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因为战乱等原因人口锐减,因此实行了很长时间的府兵制。所谓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平日里种地的百姓成年以后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培训,一旦发生战事,平民百姓立即能参军,并且具有一定的战斗力。这来一来,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源。而这样一来,等于地方上随时可以形成一股武装力量,会形成一定的隐患。
而到了北宋政局稳定以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士兵的社会地位很低。而宋朝的经济在当时整个世界来说都可谓高度发达,而当兵就成为了老百姓最不愿意从事的职业,甚至普通士兵都难以娶妻。而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古代,自然灾害很容易引发流民从而导致朝廷内部不稳,爆发农民起义等战略。而宋朝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隐患,同时解决兵源的问题,所以实行了特殊的募兵制。
宋朝实行的募兵制,是每当国内有洪水、大旱等天灾时,将灾民、流民聚集起来入伍,宋朝朝廷专门调配钱银养兵。宋太祖赵匡胤曾直言“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而这些灾民一旦入伍由朝廷供养,但是从此一生就成为北宋士兵,普通的兵士在六十岁才能退伍。
而这样一项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内农民起义的隐患(宋朝农民起义数量为历史最少),但是士兵的数量却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到了冗兵的程度。在宋太祖赵匡胤之时只有十多万人,到了宋仁宗时竟达到了八十万之众。
如此规模的士兵,给了宋朝财政很大负担。随着士兵越来越多,待遇自然有所降低,而已流民为主的宋朝兵士战争素养也很难提升,因此宋军的战斗力反而越来越差。而战争打响,茫茫多的大军看似数量庞大,却大多是乌合之众,精兵数量很少,面对敌军基本毫无战斗力。然而,宋朝朝廷确实经济实力雄厚,募兵制在北宋时期一直实行,内部并没有太多差错。但是,与辽国、金国等敌对势力发起战争,反而令宋朝伤筋动骨,因为士兵的战斗力实在有限,而这也是宋朝时期多议和的原因,因为哪怕给予敌国岁币,也比发起战争的损失要小的多。
然而,一个富庶的国家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终究会被敌人视作“香饽饽”,最终北宋因为没有强大的军队而被金国覆灭,遭遇靖康之耻,令人为之叹惋。而这项北宋的募兵制在许多人看来可谓弊大于利,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到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