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马嵬兵变,原本只是诛杀杨国忠,李隆基为什么连皇位都给弄丢了?

马嵬兵变,原本只是诛杀杨国忠,李隆基为什么连皇位都给弄丢了?

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已经将近一年,这场叛乱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原本有希望在一两年内彻底平定。

然而,此时的李隆基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创造开元盛世、英明神武的大唐帝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宠信奸吝小人、耽于享乐,内心又极其敏感的昏庸老皇帝。

在李隆基的瞎折腾下,负责平乱的大唐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先后被杀。

不久之后,李隆基又启用名将哥舒翰为兵统兵元帅,令其率领20万大军守卫长安的门户潼关,并负责指挥平乱。

可李隆基又慌不择路,对哥舒翰产生了猜忌之心,加上奸臣杨国忠的谗言,对一份假情报信以为真,强令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葬送了18万大军,潼关也沦陷敌手。

潼关失守后,帝国首都长安门户洞开,无险可守,朝不保夕。

李隆基闻讯后,大为震惊,当场就有了跑路的想法,于是和杨国忠等几个心腹大臣秘密敲定好了跑路事宜。

但他还是生怕大臣们阻拦,于是为了迷惑大臣以及短暂地稳定人心,李隆基在跑路前还特意下诏说自己将要御驾亲征。

第二天一早上朝时,京城里人心惶惶,上朝的官员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二,当大家正准备在朝堂上与皇帝商议御敌之策时,这才发现皇帝大人早已跑路,宫里也乱作一团。

事实上,李隆基已经秘密召集杨国忠、宰相韦见素、陈玄礼、皇子、后妃以及亲信宦官和宫人等人天还没亮就秘密离开长安,前往蜀地的路上了。

慌忙跑路的李隆基怎么也想不到,这一走,竟然终结了自己长达44年的执政生涯!

逃亡的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不仅搭上了他最宠爱的杨贵妃的性命,连自己的皇位也给丢了。

当李隆基一行人在禁军的护卫下离开长安后,很快抵达咸阳县的望贤宫,此时已经是中午,一路上又没有吃的,皇帝大人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饿肚子的感觉。

原以为到了咸阳县,有当地县令的接待,可以饱餐一顿,谁知到了才发现这里一个人影都没有,吃的就更没有了。

原本出发之前,李隆基给自己这次逃亡之行做了周到的安排,他已经提前派宦官到沿途传旨,让沿途官员负责接待并且要保密。

谁知,县令一听叛军要打过来了,吓得当场就跑路了,李隆基派出的宦官也失踪了,沿途百姓为了逃难,也跑了不少。

李隆基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在街头张贴皇帝驾临咸阳的告示,希望能有一些忠于朝廷的官员或百姓能接待一下。

可即便是这样,响应号召的人依旧是一个人也没有。

当时已经是中午,皇帝大人的肚子已经咕咕叫,却找不到半点吃的,随行的禁军以及皇子皇孙们就更不用说了。

李隆基终于在有生之年品尝了一回挨饿的滋味儿,可他又无可奈何。

好在这时,杨国忠还算机灵,也顾不得自己作为宰相的颜面,亲自出马,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一些胡饼献上,让皇帝陛下不至于饿得太狠。

虽然皇帝填饱了肚子,可身边的皇子皇孙、后妃、禁军将士可没得吃啊。

关键时刻,当地一些有善心的百姓突然挑来好几担粗饭,里面还掺杂着麦豆,献给皇帝。

这种粗饭,要放在以前,别说是皇帝了,就是那些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皇子皇孙们,就是看都不会看一眼,必然是十分厌恶的。

可如今饥饿难忍,这帮人已经顾不得许多,一见到饭菜,当场两眼发光,连筷子都不用,争相用手抓着吃。

不到一会儿工夫,这些“粗饭”就全部被扫荡一空,可这些皇子皇孙、达官显贵们摸了摸肚子,也仅仅只是吃了个半饱而已。

皇子皇孙们也只能吃个半饱,那些大头兵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继续饿着肚子了。

此刻,在场无一人能预料到,饥饿将成为一条导火线,在不久之后将爆发一场改变整个大唐命运的大事!

不过,李隆基也不傻,他随即又命令士兵们分散到周边各个村落乞食,并要求他们在指定的时间回来集合,再继续前进。

可全城百姓都逃得差不多了,哪里能找到多少吃的呢?苦大兵们运气好的能吃上点,运气不好的就只能饿着了。

李隆基看到咸阳官吏和百姓都跑了之后,已经能预料到接下来沿途各县估计也差不多,如今一路过去,要想吃上饭,就必须得去大点的城池才行。

于是,李隆基下令加速了行程,大家紧赶慢赶才赶到金城(陕西兴平),可这里的百姓和官吏也都跑光了。

好在百姓家里还囤了些粮食蔬菜什么的,白天没讨到饭的大头兵们只好自己动手,总算吃了一顿饱饭。

在这里简单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所有人便又开始赶路,不久便抵达那个最为紧要的地方——马嵬驿。

马嵬驿其实在当时并不是什么著名的地方,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驿站而已。

李隆基一行抵达马嵬驿时,这里的官吏和其他人员早已跑光,只剩下一座空驿站,李隆基没办法,只好在这里暂歇。

值得注意的是,李隆基出逃是在六月中旬,正值夏季,大头兵们一路上其实是挨着饿,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前进的。

大头兵们原本就是长安本地人,现在仓促间跟着李隆基出逃,不得不丢下在长安的父母妻儿,本来就很不情愿。

再加上一路上饥饿、疲惫、酷热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大头兵们积压已久的愤怒和不满情绪终于达到了爆发点,开始拒绝继续前进。

就这样,大量的士兵们开始不断抱怨,军中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如果不加以疏导,这种情绪一旦蔓延爆发,很可能皇帝都会性命不保。

关键时刻,执掌禁军多年的陈玄礼,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气息。

陈玄礼深知,士兵们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扑是扑不灭的,必须得找一个宣泄情绪的对象,让大头兵们发泄完负面情绪,这样皇帝才能安全。

而这个宣泄的对象,陈玄礼在一番思考后,把目标锁定在了杨国忠身上。

杨国忠这人,安禄山谋反打的旗号是清君侧,杀杨国忠,民间对杨国忠恨之入骨,朝廷不少官员和中下层军官也对他不满,大家都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杨国忠造成的,如今正好拿他开刀。

于是,陈玄礼当即在营地大声对着将士们喊道:今日天下大乱,令百姓流离失所,连皇帝也被迫出逃,都是因为杨国忠这个奸人一手造成的,我欲将其诛杀以谢天下,诸位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就像一根火把扔进柴草,大头兵们的情绪瞬间被点燃,大家纷纷异口同声高呼道:我们也这样想很久了,今日愿随将军诛杀乱党,即使是死也心甘情愿。

就这样,陈玄礼主动引爆了士兵们的负面情绪,并成功将这把火引到了杨国忠身上。

但陈玄礼不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他也是讲谋略的。

因为杨国忠是李隆基跟前头号红人,杀他等于跟皇帝翻脸,诛杀杨国忠说好听点叫清君侧,说难听点可不就是谋反嘛。

陈玄礼可不想和自己跟了几十年的老皇帝翻脸,也不想背上谋反的罪名。

因此,在行动之前,他必须先获得另一个人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动的合法性。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子李亨,可陈玄礼跟这太子不熟,咋办呢?

这时,他想起一个人——李静忠,这个人是李亨的心腹宦官,通过他就可以和太子商议。

当李静忠了解到士兵们的不满情绪以及危险性后,当即拍板表示同意,并且立马将此事汇报给了太子。

可没想到的是,太子李亨的性格比较优柔寡断,一时间举棋不定,显得十分犹豫。

但另一边,事态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着。

陈玄礼迟迟等不到太子的明确答复,太子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支持,这不就是默许的意思吗?

于是,陈玄礼开始思考着如何宰了杨国忠。

不巧的是,杨国忠这时正好出现在眼前。

原来,杨国忠被随着李隆基出逃的20多个吐蕃使臣缠着,这帮人已经很多天没吃过饱饭了,连禁军士兵都得自己去村落里讨饭,而吐蕃人语言不通,根本要不到吃的。

此时杨国忠正好骑着马从外面巡视回来,这帮吐蕃使臣干脆就缠着杨国忠,要求他给大家解决吃饭问题。

陈玄礼见状,顿时大喜,当场大喊道: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大家一起杀了他!

大头兵们随即向杨国忠发起了冲锋,有个弓箭兵当场张弓搭箭,一箭就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

这时杨国忠才反应过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杨国忠二话不说,撒腿就跑。

可他哪儿跑得过这些士兵,不一会儿就被哗变的士兵追上,随即在一阵乱刀之下,杨国忠被砍成了好几段。

但士兵们觉得还不够解气,接着又将他的脑袋割了下来挂在驿站大门上。

至此,一代奸相,以被人碎尸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随后,杀红眼的士兵们在驿站到处砍人,只要是自己看不顺眼的,还有杨国忠的亲信、儿子、妻妾,统统被砍死,杨国忠一家算是被灭了门。

屋子里的御史大夫崔方进听到动静后出门一看,大惊失色,当场指着士兵们怒斥道:你们怎敢杀害宰相?

可他话音刚落,脑袋就直接从肩膀上飞了出去。

另一个宰相韦见素也听到动静出门查看,结果被暴怒的大头兵们毒打了一顿,韦见素被打得鲜血直流。

眼看着韦见素就要被当场打死,幸好军中有一些士兵认识他,于是当场大喊:“不要伤害韦相爷”,大头兵们这才停了手。

别看这些士兵们已经杀红眼,见人就砍,毫无纪律可言,其实他们是分工明确、有组织、有目标的行动。

这里面,士兵们分成了几组,有的负责宰了杨国忠及其妻儿老小,有的负责搜寻杨国忠的亲信一并斩杀,还有一波负责去皇帝住的地方找皇帝谈判,都是商量好的。

这不,杨国忠的党羽被清洗一遍后,士兵们迅速包围了李隆基住的地方。

屋子里的李隆基也被外面的动静给惊动了,于是立即派人去看看咋回事。

当听说是杨国忠谋反,已经被禁军诛杀后,李隆基顿时大惊失色!

李隆基不愧是个精明人,惊讶过后,他立马就冷静下来,作为一个靠着两次政变起家的皇帝,他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可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也无可奈何,只好亲自出面走出屋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安抚这群哗变的士兵,不然自己也会性命不保。

李隆基对士兵一番好言安抚后,命令士兵们各回营地,谁知,下面站着一排又一排的士兵,竟然纹丝不动,没有一个人愿意撤走。

李隆基只好暂且回到屋子里,无奈之下,他又让高力士出面,问问这群大头兵到底想干什么?

不一会儿,高力士就带回了陈玄礼以及士兵们的要求:“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此话一出,李隆基顿时如五雷轰顶!

原来这群士兵杀杨国忠还不解恨,连自己宠爱多年的爱妃也不放过。

在李隆基看来,贵妃一直深居后宫,根本没有干预过朝政,大头兵们这就是没事找事,因此说什么也不愿意以把杨贵妃交出去。

于是让高力士再传话:“去告诉他们,朕自有处置。”

说完转身在房间里开始焦急地踱步起来。

然而,即使高力士传达了李隆基的话,士兵们依旧不愿离去,李隆基的住所还是处于被包围状态。

这时,房间里,宰相韦见素的儿子韦谔见情势危急,当即劝说道:“如今众怒难犯,安危只在顷刻间,望陛下速做决定!”

李隆基显然是不认可士兵们的行为,当场就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

就这样,老皇帝愣是和哗变的大头兵们干耗起来,如果放任事态这么发展下去,很可能皇帝一行会被连锅端了。

关键时刻,高力士开口了,只听他说道:

贵妃确实无罪,可现在将士们已经杀了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又怎么会让贵妃安然无恙地侍奉在陛下左右,岂能心安,望陛下慎重考虑,只有将士们心安了,陛下才能安全。

不得不说,高力士此话正中要害,士兵们不是要和杨贵妃过不去,而是斩草要除根,留着杨贵妃,难保不日后算账,哗变又是谋反罪名,谁敢让杨贵妃活着?

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李隆基终于绝望了。

在江山和美人之间,他选择了江山,随后哽咽着命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杀在佛堂,然后将贵妃的遗体放在庭院里,让陈玄礼等人前来查验。

陈玄礼查看贵妃遗体后,当场跪地请罪,悲痛欲绝的李隆基也只是强打着精神敷衍了几句,就让他带着禁军各自回营,准备第二天继续往蜀地赶路。

谁知,第二天一早,李隆基下令继续前进时,士兵们纷纷拒绝执行命令!

理由很简单,大家杀了杨国忠及其党羽,可杨国忠是遥领剑南节度使,西蜀是他的地盘,那边有杨国忠的党羽,万一去那边被干掉咋办?

刚刚经历过一场兵变的李隆基不愿再刺激这群大头兵,只好停下来和大家商议下一步究竟去哪里的问题。

然而,一场更大的变故才刚刚开始!

在商议下一步去向的过程中,将士们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有的说去河西、陇右,还有的说去灵武,甚至还有人提议回长安。

可在李隆基心里,虽然杨国忠能力一般,但去蜀中确实是个最佳方案,毕竟蜀中号称天府之国,而且有山川之险。

只要去了西蜀,安禄山是很难打进去的,而且蜀地的物资钱粮也足够多,可以长期支撑。

但面对这群刚刚兵变过一次的将士,他也不好直接否决大家的建议。

一时间,事情陷入了一种僵局。

关键时刻,宰相韦见素的儿子韦谔又发言了,只听韦谔说道:

如果要返回长安,就得做好抵御叛军的准备,但我们现在兵力不足,是打不过叛军的,依臣之见,不如暂且前往附近的扶风郡(陕西凤翔),再慢慢商议下一步去向。

对于这种比较折中的方案,终于被两方所能接受,于是大家起身再次前进。

谁知,还没走出几里地,又发生了变故。

半路上,突然出现一大群百姓拦住了皇帝的车驾,整个道路也都挤满了百姓,根本过不去。

李隆基没办法,只好下了马车,换乘一匹马来到队伍最前面询问情况。

百姓们见皇帝亲自来了,当中就有一个上前对着皇帝说道:

长安宫阙,是陛下居住的地方,历代陵寝,是陛下的祖坟,陛下抛弃家园和祖坟,这是打算往哪里去呢?

这番话虽然质朴,却深深击中了李隆基的内心,作为皇帝,如今竟然被叛军逼到放弃首都,放弃历代先帝的祖坟跑路的地步。

一时间,李隆基被这个问题问呆了,他坐在马上顿时思绪万千,沉默良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当地父老的疑惑。

但总不能一直僵持在这里吧,李隆基不愧是个老狐狸,当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太子李亨留下来跟百姓们解释。

对于这个提议,百姓们是十分愿意接受的,于是放走了皇帝李隆基,反倒把太子给围了起来。

这时,有个百姓立即上前对太子说道:

皇上既然不肯留下,我等愿意追随太子殿下,向东讨伐叛贼,收复长安,如果皇上和太子都去了蜀地,那这偌大的中原,谁还能为我们做主?

其他百姓也纷纷表示赞同,就这样,百姓们越说越激动,聚集在太子身边的百姓越来越多,把太子的车队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太子李亨听完,想到百姓们如此忠义,顿时十分感动,可这事儿太大了,他也不敢擅自做决定。

于是,李亨流着泪对百姓们说道:

陛下此去西蜀,路途遥远,而且途中充满了艰难险阻,我又岂能忍心离开他片刻,而且我还没有当面向父皇告别。

大家不如先放我亲自过去把这件事说给父皇听,再看父皇的指示。

可百姓们谁也不傻,都不愿意把太子给放跑了。

关键时刻,李亨的儿子李倓和宦官李静忠开口了:

如今叛军作乱,进攻京城,天下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如果不能顺应民心,还谈什么恢复江山社稷?

殿下如果跟着皇上入蜀,要是叛军追来烧毁出蜀栈道,那整个中原岂不是拱手让给敌军了吗?

人心一旦散了,再想聚合起来可就难于登天了,在蜀中的话,即使将来还想打回中原,也十分渺茫了。

李亨听完,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看着李亨表情的变化,李倓和李静忠知道太子已经被说动,于是抛出了他们的方案:

如今之计,不如收拢西北边塞的军队,再召回郭子仪和李光弼,整合大唐精锐部队,组建讨逆军,收复长安和洛阳,使大唐江山转危为安,再去接回天子,那岂不是人间大孝,殿下又何必执着于一时的儿女之情呢?

此话一出,李亨当场被说动,于是决定留下不走了。

而另一边的李隆基在前进一段距离后,就停下来等太子办完事回来跟上大部队一起走。

谁知左等右等,等来的不是李亨,而是李亨的另一个儿子李俶。

李俶就是李亨派来向李隆基说明情况的,他把李亨决定留下来抗击叛军的消息说出口后,李隆基却沉默了,随即叹息一声说道:这是天意啊!

随后,李隆基下令挑选了一匹只有皇帝才能骑的上等好马,命人送交给太子骑,接着又下令分出禁军的后军两千人归太子指挥。

并派人传话道:你要好好干,不必挂念我,西北各族的部落,我素来对他们很好,相信他们一定会效命于你的。

李隆基的传话还特意表示,自己有意想将皇位传给李亨。

李亨听完后,当场开始了一番表演,他坚决表示拒绝,不接受李隆基传位之命。

这其实是李隆基的试探,马嵬兵变的时候他就怀疑这一切是太子李亨在背后搞的鬼,如今太子又要跟他分道扬镳,天知道这小子下一步会不会搞出更激进的事情来。

只有试探出李亨的态度,李隆基才能确认自己的安全。

李亨虽然决定要离开李隆基单飞,但毕竟李隆基才是皇帝,他明白这是试探,但凡他敢接受传位,说不定立马就被李隆基废了,所以李亨才表现得坚决不肯接受的态度。

自此以后,父子二人分道扬镳,李隆基往蜀中进发,李亨往灵武方向走。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后,行进到平凉(宁夏固县),这里属于朔方节度使的辖区,虽然进入了官军的地盘,但李亨对于这些地方大员还是心存疑虑的。

关键时刻,朔方军留后、度支副使杜鸿渐知道太子进入朔方辖区后,当即意识到这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杜鸿渐喜不自胜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把太子迎接到朔方,再整合中原各部军队,再往南收复中原,即可建立不世功业。

言外之意很简单,只要他拥护李亨整合南北军队,攻灭叛军,那么到时候他不仅有平乱之功,李旦登基后,他更有从龙之功,荣华富贵自不在话下。

所以,杜鸿渐立即派特使给李亨送了一份详细的汇报文件,里面详细讲述了朔方的军队实力以及物资储备,并希望太子以朔方为根据地,指挥平乱工作。

李亨看完信,见到使者后,心中疑虑渐消,当即决定前往朔方军总部灵武(宁夏宁武)。

到了灵武后,杜鸿渐接待太子的待遇简直比肩皇帝,但李亨觉得国难当头,这实在太铺张浪费,当场发了脾气。

但杜鸿渐并未感到惊慌,因为他知道李亨最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只要把那样东西奉上,自己就是大功臣。

因为那样东西的名字叫做——皇帝宝座。

几天后,杜鸿渐联合了一帮官员,突然上书,请求李亨遵照皇帝李隆基在马嵬兵变后的命令,登上皇帝之位。(前文提到过,李隆基试探性地表示自己要传位给太子)。

李亨听完,心中大喜,但还是要表演一下的,所以他当即表示拒绝。

但杜鸿渐等人也是老狐狸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连续五次上书劝说李亨登基。

李亨在推辞多次后,表演结束,于是决定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并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李亨登基三天后,李隆基还不知道这事,他在蜀中还制定了一套反攻计划,并以诏书的形式传送各地。

这个计划对平叛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

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负责收复长安、洛阳。

其他皇子被任命为各个战区的司令长官,负责指挥辖区内对叛军的军事行动。

同时,李隆基还特意准许各辖区司令长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挑选人才,任命官员,但事后需要上报朝廷。

然而,这份诏书发出后不久,却没能得到执行,因为李隆基收到了太子登基的消息。

由于受制于古代交通条件,李隆基从李亨派来的使者口中得知太子登基的消息时,李亨已经登基一个多月。

做了44年皇帝的李隆基,就这样“被退位”了,此时他心里应该挺不是滋味的。

事实上,如果李隆基此时发出一道诏书,宣布太子是“擅立”的话,李亨别说坐不成皇帝,甚至连太子之位也保不住,还得背上篡位的骂名。

但李隆基毕竟是一代人杰,他终究还是没有这样做。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那样做了,势必造成大唐内部的分裂,这对于平定叛乱是极为不利的。

灭自己威风,涨敌人志气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大唐承受不起这样一次分裂,一旦出现父子不和、父子争权的事情,天下将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凝聚人心,更无法平定叛乱了。

更何况,自己已经年过70,是个糟老头子了,对于平定叛乱这种大事,终究还是要年轻人来完成的。

于是,李隆基以最快的速度说服了自己从皇帝到太上皇的角色转变。

不过,李隆基虽然承认了李亨继位的合法性,但也留了后手。

他在给承认李亨为帝的诏书中表示,李亨继位是合法的,自己会以太上皇的身份全力支持李亨,但也保留了对国家大事的知情权。

并且表示,只要李亨带领军队收复长安和洛阳,到时候,他会将所有权力毫无保留地交给李亨。

这相当于给李亨设下了一个政治目标,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你收复两京,我就承认你是皇帝。

就这样,李亨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皇帝,并为了收复两京开始锲而不舍地奋斗。

其实对于马嵬兵变,就有人怀疑这是李亨在幕后操纵的,但这事儿是不可能的。

因为马嵬兵变需要搞定两个人,一个是禁军统领陈玄礼,一个是高力士。

陈玄礼从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跟着他了,追随了李隆基几十年,高力士是李隆基心腹中的心腹,李亨要搞定他们,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马嵬兵变结束后,李亨设计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最后在灵武称帝,自立门户这事儿,我认为就是李亨操纵和设计的。

首先,马嵬兵变后,李亨虽然确实没有参与,但李隆基怀疑他啊。

李隆基这人十分敏感,作为一个靠政变起家的皇帝,他对人的防备心很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时刻防备着。

从一日杀三子,再到蜀中部署平乱计划时,也只让李亨统领北方的几支军队,其他的军队则分由李隆基的其他儿子统领,这摆明了是不想让李亨掌握太多兵权,一家独大,就是在防着呢。

李亨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如果跟着去了蜀中,也一定被长期防备着,压制着,而且又是杨国忠的地盘,李亨又跟杨国忠是死对头。

更何况,李亨已经48岁,时不我待,他可不想老死在蜀中毫无作为,对他来说,去蜀中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他必须找机会到外面广阔空间建立自己的势力。

其次,蜀中这个地方虽然凭借山川之险,叛军攻不进去,但要想从蜀中打出来,还要平定叛乱,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诸葛亮当年打了那么多年也没打出去。

所以说,一旦进了蜀中,距离前线千里之遥,隔着山川险阻,还怎么指挥平乱?

到时候中原必定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这对于平定叛乱是极为不利的,出于忧患意识,李亨也必须出去扛起大旗。

其三,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李隆基进了蜀中,难以第一时间指挥前线各路兵马。

如果李亨不当皇帝,他就没有资格号令各部军队,更没有足够的威望和资格去凝聚起大唐全体军心、民心去平定这场叛乱。

所以,出于这一点,李亨也有称帝的理由。

因此,李亨在马嵬兵变后,李亨受到怀疑,他也有脱离李隆基的想法,可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干,更不能搞兵变。

所以,李亨干脆设计找来一群百姓,以遵从民心、民意的方式,巧妙地脱离李隆基,成功地进入灵武,并得到当地官员拥护,很快便登上帝位。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新唐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咸阳,大唐,李隆基,杨国忠,饿肚子,皇位,皇帝,长安,兵变,百姓,陈玄礼,李隆基,杨国忠,李亨,太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咸阳,大唐,李隆基,杨国忠,饿肚子,皇位,皇帝,长安,兵变,百姓,陈玄礼,李隆基,杨国忠,李亨,太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咸阳,大唐,李隆基,杨国忠,饿肚子,皇位,皇帝,长安,兵变,百姓,陈玄礼,李隆基,杨国忠,李亨,太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