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中的司马光勇敢聪明,被很多人敬佩,但是前不久,历史爱好者马未都却说:“司马光砸不了缸,宋朝烧不出大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过他这种说法,后来经过查证,根本站不住脚,而且被一个成语推翻了,可谓是当众打脸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宋年间,光山司马县令家出生了一位小公子,由于他出生于光山,所以司马县令为他取名司马光。司马光年幼时,就显示出了绝顶的聪慧,在他不到六岁时,司马县令就教司马光读书识字了。
司马光学的很快,到了司马光七岁时,他就能够把《左氏春秋》背得滚瓜烂熟了,并且司马光不单单是机械记忆,他还能够理解书中的含义,并按书中所讲的去实践,左邻右舍都夸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于是就有了流产千古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那是在司马光七岁那年,夏日的午后暑气逼人,司马光和几个小伙伴在自家的庭院内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次是司马光来抓人,所以他格外的兴奋,他前后左右找了一大圈,也没有发现小朋友们的踪迹。
但是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了几声呼救:“救命啊!救命啊!有人掉进去啦!”司马光赶紧跑去声源处,发现在后院的水缸旁边,那些藏起来的小朋友全都围在那里,还有两个急匆匆的跑回家去了。
司马光也很好奇,于是就赶紧上前查看,这才发现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里,在水面不停地挣扎,好像马上就喘不上气了,司马缸一看也很着急,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大呼小叫,而是四处观察。
这时他发现水缸旁边有一块石头,于是他灵机一动,搬起石头大声说:“快点让开!”其他小朋友闻声赶紧让出位置,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司马光要做什么,只见司马光“咚”的一下,把石头砸向了水缸的大肚子,水缸里的水哗啦啦的流了出来,水缸里的小朋友也终于得救了。其他小朋友高声欢呼司马缸真勇敢,是个大英雄。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甚至出现在了小学课本上,足以见得它所表达的含义是需要所有学生学习的,但是前一阵子,一位历史爱好者——马未都,却对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提出了质疑——司马光砸的可不是缸,宋代还没有烧缸技术。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已经流传千年了,但是你现在说司马光砸的不是缸,那到底司马光砸的是个啥呢?马未都之所以提出质疑,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的。首先,马未都说宋朝时期根本就没有缸这种物件,只有瓮,所以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如果是砸,也应该是司马光砸瓮。这时候就有很多北方的小伙伴好奇了,缸和瓮除了叫法不同,还有什么其他的差别吗?砸缸和砸瓮能说明什么呢?
其实它们的区别大着呢!缸在北方比较常见,它是人们用来储水储物的工具,一般缸都是类似圆柱体的,只不过最下端会比最上端细上一圈,但是瓮就不同了,瓮一般在南方比较常见,功能和缸差不多,但是瓮相比于缸来说,体形更加的矮小,它有一个大肚子,最上端和最下端都比较小。
所以,马未都先生说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的原因就明了了,因为一个七岁的孩童要想爬到缸里是很困难的,但是要是爬到瓮里就合理多了。其次,马未都先生说,宋朝根本造不出缸,缸是明朝才出现的,所以司马光砸的不是缸。可是这样的说法真的准确吗?
答案是否定的,抛开一切我们来想一下,既然这个故事能够流传千百年,无论是口口相传也好,史书记载也罢,人们都认为司马光砸的是缸,就肯定有它的道理。然后我们再理智的分析一下,估计马未都先生也没有想到,他的理论会被一个词语打破。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是醯酱千缸。很多小伙伴一脸迷惑,这是个什么词语?生活中根本没见过啊!它的意思是成千上万个缸都是用来盛放醋和酱油的,是不是已经有画面了呢?在酿造厂,场地上成千上万的缸码放整齐有序。
众所周知,《史记》是汉代的文学著作啊!那司马光生活的年代是宋朝,两个朝代之间相差千年呢!也就是说,汉代就已经有缸了,并不是宋朝之后才出现的,所以马未都先生的言论不攻自破了。
然后就是说宋朝根本没有缸的这件事,实际上,宋朝之所以对于缸的记载很少,是因为缸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烧制的过程中容易不成型,所以在生活中并不常见,能用得起缸的人家也绝对不是寻常百姓家,反而瓮在制作时比较简单,所以会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更何况,司马家是官宦家庭,缸出现在司马光的家里并不奇怪。
综上所述,马未都先生可能是被一些观念误导了,所以,司马光砸缸的这个故事中,司马光砸的确确实实是缸,不过大家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可不必较真,毕竟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司马光的勇敢和果断,而不是研究他砸的到底是个什么物件,对不对?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是我们没有见识过的东西,但是面对这些事物,我们应该秉持着虚心好学的态度,而不是用自己的浅薄见识去解读。中华文化当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需要我们来发掘,如果全部都咬文嚼字的话,文化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了,对于今天的故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