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晚年对于太子的人选其实也很头疼,但是他认准了一点,那就是一定要选择一个不攻于心计的儿子做太子。
李世民最终选择李治的原因,其实上面说的这些原因不过是隐藏起来的原因,这一点只有他这个做父亲的知道,而那些浮出水面的原因,却又大多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古代的皇位的传承上,嫡长子继承制是很受欢迎的,这一点李渊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奈何最后李世民发动了宣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正是因为李世民有这样的经历,于是他才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后代身上。
李承乾的犯上作乱让李世民气愤不已,但是都是自己的儿子,他不希望他死后,自己的儿子因为皇位而祸起萧墙,更不希望某一个儿子当上皇帝后,把自己的兄弟一个个都逼死,这是李世民最不愿因看到的。而他的几个儿子只有李治不会有这个心思,一是因为他的心思单纯,二是因为年纪小,在他的哥哥们的眼里构不成威胁,亲情还是在李治的心里最重要的。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众大臣对于立李治为太子心里没有异议,一是因为李治属于嫡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没办法推翻的,这也是众大臣坚决拥护李治的最重要的原因。
另外从李治的性格来说,拥立李治做皇帝,比拥立其他皇子做皇帝更有利可图。不管是李恪还是李泰,都是一个能够独立地处理政事的皇子,如果他们当上皇帝之后,肯定会任用自己的亲信,那么他们这些老臣估计没有几个能够在朝廷中枢任重要职位了,这是这些老臣不愿因看到的。而李治上位,就不得不依靠这些老臣来辅佐,权力和名声,利益和心理期待都能够满足。
这些老臣的意见往往也很重要,想要政治稳定,李世民也得听听这些大臣的意见,因为大臣们如果能够接受,那么皇位的传承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并不是说其他的儿子就不孝顺,而是李世民能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出来端倪,哪些儿子的孝顺是真心的,而哪些是敷衍了事的。在古代的孝,可是分量很重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孝心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合格的,就会被唾弃,又如何谈治国呢?
看似李世民选择了一个最为平庸的儿子做皇帝,实则是李世民选择了对大唐臣民,对兄弟姐们都和善的君主,从后世的史料中可以得知,李治的功绩并不比李世民差多少,因为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李治一朝的疆域才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不能不说李世民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就算出现了后世的武周,唐朝的强大也被继承了下来,成就了封建历史上盛世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