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初冬,寒意渐浓,赵宋君臣偏安于江南,一如以往,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
然而,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宰相秦桧,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他虽还没过七十,但已经被疾病折磨得体无完肤,没有了当年的威严。
这一年是秦桧65岁的时候。这种年龄,放到现在,或许还在一线工作,但放到南宋,就已经算是高寿了。
至于秦桧这种阴险狡诈之辈,能活这么久,已经是上天不开眼,让他白白糟蹋了那么多的粮食。
然而,也就在这一年,秦桧的死期终于快到了。
对此,上至宋高宗,下到大街小巷的平民百姓,无不是期待已久。
然而此刻,秦家上下并没有多少喜悦,秦桧和他的儿子更是如此,年长的,他放不下现在的荣华富贵,年轻的,他害怕一夜之间没有了依仗。
秦桧年轻的时候,宋高宗对他颇为倚重,不是他有多英俊,也不是他有多大才华,而是秦桧主张和谈,甚至还能和大金的人说得上话!
在靖康之乱时,赵宋政权遭难的不下几千人,就连徽钦二宗,也被掳掠到了北方,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然而,这一次的灾难,也为赵构与秦桧提供了机会,两人一人为王,一人为臣,创造出一个梦幻般的中兴景象。
尽管,偏安一隅的资本都是岳飞,韩世忠等这样的将领,拼杀出来的。
荣华富贵这种东西,没有得到的时候,或许就只会羡慕,但一旦得到了,他们就会视若生命。
因此,宋高宗口口声声说要收复故土,但内心深处,对于迎接宋钦二宗,却有了一丝抗拒。
如果真的将他们带回去,那他这个皇上,还能做吗?
从大金逃亡而归的秦桧,对宋高宗的了解,远超一般人。
因此,在局势变好的时候,他就叫嚣着要和谈,并且不断地排挤岳飞,韩世忠等人。
宋高宗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但也知道,秦桧是个聪明人。
因此,赵构才会对秦桧寄予厚望,也正是因为这样,秦桧才会被皇上一手提拔,成为了宰相。
宋高宗为达成和谈,不惜纵容秦桧以“莫须有”之罪杀害岳飞。
不过,绍兴和谈虽然成功了,可秦桧的势力却已经发展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
宋高宗心中虽有懊悔,但却不敢声张,相权高于皇权,聪明的皇帝自然会装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在这一点上,宋高宗确实做的很好。
宋高宗虽然无法除掉秦桧,但他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年纪比秦桧小,身体也比秦桧强壮,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那个老头子。
也许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宋高宗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还成功了。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65岁,宋高宗48岁,小秦桧17岁时,总算见到了一点曙光:秦桧已是病入膏肓,眼看着难熬的深冬就要到了。
事情的发展,比赵构想象的还要乐观,秦桧的身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恶化。
宋高宗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甚至还跑到了秦桧的府邸,前去看望了他的“心腹”。
那一次,秦桧哭得稀里哗啦,赵构甚至拿出了一块帕子,替他擦了擦眼泪。
这一幕,说不出的感人,实际上君臣二人,却是各怀鬼胎。
秦桧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求高宗能给他的儿子安排一个职位,继承自己的衣钵,而赵构的想法,却是如何在不露出破绽的情况下,让这位老家伙死去。
宋高宗知道秦桧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便马上送给了压倒秦桧的最后一根稻草,册封秦桧为“建康郡王”,册封秦熺为少师,将秦埙、秦堪都调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
这一番操作,将秦桧父子彻底架空了,躺在病床上的他,得到了这样的“皇恩”,气得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秦桧的死,让宋高宗欣喜若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悲伤,甚至还对秦桧的功劳大加赞赏。
但是,这位深谙帝王之术的宋高宗,却无意中泄露了一个秘密,在四下无人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亲信杨存中道:
“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高宗这才对心腹大臣说,他此前身上带着一把刀,就是为了防备秦桧!
杨存中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打了个冷颤:秦桧竟然专权到了如此地步,而宋高宗却能够忍受这么多年。
如果不是宋高宗欣喜若狂,恐怕这个秘密就被他带进了坟墓,但听到这个消息的大臣,恐怕都要睡不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