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见:认识隋唐洛阳城和上阳宫
(一)
隋唐洛阳城,是古代著名的都城之一,当时称作东都城。
隋唐东都洛阳城,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跨瀍水,西至濲涧,洛水自西向东流过城区。
隋唐洛阳城创建于公元605年,即隋炀帝大业元年,自创建以来,先后作为隋都15年,唐都约50年,五代时期后梁都14年,后唐都13年,后晋都2年。北宋以后,政治、经济中心东移汴梁,洛阳被称为西京,不复为都。
隋唐东都洛阳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发现城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分为郭城、皇城、宫城,还有配套的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耀仪城。
隋唐东都洛阳城的郭城,周有城墙。东墙长7320米,南墙长7290米,北墙长6140米,西墙长 6780米,合计 28公里。外郭城洛水以南部分,北窄南宽,《唐六典》载称“郛郭南广北狭”。洛阳郭城,西垣无城门,东、南、北三面共开8座城门。
定鼎门为郭城南面的中门,其西有厚载门,东有长夏门。东垣洛水之南有两座城门,南为永通门,北为建春门,洛水之北有一座城门,叫上东门。郭城的北垣在北邙山脚下,有三座城门,自西向东分别为龙光门、徽安门和安喜门。
(二)
隋唐东都洛阳城的皇城,位于郭城的西北隅,虽不居中但位置高。皇城的正南门为端门,正北门为玄武门。隋唐东都洛阳城的宫城位于皇城之中,南有三座门,中间的是应天门,其西长乐门,其东明德门。西有四座城门,自北向南为阊阖门、嘉豫门、宣辉门和丽景门。北有耀仪城和圆壁城,皇城与它们共用在内的耀仪门和对外的龙光门。
东城和含嘉仓城位于皇城东侧,自南向北有承福门、宣仁门、含嘉门等。
皇家议事堂“明堂”,位于宫城东部,其北树立大佛像一座,以塔围裹,塔名“天堂”。
皇城和宫城的玄武门、应天门和端门在一条中轴线上,出端门向南,经过洛水上的天津桥,贯通洛水之南的郭城区直达定鼎门的大街,这条大街叫定鼎门大街,也俗称曰“天街”。
定鼎门大街是隋唐东都洛阳城的西城区大通道。在洛水之南,定鼎门大街以西有16个里坊,其东则有67个里坊。所以定鼎门大街是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皇城和天街,占据的是隋唐洛阳郭城西部三分之一城区的中间位置。
隋唐东都洛阳城中有三处贸易市场,分别为南市、西市和北市,南市又称丰都市,西市又称大同市,北市又称通远市。
(三)
上阳宫是隋唐洛阳最重要的宫苑,位于皇城西南角,南临右掖门,西接宣辉门,南眺洛水,北连禁苑。
上阳宫最前方亦即最南边的大殿,名为观风殿。伫立其上,洛水风光尽揽胸襟之中。往北依次是化成、麟趾、芬芳诸殿,北部最后最高处,为仙居殿。
上阳宫中,自西引入洛水分支一道,即濲水,穿宫环流,后经端门内大街之下,由左掖门出去,再度汇入洛水。
上阳宫的具体位置,多有学者争辩。上阳宫的面积大小,也有民间争吵。根据考证,它并不很大,但确实精美,实际位置在今天洛阳的西工区“支建街”一带。大唐李治和武照时期,“支建街”一带的地势应该比后世高出不少。
西工区“支建街”一带的九都中路二十六号院公元1983年建设的时候,开挖地基,发现地下埋有多块数米大的方形青色巨石,因为无法挖出来,也无法移动,最后,照原样压入了地基之下。
当时考古人员察证不出巨石的“身份” ,请当地老住户、西工区小街办事处民政专员陈留堂先生来看。陈留堂先生不知所以,便找来西工区的一些老年人,接受考古人员的问询。
大家站在地基坑边,惊讶那些巨石之巨。有位老人猜测说,这个地方从前有座娘娘庙,又叫大仙庙,这些大方青石,怕是庙里的物件。
(四)
其实,九都中路二十六号院这个地方,正是武照和李治上阳宫之所在,“仙居殿”之所在。所谓“大仙”也太大了——武照,后来称名“武则天”的奇女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地方,半个世纪活动在此,最后时光也奉献于此。
《洛阳市西工区志》1986—2000年卷第486页第三十一章《文物古迹》载明:“上阳宫遗址:位于皇城西南隅,今支建街。上阳宫作为高宗与武后时期重要的宫廷整治活动场所,素以建筑奢华,风景秀丽著称,被誉为“人间仙境” 。已出土遗物主要有筒瓦、板瓦、瓦当、垂兽、鸱尾、铺地砖等。”
那么,为何原来地势较高的地方,所遗留的巨石会沉落在更低的地方呢?
原来南边不远,就是洛河的河床,年深月久,流水涨落变迁,河滩移动和变宽,泥浸水泡,巨石这般重物,自然会不断下沉,藏入深处。
另有一个地理的分析,是隋唐时期洛河的河床,比今天低得多。河流长年累月,冲刷上游,将泥沙搬往下游,乃是基本规律。那么,洛河的河床后世渐渐“浮”起来,便是大概率情形了。
有趣的是,九都中路二十六号院也是10卷本巨著《大唐上阳》的作者任见先生的居所。九都中路二十六号院是大唐上阳宫仙居殿之所在,仙居殿在最北最高处,是上阳宫的大上房,宁谧,高敞,清凉,干爽,仙居之所,名不虚扬。
上阳宫西边和东边,自北引来瀔水支流各一道,相呼相应,流向洛水。北面的瀔水今天仍在东流——名叫中州渠。
(五)
据《大唐上阳》载,上阳宫的大殿,前后共有六重。
最南方的观风殿,高有三层,站在最上层的观风台上,右前方隐约可见芳华苑中显仁宫的殿脊,左前方洛水铺展,流向东海,凝视正南,目光越过洛水,直去伊阙,无遮无拦。观风殿与洛水之间曾建有木质的观澜桥,武周时期,存在多年。
向北缓坡而上,走九十步,是麟趾殿,再走九十步,是凤翼殿。凤翼殿和麟趾殿实际高度相等,凤翼位置高些,且宽度是麟趾的两倍。站在凤翼殿的望台任何一端,视线均可越过麟趾殿,通达前方。
凤翼殿往后六十步,是馨香殿和芬芳殿。馨香和芬芳两殿的间距只有三十步,两殿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均有环廊相通。
过了馨香殿和芬芳殿,再往北往上,走九十步,便是上阳宫最为恢弘、精美的仙居殿。仙居殿是皇上和皇后长久居住的殿堂,内中设置,丰富方便。
整个上阳宫的绿化树种,以长青木为主,花卉以牡丹为主。尤其是馨香殿、芬芳殿周围,栽植有数十种牡丹,造就了一方七彩花海。
(六)
上阳宫据洛水之阳,坡度好,流水畅,长久居住,最是适宜。
《旧唐书》载:“上阳之西,隔谷水有西上阳宫,虹梁跨谷,行幸往来。谷水以西属于禁苑的范围了,所以有仙桃门通往禁苑。”
根据史料来看,上阳宫所在的范围非常清晰,尤其是“西拒谷水”,那么谷水以西的西上阳宫基本是在西苑之中了,几十年的考古,这一区域基本没有出土唐代遗物,另《大唐六典》记载,西上阳宫中没有任何建筑,所以,西上阳宫至多算是上阳宫的后花园而已。
公元732年,唐朝开元二十年,四月乙亥日,唐帝李隆基“宴百官于上阳仙居,醉者赐以衾褥,肩舆以归,相属于路”。
为几年祖母武则天,四月初三日,李隆基在重修一新的上阳宫仙居殿摆开盛宴,款待百官,饮酒赏花,一醉方休。
李隆基命洛阳宫的宦官们预备了很多轿子和被褥,赐给喝醉的人,由仆人将他们抬回家去。
这天文武百官,跟着李隆基皇上,怀念前女皇,饮酒赋诗,赏花歌舞,嘻嘻哈哈,拼酒为乐,多数大醉。
酒醉后被抬走的官员太多,路上的小轿子接连不断,成为一道洛阳奇景。
~~
任见,另署后山,理科出身,早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主要作品有《西欧史传》(6卷)《帝都传奇》(10卷),《牡丹传奇》(10卷),《刘禹锡传》,《白居易传》,《曹操传》(陆版+湾版),《丝路密码》(2卷,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洛阳往事》等逾百种。
~
(链接均无,请能理解)
任见:大唐一朝两种植物甚是奇妙-《大唐上阳》163
任见:武皇后生命中的第三个男性-《大唐上阳》162
任见:李皇上视察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像工程
任见:李治饶了小太监惊驾之罪-《大唐上阳》160
任见:李皇上在洛阳离宫居然发挥超常-《大唐上阳》159
任见:武照将碍事的李治支向洛阳-《大唐上阳》158
任见:武照跟妖师为李皇上涂绿漆-《大唐上阳》157
任见:武照如何鉴定妖师的“思春”药粒?
任见:皇上李治的绿头巾开始闪光
任见:武照将娘家兄长一窝打尽
任见:李治体力不济,竟又打赢榻上一战
任见:武后的寝宫为何魑魅魍魉到处游走?
任见:品读古希腊历史三书
任见:三国两晋的茶俗和茶文化(b)
任见:三国两晋的茶俗和茶文化(a)
任见:唐朝工部呈报皇上的龙门卢舍那造像图样
任见: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的规划设计报告
洛生门——孝敬皇帝李弘的人生悲剧
公主恨——高阳公主李漱的情感悲剧
谜底,奇异的“中国内地作家”标注
任见:增光嵩山的贤相姚崇
任见:古都洛阳的历史名宴
任见:叹惋莫高窟,功过王圆箓
任见:洛阳莫愁【原创】
任见:隋炀帝与南北大运河【原创】
任见:高风亮节说绿篁
任见:花香鸟语雅韵长
任见:嵩山精神【原创】
任见:后山记【原创】
任见:武则天贬牡丹【原创】
任见:直奔“终点”,焉能不短?【原创】
任见:孔丘“入周问礼”的谜底【原创】
任见:商统治者迁徙不休原因何在?
任见:“三川”宝地,古今偃师【原创】
任见:在河之洲【原创】
任见:宓妃甄后,翩跹洛神【原创】
任见:隋唐皇城天街,洛阳古都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