元璋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蓝玉是他为太子朱标亲自培养的势力,他没有自断臂膀,自毁儿子前程的道理。

更何况,如今蓝玉有罪于朝廷,他日太子登基,便可以此罪,施恩于蓝玉。

如果一切顺利,自己龙驭上宾之后,太子朱标将会携手蓝玉,将明王朝的发展推上另一个高度。

一个连自己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充满了意外。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3年,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太子朱标偶感风寒,几日病重,居然在仓促之间就薨逝了。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对朱元璋来说,这实在是一个晴天霹雳。

朱元璋虽然是大明的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天子之体,但作者有些时候,却不免对他生出几分怜悯。

(马皇后 形象)

这位大明帝国的首位统治者,早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妻(马皇后),晚年丧子,回首这一生,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所有的亲人。

身为帝王,面对这一连串的亲人崩逝,他十分伤感。

作为一个从底层,从最为卑微的乞丐一步一步爬上来的统治者,朱元璋已经经历了太多了。

帝王之心早已如磐石般坚硬,他明白悲伤和哭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在史书的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妻子和儿子离去的那些日夜里,皇帝仍然“夜帝恸哭,不能自已”。

在朱元璋的为人君的时代里,他曾经好几次想要发起政治清洗,诛灭那些自己看不惯,抑或对皇权有威胁的人,多倚仗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的劝谏,这才止住了君王杀伐的脚步。

而如今,马皇后和朱标已然离世,这一柄寒冷彻骨的天子剑,再无剑鞘。

帝王从悲痛中抽离出来,很快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改立太子朱标的长子,皇长孙朱允炆为储君。

他为什么绕开了自己的儿子而选择了长孙为帝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也许是因为朱允炆继承了父亲仁爱宽厚的性格,被朱元璋倚重,也许是皇帝的儿子们始终得不到重视和信任,也许,是朱元璋对朱标的死,一直意难平。

但无论如何,朱允炆成为了新的继承人。

而这个决定,将会彻底改变两个人的命运,第一个人,是燕王朱棣,第二个人,是大将蓝玉。

靖难之役的故事同样精彩,但很可惜,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这个传奇的大明战神,蓝玉。

此时的蓝玉,仍然沉浸在自己位极人臣的快乐状态中,他丝毫不知道,他已然屠刀悬颈,马上就要引颈受戮了。

(皇宫)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早朝。

洪武年间的明朝京师,是在南京。

而早朝的地址,通常是在南京皇宫的奉天殿。

朝阳沐浴大地,映照出皇宫中龙盘虎踞的气象,更使得这些恢弘气派的皇家建筑群肃穆无比。

奉天殿上,文武群臣各列两排,最高处,端坐着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

阳光勾勒出这位传奇帝王已经有些疲惫的身形,此刻,他已经不再年轻了。

但帝王的眼神扫视过奉天殿的每一处角落,却似乎能让这世间所有的藏污纳垢之辈,无处遁形。

这一天的早朝,只有一个人上了奏折,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蒋瓛。

蒋瓛,洪武年间生人,时任锦衣卫都指挥使。

这位指挥使在朝堂上单刀直入,控诉武将蓝玉谋反。

百官十分诧异,大臣们一脸惊骇,当事人蓝玉更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

不过,不可置信的神情很快变成了胸有成竹的平静,因为在蓝玉看来,这朝堂上的小小变故,只不过是这位叫做蒋瓛的小锦衣卫没事儿找事儿罢了。

你可以控告我贪赃枉法,你可以控告我纵容行凶,你可以控告我侵占民田,你甚至可以控告我强抢民女,因为这些事儿我蓝玉的确做过,你控告起来也能查有实据。

不过即便有官员们拿着实证去弹劾自己的过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己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明王朝,在漠北平定北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北元的政治体系,去了皇帝一块心病,如此之功绩,皇帝一定会因功而宽宥自己,毕竟在以往,皇帝向来对自己都是多有袒护的,又何况是这小小的锦衣卫子虚乌有出来的谋反呢?

蓝玉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无非是小奸小恶,他对皇帝绝对忠诚,可以说是肝脑涂地,至于谋反,纯属污蔑。

太祖高皇帝兼听则明,一定能明辨是非曲直,还自己一个清白。

但蓝玉不知道的是,今日,不同往日了。

锦衣卫蒋瓛的控告话音未落,奉天殿外立刻涌进几十亲兵,不由分说的把自己按在了地上,不能动弹。

皇帝当场宣布,蓝玉谋反之罪确凿,革除一切功名,下狱处死。

(蒋瓛 形象)

朱元璋对他的决定让他振聋发聩,他实在不能想象,自己居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的污蔑,而落得一个身败名裂顺便身首异处的下场。

事实上,在那一天的早朝,皇帝不仅决定了蓝玉最终的命运,更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诛灭了一大批和蓝玉谋反有牵连的官员,细细算来,竟然有一万五千余人跟着蓝玉,一起被皇帝送上了西天。

而不出意外的是,这一万五千多人,基本上,都是皇帝曾经悉心栽培,打算留给太子朱标的政治班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洪武年间最为震慑人心的“蓝玉案”的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

太子朱标如果能成为皇帝,那么蓝玉将会成为后洪武时代屈指可数的功臣,因为朱标虽然仁慈,但却并不软弱,他有能力管理和牵制蓝玉这样的悍将,而经朱元璋悉心培养和调教的蓝玉,也必然会为明王朝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如今,太子朱标已经死了,新的领导人,是懵懂无知的皇长孙朱允炆。

年轻的朱允炆没有父亲的能力和手段,更没有御人有术的魄力,他能控制和管理好像蓝玉这样手握军权,拥兵自重的大臣么?

自己故去之后,万一蓝玉起兵谋反,朱允炆能抵挡的了么?

自己这个稚嫩的小孙子,能料理好这些原本属于他父亲的班底么?

(朱允炆 形象)

朱元璋没有这个信心。

所以,当年他呕心沥血为太子朱标建设的政治堡垒,到如今反而成为了皇长孙朱允炆的政治囚笼,成了这位大明储君,最大的威胁。

蓝玉啊蓝玉,你是冤枉的,朕打心眼儿里知道这一切。

非你不忠,非我不明,你的清白在奉天殿上,我们朱家千秋万代的江山,也在这奉天殿上。

为了新朝,为了新帝,蓝玉,你必须死!

蓝玉,这位可谓是有明以来权势最盛,后洪武时代能力最为出众的大明战神,就这样被送上了断头台。

当年在军营里做马夫,做炊事兵,做掌旗兵的艰难岁月,当年获得领军大权,在捕鱼儿海横刀立马,建功立业的传奇人生,当年功盖春秋,魁柄独持,为君王所倚重的巅峰时代...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一路走来,蓝玉曾经看尽了世间辛苦,看遍了世间繁华,一路上,他也见到过金戈铁马和花团锦簇,那一夜,

他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徐达,朱元璋,常遇春,皇帝,朱标,儿子,公元,太子,蓝玉案,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朱标,蓝玉,太子,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徐达,朱元璋,常遇春,皇帝,朱标,儿子,公元,太子,蓝玉案,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朱标,蓝玉,太子,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徐达,朱元璋,常遇春,皇帝,朱标,儿子,公元,太子,蓝玉案,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朱标,蓝玉,太子,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