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上飘过一个最像狐狸的妲己,那我们就聊聊真实历史中妲己到底什么样的人?
首先,妲己这个人是否存在,这个都很难说。按照史籍记载,妲己出身于有苏氏部落,由于战争失败,妲己作为礼物被献给了纣王,从此开始与纣王一起没羞没臊。
但是,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与妲己有关的文物、文字信息。一直到两三百年以后的《国语》里,才出现了“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这样的语句,妲己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即使如此,妲己此时还仅仅“有宠”而已,并没有所谓妲己干预朝政,制造酷刑,滥杀无辜的记录。此后,记载逐渐丰富起来,妲己的形象也越来越恶毒,越来越嚣张,逐渐成为商朝灭亡的一个罪人。
妲己在史料中的遭遇其实与纣王很像。纣王帝辛原本在西周早期文字中,只是将他当做一个无道昏君,后来记载才逐渐丰富起来,细节也越来越多,包括制造酒池肉林、修鹿台、给孕妇剖腹、造炮烙酷刑等故事也被一步一步编造出来,纣王终于昏君变成了变态。
最早关于纣王形象的史料出于《尚书·牧誓》,所谓牧誓,就是周武王姬发在牧野发表的讨伐商朝的誓词,对于纣王的劣迹,《牧誓》这么说:
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这几句话归纳的纣王罪行只有两条:轻信女人的话;不用亲属,提拔底层出身的人当士大夫,让他们荼毒百姓。
认真想想,这两条都不算罪名。商朝末年,贵族早已腐化,纣王觉得这帮人不堪重用,大胆提拔有能力的下层贵族当官,这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谓牝鸡司晨,听信女人的话,这件事如果放到后来的封建王朝,可能是一大罪过,会引发外戚干政的问题,但是在商朝,这不是问题。
商朝的女子,地位远比后世要高的多。当然,这里的女子指的是贵族女子,她们可以当官,可以带兵。出土的商朝文物中,有大量女子当官的记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妇好,她就是带兵打仗的行家里手。既然女人可以为官,那纣王跟女人商量国事,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牧誓》将这些都定性为罪恶行径,于是这些商朝女官,以及帮助纣王打仗的女将,自然就成了罪人。为了将这些罪行具体化,形象化,妲己应运而生,史家将她作为“女子干政”的代表人物,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挨骂至今。
妲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孤独地悬挂在那里。从史籍上看,夏商周三朝的末代君王,身边都有一个女人在作妖。夏桀身边有妹喜,纣王身边有妲己,周幽王身边有褒姒。这几个人亡国的方式一模一样,都是沉溺女色,奢侈无度,亲小人远贤臣。
三个连续的上古朝代,居然在亡国这件事上反复上演相同的故事,不像后来那些朝代,亡国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比如西汉被王莽篡国,东汉亡于三国纷争,大唐死在藩镇割据,各有各的精彩。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史料缺失。历朝历代在给前朝修史的时候,有大量的起居注这类一手材料,供他们参考。前三代的没那么多资料,一是当时史料记录不正规,二是孔子笔削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剩下的就没啥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历史其实已经没法写,非要硬写,只能瞎编。加上中国文人有个臭毛病,老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要教育君王,因此历史书写里,加入了大量文人自己的价值观,于是前三代的亡国史就成了这副模样。
很显然,妲己的出现就是文人价值观的体现。原本在商朝,女子为官,参与政治是正常现象,但是到了周朝以后,女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宗法制的建立让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庸,于是商朝重用女子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女人干政、牝鸡司晨就成了亡国之兆。
后世史家编造妲己故事,就是为了维护周朝建立的礼法和宗法制,从根上为降低女人地位提供理论依据。
我所理解的武王克商的历史,没有那么多道德因素:纣王想搞政治改革,触动了高层贵族的利益,这些人就包括箕子、微子、比干这些纣王近亲,这些人很可能与周武王暗通款曲,向姬发通报纣王讨伐东夷,国内空虚的情报,周武王才有本事一举击败商朝,成就霸业。
至于妲己,她或许是纣王的妃子,或许是纣王的女官,也有可能是带兵打仗的女将,更有可能压根就没有这个人。如果有,她也死于这场战火,被人编排了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