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等羌吞噬边鄙,将逼京歌,乃分邠、宁等州节度为鄜坊、丹延节度……
众所周知,开元年间唐朝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唐肃宗虽然将叛军赶出了长安城,但双方又僵持了几年叛军才算正式消亡。
总的来说,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结束总共经历了8年的时间,长时间的战火使得大唐的国力被耗尽,此次军事政变也被认为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无论在任何时代,外交都是以综合国力作为衡量的依据,当唐朝的国力衰微后周边军事强横的政权开始伺机而动,唐朝西北的吐蕃便是其中之一。
那么,这一时期的李唐王朝对吐蕃政权的入侵是怎样应对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来自吐蕃的危机
安史之乱进入末期后,李唐王朝的大军几乎全部被调到了东部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一战略措施也使得关中内部兵力空虚,随时都有可能迎来西北政权的进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进而扩大的朔方军管区,唐肃宗时期把邠宁从朔方分割出来进行管理,其所管辖的区域几乎涵盖了关中西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毫无疑问,这样动作巨大的军事调动主要是为了现实需求,也就是说应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占据夏州的党项部落。
一年后为了进一步保障长安的安全,朝廷又进行了一次军事上的调整,邠宁节度司直接负责泾原道和马岭水道的控制权和统治权。
此事过去没有几年,吐蕃军便向长安发起了进攻,时隔六年之后长安再度沦陷,唐代宗不得不逃亡陕州一带避难,以图东山再起、反击吐蕃。
为了避免战局进一步恶化,李唐王朝不得不把原本用来平定叛军的朔方军、四镇北庭行营军重新调回关中,并在长安的西部和北部抵御吐蕃大军的进攻。
原州作为双方的战略要地早已被吐蕃所占据,所以泾原道危机重重,邠州成为至关重要的战略点,失去这两个地方长安就等于失去了屏障。
从地理位置上不难看出来,邠州位于泾原道和邠宁之间,一旦战争爆发必然两面受敌,吐蕃大军经常利用这一点吐蕃防线陈兵渭水河畔。
因此,为了减少邠州的压力与吐蕃大军带来的压力,唐代宗在邠宁节度使的基础上设立了泾原节度使。与此同时,军力配置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
安西四镇北庭行营军的人数相对较少,战斗力也远远不如朔方军,所以在防御分布上安西北庭被搁在了外围负责第一道防线。
朔方军则处于安西北庭的内侧负责拱卫朝廷的安全,简单来说,唐朝和吐蕃之间李唐王朝设置了一强一弱两道防向,以应对吐蕃大军的进攻。
朝廷这样安排也有他的内在考虑,首先安西四镇北庭行营军曾参与过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军队建制相对完整,完全可以抵御吐蕃大军。
其次这一支军队与其它军队相比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很容易就形成了一致对外的思想,也就是说凝聚力非常高,若是一致对敌则是一支强军,可若是集体叛变就会对朝廷造成巨大的威胁。
由此观之,李唐王朝将这样一支军队放在泾原镇,既有便于控制军队进行作战的目的,也有防御他们酿成祸乱的假设。
二、安西四镇北庭军队
如上述所言,四镇北庭军队在安史之乱中的确立下了大功,这些士兵都是能征善战之人,可惜唐朝中后期历史背景比较复杂。
当时,唐朝控制的疆域内藩王林立,大多数人对于朝廷中央听调不听宣,甚至有些人干脆割据自立、犯上作乱,四镇北庭军队便是对朝廷命令“不绝对服从”的部队之一。
这样一种现象在边郡藩镇屡见不鲜,魏博就是这样的人之一,他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不遵皇命自行其是,名义上虽然是唐朝的边军大将,实际上军队控制范围内皆属于他的个人王国。
这样一个人有时候对唐朝抵御外部危机不仅没有丝毫的作用,反而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比如魏博率领大军在防御之时,对边郡的州县进行财富的掠夺。
对于藩镇将军这样尾大不掉的问题,唐朝皇帝也有心进行改革、削藩,但是藩镇大将在边军心目中的威望太高,以至于屡次制定削藩、削军权的政策都没有用。
古人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于边军生活悲苦的将士而言,他们不在乎由谁来统领自己,只在乎谁能给自己带来温饱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藩镇将领经常把家中的衣服、财货拿出来提供给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恩情使得军队成为了藩镇将军的私兵,他们只听节度使的号令而不听朝廷的圣旨。
当然,这样一种关系的维护需要节度使源源不断提供物资,一旦节度使无法满足士兵们的保障,他们就不会对将帅忠诚,甚至会杀之另立大将,这样的例子在四镇北庭军就曾发生过。
安史之乱发生后,驻扎在绛州部队就因为种种缘由发生了军事叛乱,以至于统领李国贞都被当即杀害,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与唐朝的军事制度有关系。
唐朝后期虽然实行了节度使制度,但军事体制保留了府兵制时期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家人可以随军,这也就要求士兵必须要获得足够的物资来养活家人。
节度使给物资他们就效忠节度使,李唐朝廷给物资他们就效忠李唐朝廷,一旦双方暂停物资供应,士兵便容易发生哗变。
三、唐朝对泾原镇的经营
泾原节度使原本是大将马璘,可是在大历十一年此人去世,段秀实虽然掌管了军权,但却不能控制泾原镇的军队和局面。
后来,唐德宗再度提及“城原州”计划,甚至有大臣强行逼迫泾原镇将士,以至于造成了后来的军队哗变,以吐蕃为外援反对李唐的统治。
所幸唐朝及时派遣各路军队镇压,才将这一次哗变压制下去。除此之外,泾原镇将士还发生过一场有名的政变,其名叫做“泾师之变”。
大将田希鉴曾利用将士们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冯河、朱泚和吐蕃之间来回徘徊,既没有颠覆李唐的命运,也不想改换门庭,仅仅是想要拥兵自立。
所以说李唐对泾原军并不是那么放心,将其放在最前线也是有意消耗他们的力量。后来,唐朝因对泾原镇兵失去信任,采纳了大将李晟的建议对部队进行了清洗,这才将其纳入正轨。
总的来说,边军士兵作乱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待遇低下、生活得不到保障,作乱并没有颠覆唐朝政权的目的,吹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
不过,在唐朝中央的屡次打击下,先是李晟设计将有叛逆心的泾原将领一网打尽,而后在清洗运动中一些叛乱的有生力量也被消耗殆尽,最终唐朝算是彻底控制了泾原镇。
从此之后,泾原镇的人员任免权被中央收归所有,后期的管理中朝廷在各大部队中迁入了一部分神策军,一方面有利于监视、牵制边军,另一方面也能够维护的稳定和增强朝廷的控制力。
不过,有得便有失,边军与神策军在协调上存在巨大的问题,以至于在战场上出现了巨大的危机。比如,吐蕃大军曾在宪宗元和七年入侵,本以为边军和神策军可以相互呼应。
结果呢,边军想要立刻行军并让神策军呼应,可是后者却要层层向朝廷请示决议,如此以来战机早已经丧失。因此,这一时期的泾原节度使虽然是一方封疆大吏,却丧失了军队的指挥权,根本就无法发挥边军和神策军的协同效果。
除此之外,神策军在边郡的待遇相对优越,既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因为“骄恣日久”与节度使产生了矛盾,影响了对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效用。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政策是十全十美的,唐朝在经营泾原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战略、政策,使得此地虽然存在小范围混乱,但却依旧成为了巩固长安的前线坚固阵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驻守在此地的士兵也因屯田政策的实施,既提高了自己的物资来源,也对当地经济的恢复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屯田带来的经济效果也可作为军粮储备,给泾原镇的军民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如上述所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泾原镇兵也很好滴完成了唐朝抵御吐蕃的计划。
唐朝中后期,其政权的稳定性早已不如贞观、武周和开元前期,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
由此可见,唐朝对泾原镇的变动经营是有一定效果的,既重用安西四镇北庭军,却又不给予足够的信任,算是某种“以夷制夷”的手段吧!
可惜的是,这样一种效果并没有持续下去,边军和百姓因灾难和战火生活得不到保障而纷纷起义,唐朝最终在黄巢之乱后走向灭亡。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