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柳宗元的经历
早年,柳宗元曾担任过宰相李德裕的幕僚,但由于他不愿意妥协于官场权贵,最终被贬到了偏远的地方。在这段时间里,柳宗元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散文。
后来,柳宗元又回到了京城,担任了宰相韩愈的幕僚。在这个职位上,他积极参与了唐朝的政治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然而,由于他与当时的皇帝意见不合,最终被贬为边疆将领。在边疆任职期间,柳宗元继续写作,并写下了《江雪》等著名诗篇。他还积极推行文化教育,为当地的百姓传授知识。
晚年,柳宗元又被召回京城长安,担任了宰相王叔文的幕僚。然而,由于他对王叔文的政治主张不满,最终被贬为柳州刺史(市长)。在任期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信仰,为当地百姓做出了许多贡献。
819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
柳宗元在柳州
815年,被贬为柳州刺史之后,柳宗元开始了他的励精图治进程。
他要把柳州这一亩三分地经营成改革的“试验田”。
他已经预感到生命为时不多了,该放开手脚做点实事,证明一下自己也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本领。这时的柳州不仅经济上“一穷二白”,而且治安状况也极差,“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给刚到任的柳宗元来了个下马威。
柳柳州在充分考察了柳州的各方面情况后,胸有成竹地下了四道令:
民悍、渎巫,缘于少文、寡义,必须要兴文教、破迷信。
于是,他到任后的第二个月即主持修复孔庙,提倡读书,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渐渐的,有了文化的柳州人开化了,病了也不再找巫婆神汉跳大绳了,而是相信医术了。
兴奴、落败,缘于经济不振,必须兴产业、废奴隶。
在他的倡导组织下,柳州人大力种植柑桔、柳树、竹子,发展柳州的经济生产。柳宗元自己也“手种黄柑二百株”,柳州一下子变得“香柑遍地,绿柳成行”。为了废除奴隶,柳宗元命令使用奴婢的户主,可以通过让奴婢以时间计算工钱,工钱跟债务冲抵的方法解放奴婢。这件事在广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贫民们奔走相告,柳宗元的名声大振。
柳州的来历
柳州市,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奇石城、柳柳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因为柳州有条柳江河,柳州因此得名。据唐朝李吉甫所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录:“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以柳江为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柳州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
龙城:一说是梁大同年间,史书有载“八龙见于江中”,而将柳州称为龙城;二说是因柳州曾为龙城郡;
壶城:柳州有条柳江,在城市中间穿梭而过,俯视柳江河水划的图案让人感觉柳州地形很像一把大茶壶;
柳柳州:因唐朝柳宗元而得名。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相当于市长),柳宗元姓柳,并为"柳河东"之称。
需要指出的是,742年柳州叫龙城郡(柳州又称龙城自此起),758年,龙城郡改名为柳州。而柳宗元出生于773年,柳州之名早于柳宗元15年,所以可以断定:柳州的名字和柳宗元没有关系。当然柳柳州就有直接关系了。
柳宗元纪念馆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主要由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组成。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于公元822年始建。柳侯祠正门门额上“柳侯祠”由郭沫若所题,门柱上的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根据唐代文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一文集炼而成,表达了柳州人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