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在历史噪音中寻找真相:雍熙北伐,赵光义的锅,却要曹彬来背

在历史噪音中寻找真相:雍熙北伐,赵光义的锅,却要曹彬来背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历史的信噪比,只有达到一定的阈值,我们才能还原出历史真相。而大量的细节真实,远达不到这个阈值。所以,真相无法还原。因此,有人才会说正确的历史观比历史细节更重要。

信噪比足够大,就是信息的能量远远大于噪音的能量。比如秦赵长平之战,秦国胜了、赵国败了。即便是赵国史官写史,也必须这样写。

信噪比不够大,就是信息的能量远远小于噪音的能量。比如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临阵换将、秦国到底坑杀多少赵军。这些细节无法还原。

因此,西方的大历史(MacroHistory)才会日益盛行。大历史,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历史。所以,它的基础信息就是信噪比足够大的史料依据。秦朝之后是汉朝,这是不容置疑的;秦朝胡亥是怎么继位的,这是众说纷纭的。但大历史只以前者为基础信息,而完全忽略后者。

所以,大历史往往是在输出一种历史观,而不是在还原历史真相,特别是那些细节真实。

古希腊诗人安基洛克斯说:狐狸知道很多小事,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大历史恰恰就是刺猬。它以信噪比足够大的史料依据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为工具,然后输出一种自洽的历史观。于是,历史难免就有了一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宿命感。而这种宿命感,又会为我们提供一种确定感:原来历史就是如此,必然性大于偶然性、大趋势碾压小趋势。

但是,真实的历史,从不拒绝偶然性。

习惯了大历史的思维方式,我们关于历史的认识必然会走向僵化。“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像钉子”,知道一件大事的刺猬,就是拿着锤子的角色。

公元986年,赵光义发动了雍熙北伐,东路军惨败导致整个北伐失败,此后北宋收复幽云十六州几无可能。

雍熙北伐失败,这个信噪比足够大。于是,大历史可以据此分析:幽云十六州如何重要;北宋为何不能成为强势帝国;以及契丹、女真以及蒙古等草原民族如何与众不同。

但是,雍熙北伐为什么失败了?

三十万举国精选的大宋禁军,老中青三代荟萃的大宋名将,还有堪称绝妙的战场设计,宋朝是怎么失败的?

这是大历史无法解释的,因为噪音太多,信噪比太小。

如果非要大历史“为赋新词强说愁”,那其仍旧要从必然性中找依据。比如契丹大辽的二元政体、从渗透型向征服型转变的草原民族以及中原王朝无力输出秩序,等等。

怎么才能在历史的噪音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呢?特别是这种历史细节的真实。这时候你需要做一只狐狸,而不能做一只刺猬。

但是,做一只狐狸,首先不是知道很多小事,而是不抱成见地保持敏感。

雍熙北伐,最吊诡的地方就是曹彬的东路军。这是北伐的绝对主力,总共三十万人北伐,而曹彬东路集结了将近二十万人。

其中东路的曹彬部有10万人(赵光义言:领十万甲士出塞远斗)。另,东路的米信部,实际上也要归到曹彬辖下;同时宋朝的水军已在渤海湾集结。而曹彬的职务是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所以曹彬就是北伐河北战场的总指挥。再加上河北百姓投军参战,所以推算兵力规模在20万上下。

赵光义为什么要在东路的河北战场集中这么多军队?

因为距离。自雄州到涿州,一马平川,总共100里;而自涿州至幽州,还是一马平川,总共120里。北宋东路主力一个冲锋就能干到涿州。这时候,再往前冲60公里,就能干到今天的天安门广场。打击半径足够短,打击效率和打击烈度就能足够强。而关键还是辎重运输的成本,也会足够低。

但是,偏偏就是东路军出了问题。问题的关键点是涿州。

雍熙北伐,宋军与契丹率先接战的,恰恰就是东路军。时间是公元986年的三月初五,地点是固安(今河北固安)。之所以东路军率先打响,还是因为距离。中路田重进所部,从定州出发,要跑到太行山里、攻占飞狐口。西路潘美所部,要跨过雁门山进入大同盆地,攻占山后四州。这些人就是再快,也没有曹彬快。

三月初五当天,曹彬部攻克了固安。然后,马不停蹄,三月十三日,宋军攻取涿州。而涿州到幽州的距离,只有120里。此时镇守幽州的,是大辽战神耶律休哥。但这个战神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龟缩在幽州城里;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太行山两麓的州城,被宋军一个个地拔掉。

耶律休哥为什么不能赶到涿州、野战宋军?因为打不过。为什么不能支援蔚州、飞狐口以及山西四州?因为没有兵。契丹大辽,在三月初六,才开始举国动员。所以,耶律休哥能做的,只能是守住幽州。

但是,曹彬所部在涿州呆了十多天,然后撤军了,直接退回到了雄州。

彬留十馀日,食尽,乃退师雄州以援供馈。

雄州,是曹彬部和米信部的出发地。曹彬的东路主力,相当于退回原点。而退军的原因居然是粮食。

雄州到涿州的距离,也就100里,比涿州到幽州的120里还要短。当时,河北和山西的大宋百姓已经全部动员起来。发动百姓,不是战场冲锋,一个是侦查敌情;一个是充当向导,但主要是辎重运输。100里的距离,北宋战前准备就是再仓促,也能把粮食运过去。如果曹彬部缺粮食,那中路的田重进和西路的潘美就没法打了。这两路搞的是大迂回,先杀到太行山里,然后再从太行山里杀到幽州。两路合计兵力不下十万人,他们的粮食怎么解决?而直到东路战败,这两路也没有缺粮食。

所以,曹彬退出涿州,就非常无厘头。

赵光义接到战报后,立即就被曹彬的诡异操作给惊着了。这个中二天子甚至开始质问苍天:岂有敌人在前,而却军以援刍粟乎?哪有敌人在前,却要退军接应粮草的?

但是,错就错了,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赵光义只能将错就错,诏令曹彬部与同为东路的米信部会师,然后沿着白沟河设防。即所谓:

勿复前,引师缘白沟河与米信军接,按兵蓄锐以张西师之势。

但是,还还没完。更吊诡、更无厘头的事情发生了:曹彬抗旨了。史书所载:

乃裹五十日粮,再往攻涿州。

但是,这时候契丹萧太后已经兵临涿州以东五十里,战神耶律休哥的军队也已开出幽州。主要是耶律休哥,在雄州到涿州的一百里的路途上,疯狂冲击宋军。

这段路曹彬走了多久?

《续资治通鉴》记载是四天,但有资料说,应该走了20多天。后者更为可信,因为可以从时间上推算。

三月十三日,曹彬所部第一次进入涿州。十天后,退出涿州。四月十八日,辽军重新占领涿州。四月二十日,萧太后与辽圣宗移驾涿州东五十里。而曹彬第二次进入涿州后,发现自己被包围了,于是立即撤退。五月三日,宋辽两军在涿州西南三十里的岐沟关爆发大战。

曹彬部再次进兵涿州,不会在四月二十日之后动身。宋朝的谍报探马就是傻子,也能发现萧太后和辽圣宗移驾涿州了。路上遭战耶律休哥后,宋军只能一边挖沟、一边行军,因为要阻挡契丹骑兵的冲锋。这时候也没工夫探察敌情了,因为契丹人不允许。

而曹彬第二次进入涿州的时间,只能在五月初三前后。一个原因是粮草还是没能运过来;一个原因是宋军再傻也能发现契丹人来了。粮草不济、契丹包围,曹彬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只能赶紧撤退。

但是,这时候退,已经晚了。接下来就是岐沟关惨败、拒马河惨败、沙河惨败。东路主力的二十万大军,基本上就被契丹人报销了。

雍熙北伐的战场设计是左拳猛砸、右拳威势。左拳是中路田重进和西路的潘美,这两个人要把幽云十六州的山后诸州全部拔掉,然后杀到幽州城下。而契丹之所以不敢阻止宋军的中西两路,是因为曹彬的这只重拳虎视眈眈。契丹胆敢重兵山北,曹彬就敢直下幽州。但是,曹彬这一路给打没了,中路和西路失去了意义。

首先要保持敏感。只有敏感,才能发现历史叙事中的各种不正常。东路曹彬所部,只有一件事是正常的。那就是再次攻占涿州后、赶紧撤退。其余的退出涿州不正常、抗旨进军不正常、耗费战力死命进军也不正常。

其次要在小事中辨析出哪些是信息、哪些是噪音,然后才能去除噪音、找到信息,最终还原最大概率的历史细节。

这需要方法。

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找到最不能忽视的噪音。噪音的特点是未知,你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没用,不含有直接价值的信息;不绝对,有的噪音可以转化为信息。

看书的时候,孩子的吵闹声是噪音。但孩子突然不吵了,这就是信息。这时候,需要赶紧查看孩子是不是出事了。所以,孩子的吵闹,也是信息。因为它能告诉你孩子还在你身边而且没有出事。这就是噪音可以转化信息。

在雍熙北伐中,最不可忽视的噪音就是北宋皇帝赵光义。赵光义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他输出的噪音却是巨大的。

赵光义到底有没有对曹彬施加影响?如果赵光义施加了影响,那么各种无厘头的操作都要记在赵光义的身上,而不能记在曹彬身上。但这个信息你找不到,因为史书上没记载。但做过的事情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因为信息不能孤立存在。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赵光义的战场布局堪称绝妙,但赵光义的战场指挥却只能用平庸来形容。如果是赵光义指挥雍熙北伐,他完全有“能力”搞出各种无厘头的操作来。

第一次幽州之战,高梁河惨败,是由赵光义亲自导演的。关键是,这位大宋皇帝居然丢下全军将士,自己跑路了。赵光义的战场表现为什么平庸?今天的你,取决于昨天的你。赵匡胤是打上来的皇帝,所以英明神武。而他这个弟弟赵光义,却没有经历战场考验,所以表现平庸也就情有可原了。

雍熙北伐中,曹彬的胡乱操作,到底跟赵光义有没有关系呢?事件上、言语上,都没有关系,但心态上有关系。

按照赵光义的绝妙布局,曹彬所部不能推进那么快,但曹彬攻占涿州了。

所以,赵光义的心态是担忧。

每捷奏至,帝颇讶彬进军之速,且忧契丹断粮道。

于是,曹彬退出涿州。但曹彬涿州撤退后,赵光义彻底被惊到了。但也只能将错就错,让曹彬与米信沿白沟河布防。

所以,赵光义心态是后悔。

即所谓“帝闻之大骇”,开始觉得太快,现在退回来了,赵光义又“大骇”了。虽然是“大骇”,而实质则是后悔。

于是,曹彬不顾诏令,再次进军幽州,然后直接导致全军被围。接下来,才有岐沟关的一系列战败。

可以说,赵光义是怎么想的,曹彬就是怎么打的。曹彬的各种操作,一直跟着赵光义的心态变化上下起伏。

那么,赵光义到底有没有施加影响呢?还是不确定。还可以借助另外一个方法,即找到稳定的信息,或者说是固定频率的噪音。

历史上的噪音很多,但固定频率的噪音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一种稳定的信息。

曹彬的战场履历和性格特点,跟雍熙北伐没有直接关系,只能算做噪音。但是,信息和噪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单单根据曹彬的战场履历和性格特点来看,曹彬这个人能在雍熙北伐中搞出如此多的诡异操作吗?

大宋有两位非常重要的开国元勋,一个是潘美,一个是曹彬。但曹彬是大宋第一良将,要胜潘美一头。潘美的特点是敢打敢冲,曹彬的性格是稳扎稳打。所以,雍熙北伐中,左拳猛砸的任务,交给了潘美。而统帅主力的任务,则交给了曹彬。

曹彬这个大宋第一良将的高光时刻,应该是攻灭南唐之战。赵匡胤把灭国大战的任务都交给了曹彬,而曹彬也出色地完成了。但完成的并不精彩,因为曹彬太过稳扎稳打,金陵城下拖延了将近一年时间。这是曹彬的性格特点,即稳重,可以不立功但不能犯错误。

而曹彬攻灭南唐之所以稳扎稳打,还因为赵匡胤要求这么打:不求速战速决,但求战场俘心。简单说,就是打慢一点儿不怕,但自己不能死太多人,也不能让南唐死太多人,因为以后还要统治南唐。

赵匡胤对曹彬的评价是: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曹彬只能算二流名将,没法跟汉朝的韩信、唐朝李靖相提并论。原因就是太老实,神奇的骚操作几乎没有。而其原因就是听话,他一定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全部命令。就是这种性格特点,曹彬可能搞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操作吗?

但是,第二次进攻涿州,曹彬就是在违抗赵光义布防白沟河的诏令。退出涿州,反常;再攻涿州,反常;关键是违抗诏命,更反常。所有这一切,完全不符合曹彬的战场履历和性格特点。

如果还是不能确定赵光义施加了影响,那么还可以借助第三个方法,即从不同的维度去消除噪音。

岳飞就是要北伐、赵构就是要议和,于是赵构杀了岳飞。但是,岳飞为什么不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先斩后奏,给你生米煮成熟饭,直接干到黄龙府再说。岳飞可以撤军,但岳飞为什么不学安禄山?捏着南宋最强军事武装,回头就能打到临安府、改朝换代。不想改朝换代,做个权臣也行,比如东晋的刘裕。

你换个维度来思考岳飞,就能理解这些问题。宋朝的节度使跟唐朝的节度使完全不一样,而最大的差别就是没钱。岳飞的军队要打仗,但打仗就要发军饷、转辎重。而这些事都不是岳飞自己干的,而是皇帝赵构干的。安禄山呢?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同时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这就是安禄山的实力。岳飞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岳飞当不了安禄山。

雍熙北伐中,曹彬搞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我们换个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曹彬能搞成吗?

打死曹彬也搞不成。因为曹彬所部是有监军的,即内客省使郭守文为都监。监军是干什么的?就是逼着将军一定要贯彻皇帝意志的狠角色。但是,监军有能力左右主帅意志吗?

灭国北汉之时,名将郭进大破辽军于石岭关,但随后就被监军田钦祚逼得自杀。郭进的例子太远,而雍熙北伐的例子则足够近。潘美是西路军主帅,杨业是西路军副帅,王侁和刘文裕是所部监军。但是,力主出战的就是王侁和刘文裕这两个监军,而杨业也是被王侁玩死的。

曹彬因为部将群情激愤,所以抗旨出兵。那监军郭守文呢?这个人会突然变成了空气吗?

既然赵光义已经下达了沿白沟河布防的诏令,曹彬就只能听话。

关键是这个诏命没有错误,放弃涿州已经不可改变。那就沿白沟河布防,仍旧可以威势幽州。幽州的契丹主力,仍旧不敢动。曹彬的战法特点是稳扎稳打,布防白沟河就是稳扎稳打,曹彬没理由拒绝。曹彬的性格特点是听话、不欺主,皇帝有了明确而正确的命令,曹彬没道理反对。关键是制度上不允许。大宋监军完全有能力玩死主帅,郭守文不同意,曹彬就动不了。

如果还是不能确定赵光义施加了影响,那么还可以借助第四个方法,即从冗余信息中寻找答案。

曹彬东路战败之后,知大名府赵昌言,“上书请斩败军将曹彬等”。东路主力就是被曹彬玩死的,所以主帅曹彬、副帅崔彦进以及另一路的主帅米信,全应问罪当斩。当然,更跑不了东路军的都监郭守文。

赵光义当即褒奖了上书直谏的赵昌言,直接拜为御史中丞。但这只是在堵住赵昌言的嘴:你不要再说话了,朕自有主张。

然后呢?对曹彬、崔彦进、米信以及郭守进的处理,仅是降级。而一年之后,曹彬却升任侍中、武宁军节度使。侍中这个头衔,在北宋不多见,全称应该是门下省侍中。而门下省侍中,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是门下省的长官,也就是宰相。北宋削弱了宰相的权力。于是,侍中,包括中书省的中书令,都成了节度使的加衔。虽然你只是个节度使,但如果加了侍中这个头衔,那你就相当于宰相一级,即“使相”。

所以,侍中这个头衔才是关键。雍熙北伐之前,曹彬就是侍中;战败问罪一年后,曹彬又是侍中。这相当于官复原职。而那个监军郭守文呢?慢了一点儿,要到988年才官复原职,但随后火箭飙升。到989年死的时候,赵光义追赠其为侍中,赐谥号为忠武。

曹彬虽然打没了东路主力,但基本没受惩罚。而把杨业玩死的西路主帅潘美呢?潘美可是立功了,除了杨业这件事,他完成了全部战略任务。你就是怎么算,也得说西路潘美打得不错。而潘美却连降三级,但潘美的处置还是不算重,因为这也是自己人。但那两个监军就惨了,王侁和刘文裕,削职免官加流放。王侁因为是罪魁祸首,所以一直配隶金州,等召还回京的时候,就死在了路上。

那么,我们再问一句:雍熙北伐到底是怎么败的?

跟第一次幽州之战一样,罪魁祸首还是赵光义。第一次幽州之战的罪责,赵光义不认不行,因为他就在战场上。第二次幽州之战,赵光义却完全可以说:此责在主将也。

曹彬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他只能担下所有罪责。因为契丹人马上就要大举反攻。北宋这时候最需要团结,而团结的核心只能是皇帝赵光义。所以,错误的只能是主将,正确的一直是皇帝。撇清所有罪责的皇帝赵光义,马上要带领大宋子民对阵契丹人的疯狂报复。

雍熙北伐,到底是必胜还是必败?各种形势的分析,都是事后诸葛亮的结果反推原因。而从小事聚焦到一个人身上,这只是赵光义又赌输了一次。掷骰子、押大小,赵光义再输一场。

这里只有偶然,没有必然。我们也只能拒绝刺猬的一件大事,而接受狐狸的很多小事。

刺猬到底是什么?应该是《Y先生语录》中的一段话吧,可能概括的最为契合:

有一种理想,兑现了说那是符合规律,落空了说这是违背常识。有一种赌博,赢肥了说那是正义必胜,输惨了说这是冒险必败。有一种表现,刑庭上说那是坚贞不屈,会场上说这是死不认错。有一种德性,战场上说那是灵活机智,官场上说这是世故圆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噪音,涿州,雍熙北伐,历史,真相,寻找,赵光义,东路,幽州,曹彬,观点评论,涿州,赵光义,幽州,潘美,曹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噪音,涿州,雍熙北伐,历史,真相,寻找,赵光义,东路,幽州,曹彬,观点评论,涿州,赵光义,幽州,潘美,曹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噪音,涿州,雍熙北伐,历史,真相,寻找,赵光义,东路,幽州,曹彬,观点评论,涿州,赵光义,幽州,潘美,曹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