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为九州原创图文,欢迎关注
@九州铮史
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文章虽长,但精华在后面!
在古老的西北大地上,曾有一个由少数民族在夹缝中艰难创立、走向辉煌,终而覆灭、文明尽毁的失落古国,它的名字叫“西夏”。
失落的王国——西夏
西夏简史
西夏,是宋代时期建立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封建政权,从公元1038年由开国皇帝李元昊称帝开始算,至公元1227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所灭,历经十帝,国祚延续189年。前期,西夏与辽、宋并立,而辽被金所灭后,又与宋、金三足鼎立,两百年间,你来我往,和战相间。其疆域范围大致包括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等两万余里之地。
西夏政权是由党项人所创立,而党项族又是源于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故也称为党项羌。随着党项族群的繁衍发展,到了唐代初期之时,党项羌中逐渐形成了八个实力较强的部落,分别是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史称“党项八部”,而其中以来自鲜卑的党项拓拔部最为强大。
西夏疆域示意图
公元881年,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或称拓跋思恭)乘乱投机,参与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并领银州(今陕西米脂县)、夏州(今陕西横山县)、绥州(今陕西绥德县)、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与静州(今陕西米脂县西)等五州之地。自此,拓跋党项人开始了割据一方、逐步壮大的旅程。
党项人在首领的带领下,先后玩转于唐朝、五代诸政权、辽国和北宋之间,虽然不灭,但也日渐势微。直到首领李继捧以五州之地投宋、其弟李继迁出走地斤泽创业才开始日渐兴盛壮大。公元990年,李继迁(后被追夏太祖)被辽朝封为夏国王。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后被追夏太宗)嗣位夏王。李德明在位期间采用韬晦之策,表面上依辽附宋,左右逢源,实则暗自积蓄力量向西发展闷声发大财,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在其死后,其子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正式称帝建国。对于李元昊公然称帝自立,辽国和北宋朝廷很是光火,先后对西夏用兵企图剿灭,无奈此时的西夏国立鼎盛、军力强悍,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均告败北。自此,三足鼎立之势渐成。
这个画的像金城武的家伙就是李元昊,雕像比这个凶多了
此后,西夏国随着连年战争和内部动荡逐渐走衰,开始向强大的辽国俯首称臣。公元1125年,辽国被金、宋联手灭亡,西夏又改臣服于金朝。当漠北的蒙古人开始强势崛起之后,西夏最终于公元1227年灭于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之下。
西夏的巅峰盛况
西夏在立国之后,一度呈现繁荣鼎盛的景象,我们可以从版图、军事、人口、经济、文化等五个层面窥探其国家之实力。
版图:从早期的5州之地,到立国后同时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等共22州之地,从现在的地图来看,大致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参见上图。其版图急速膨胀,东到黄河,西至玉门,南抵萧关,北控大漠,占地近两万余里。
军事: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称帝后,宋廷和辽朝都极为愤怒,与辽宋的关系宣告破裂。不久,西夏与宋朝相继爆发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均告胜利,共计歼宋军的西北精锐部队数万人。在建国后第七年(公元1044年),又在河曲之战中强势击败了辽兴宗御驾亲征所率领的10万精锐。据史料估算,届时的西夏总兵力约50万之众,而且战力极为强悍,威风八面。
西夏军队
经济:党项族早期是游牧民族,畜牧业极为发达,设有群牧司专属管理,畜类以牛、羊、马和骆驼为主,以“党项马”最有名。农业虽然发展较晚,但却极为迅速,主要农产品有大麦、稻、荜豆和青稞等物。西夏的手工业门类齐全,据夏仁宗时期修订的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记载:“有刻字司、造案司、金作司、绢织院、首饰院、铁工院、木工院、造纸院、砖瓦院、出车院等”
。
西夏的毡毯是外销的名贵商品,据《马可波罗游记》描述,其用白骆驼毛制作的白毡享有“世界最良之毡”的美称。还有西夏人打造的神臂弓、旋风炮及劲弩等兵器均为世人称道,尤其是“夏国剑”,更是以锋利著称,号称天下第一。此外,作为重要财源,西夏产的青盐是宋夏边界人民最喜欢的商品。
西夏骑兵胯下的党项马
被称作天下第一的夏国剑
文化:关于西夏的文化发展,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西夏文字,建国前夕,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等人创造了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蕃文,即西夏文。可以说,西夏文字的创造,直接影响了西夏文化的兴盛、佛教的传播、文学的繁荣以及印刷术的进步,对整个西夏文化的进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西夏文字
西夏古佛塔
西夏王朝奠基人——闷声发大财的李德明
要说对于西夏王朝最为重要的那个人,很多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是开国皇帝李元昊啦!实际上,只要细读西夏国史,你就会赫然发现其实不然,影响整个党项拓跋部政权走向和族群兴衰的最关键人物是李元昊他老爹——李德明,称其为西夏王朝奠基人毫不为过。
纵观李德明的恢宏一生和作为,可以用16个字概括如下:
继位夏王,保境安民
据《宋史》记载,公元1004年正月二日,李继迁病故,李德明在灵前嗣夏王位 ,时年二十三岁。李德明这个人呢,深沉有器度,颇有韬略,聪明且能谋善断,当他接替父亲之位后,他分析内外形势,清晰的把准了党项族群的发展命脉,定下了韬光养晦的发展战略。此战略,总的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李德明
一是对内保境安民、与民生息;
二是对外依辽附宋,避免战争,发展商贸;
三是厚积薄发,向西蚕食,增强实力。
附辽和宋,闷声发财
李德明很聪明,他清楚的看到,以他们的家底,如果还不断的与相邻的辽国和宋国对抗甚至挑动战争的话,不仅族群人口会越来越少,其他生活物资也将消耗殆尽,届时先祖艰难打下的一点基业定然被断送。因此,他决定收敛锋芒,放下尊严,选择向辽、宋两个强敌俯首卖乖,连年派使者向两国表示归顺之意。李德明的依辽附宋之外交政策,虽然损失点无关紧要的面子,但却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许多好处,辽国和宋朝争着抢着去对其宣慰赐赏,在当时的背景下,此举绝对的妙用无穷。
一是避免了战争损耗。因为与两大强敌保持着恭顺的态度,因此李德明在位期间三方边境上绝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安宁的。没有战争就没有大的损耗,其实力便能得到持续的巩固和壮大。
西夏烽火台遗址
二是累赐获封。李德明在位28年,辽宋两国对他封赏的官职多到数不过来,而且名号越来越大;你比如说,辽朝这边一开始就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后来又封其为夏国王,最后更是派遣金吾卫上将军萧孝诚赏赐李德明玉册金印,并册封尚书令、大夏国王。而宋朝这边也不甘示弱,先是授他为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持节都督夏州诸军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国,册封定难军节度使,并加封“西平王”。此后,随着李德明实力的日益增强,宋朝又先后册封他为镇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纯诚功臣”、太傅,直至最后遣使持册封李德明为夏王,车服旌旗的规制仅仅比宋天子低一等,又加食邑一千户。可见,李德明是真有大智慧,安坐家中,身价却天天涨不停,妥妥的一个扮猪吃老虎、闷声发大财的主。
李德明剧照
三是经济空前发展。李德明在位期间,他不挑事,装低调,闷声发大财的同时,主要的精力还是花在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以及商贸等国内经济上,还有军事上也在养精蓄锐、厉兵秣马,须臾不敢放松。经过近三十年的稳定修养和经济发展,西夏的国力达到了空间水平。
西夏人物形象
西夏百姓生活状态示意
迁都兴州,称大夏王
李德明在位后期,随着西夏国的实力日渐增强,一方面李德明也没有像早期那样恭顺听话了,辽宋两国皇帝都开始不爽;另一方面,西夏国力的强势已经不能忽视,这让辽宋两边都感觉如芒在背,担忧日甚。在这样的局面下,辽国那边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最早开始发难。公元1020年,辽圣宗亲率五十万大军,以狩猎为名攻打西夏凉甸,结果遭遇李德明的大军顽强抵抗,最终大败而归。经此一役,李德明处于政权安危开始思考更长远的安全战略,决定在怀远镇(原属灵州,今宁夏银川市)大启宫室,修建都城,并改名兴州。主要原因有两个:
迁都兴州
一是原来的首府西平府地处干旱之地,农牧供给不丰,而兴州靠着黄河,千里绿洲沃土,农牧发达,供给充足。
兴州靠着黄河,灌溉便利,物产丰富
二是相比西平府,新国都兴州的地理位置背靠绵延南北的贺兰山、面朝黄河,兼具两个天险,易守难攻,安全性有保障。而且,高耸绵延的贺兰山脉,还可以阻挡风沙和寒流,气候条件也更加宜居。
兼具贺兰山脉和黄河两处天险
如前所述,打了败仗的辽圣宗,只好派遣金吾卫上将军萧孝诚赏赐李德明玉册金印,并册封他为尚书令、大夏国王。而后数年,宋朝也遣使册封已经羽翼丰满的李德明为夏王。至此,李德明的王位得到了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国的正式认可。
奠定帝业,猝然病逝
李德明在位期间,虽然与辽宋两国表示归顺、接受册封示弱之外,暗地里则悄悄的积攒实力,慢慢的向控制力较弱的西面蚕食,逐渐拓展版图。公元1028年,他派儿子李元昊领兵消灭了河西走廊重镇甘州回鹘,两年后的1030年,相继攻取了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和沙州(今甘肃敦煌东)。同年,瓜州回鹘王贤顺举部归顺,又两年,击败西州回鹘取得凉州。至此,西夏的势力向西直抵玉门关,占有整个河西走廊。
李德明在位期间,版图向西面得到显著拓展
李德明开始为他的帝业不断做着奠基努力,除了营建宫室、馆驿、桥道,还讲定礼仪制度,并追尊父亲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并于公元1028年立其子李元昊为太子,立正妻卫慕氏为王后。
西夏皇宫遗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公元1032年10月,就当李德明万事俱备、准备称帝之际,却突然因病不治而亡,年仅五十一岁,葬于西夏王陵,陵号嘉陵。李德明死后,宋仁宗为他辍朝三日,并同皇太后身穿素服为其举哀,同时追赠李德明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可见其影响力。西夏建国后,李元昊追谥其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
贺兰山下西夏王陵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公元1038年),眼瞅着辽宋两国日渐衰败,而西夏国力与日俱增,李元昊通告辽宋两国正式称帝,建立了西夏国,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并融合多元文化创制了西夏文,颁布秃发令。至此,党项拓跋部走向了民族的历史巅峰时刻。
西夏黑水城遗址
九州君评
可以说,没有李继迁远走地斤泽的死里逃生和艰苦创业,就没有李德明的开疆拓土、强势发展,没有李德明的稳扎稳打和自强不息,便不可能有李元昊的称帝立国之果实。相较而言,李德明在西夏文明的发展和党项族群命运的影响力上,远比其父和其子两人来的关键,他的韬晦之策让西夏储备了足够的立国资本,终而能够让西夏国与辽宋、金宋鼎足于世近两百年之久。
清代学者吴广成在所著《西夏书事》中这样评价李德明:“夏国之业,实基于此。元昊虽雄,非藉德明燕翼,其遂夜郎自大乎?呜呼!虽曰偏据,亦云伟矣。”
九州对此,深以为然。
参考资料
1.《宋史》
2.《辽史》
3.《西夏书事》
4.《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声明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