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轼与郏县(十七):苏轼长眠地郏县元代出了一个以苏轼自况的后生

苏轼与郏县(十七):苏轼长眠地郏县元代出了一个以苏轼自况的后生

(来源:郏县电视台)

以苏轼为代表三苏父子享誉海内外,是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史上,苏轼作品内它经过历代不断的阐释、传播、接受,再阐释、再传播、再接受,勾勒出中华文化传承中特有的清晰文脉。

一代文豪苏轼建中靖国元年润六月葬河南郏县后,有元一降,元郏县出个以苏轼自况的郏县后生——葛逻禄氏迺贤,他的诗歌成就被誉为开俄罗斯文学之先路、中国少数民族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文集《金台集》《河朔访古记》收入四库全书,乾隆收藏他两件书法作品于三希堂。

△河南郏县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墓

一、迺贤其人在文史上的地位

迺贤(1309—1638),字易之,合鲁(葛逻禄)(突厥族后裔,今回族的一支)氏。“葛逻禄”汉语意为马,故又名马易之。

迺贤的先祖葛逻禄哈剌䚟与会纥等西域部族成为蒙古大军的前驱,随之进入中原。哈剌䚟历任庆元路达鲁花赤、沿海上万户达鲁花赤、浙东宣慰使、云南行省右丞,七十一岁卒后追谥武惠,元史卷132有传,其墓地在今郏县薛店镇张武楼村西。神道碑由元初文坛泰斗邓文原撰文、赵孟頫书丹,郏县达鲁花赤忽欲里赤为之立碑,并置有祭田,被誉为“葛逻禄入居中原的地标”。

葛逻禄迺贤在郏县出生并渡过他的少年时期,后随其兄长塔海迁居先祖哈剌䚟任职地庆元路,在明州的鄞县(今属浙江宁坡市)定居。移居鄞县不久,即元延祐五年(1318)塔海进士及第,迺贤刚好十岁。据《至正四明续志》卷二“进士”条载:“塔海,合鲁氏,本贯南阳路汝州郏县”。乾隆《鄞县志》卷十八将其列入“寓贤”。

迺贤,有着西域民族的血脉,又认同汉文化,拜浙东名儒高岳、郑真为师学习汉文化。元代视葛逻禄为色目人,仕宦受到限制,迺贤官至国史院编修,曾任鄞县东湖书院山长。“一时善诗者,亦莫能过也”(程文《金台集》序),与韩与玉、王子冲,并称“江南三绝”,他的新诗“每一篇出,士大夫皆传诵之”,有元一代文章宗师虞集、欧阳玄等为之题跋作序。其《金台集》v《河朔访古记》收入《四库全书》。他以自己民族特质为中国诗史增添了新的精彩,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为少数民族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朱昌平、吴建伟《中国回族文学史》列为专章介绍。邓绍基的《元代文学史》也辟专节绍介)。

著名学者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评价迺贤“开后来俄国文学之先路”在世界文学史也占有重要地位。

迺贤的书法也卓然成家。他的《南城咏古诗帖》深受乾隆喜爱,收藏在故宫三希堂。乾隆又嘱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主持,将其摹勒上石镶嵌在今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启功对迺贤书法评价很高“小真书如指顶大,工整秀丽,在赵孟頫、张雨之间”。在《论书绝句》百首中有一首咏《南城咏古诗帖》的诗:“细楷清妍弱自持,五言绝调晚唐诗。平生每踏燕郊路,最忆金台迺易之”。启功还以《元代色目诗人廼易之》为题撰文,刊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3月14日第7版。

二、迺贤的浓郁的郏县情结

郏县在元代隶属南阳路,迺贤因此自称“南阳迺贤”,紫云山是郏县境内的一座名山,迺贤又号“紫云山山人”。

“秋来忽作故乡思,裹剑囊衣渡扬子”。至正五年(1345)秋,迺贤有机会回到老家郏县一次,受到汝州太守胡敬先的热情款待,期间他读书、访友、探寻名胜,留下了《登崆峒山》《汝水》《汝州园亭宴集奉答太守胡敬先进士莫伦齐德明》、《郏城冬夜读书有感》和《三峰山歌》四首诗。尤其是他的《郏城冬夜读书有感》,一位郏县少数民族后生热爱汉文化、崇拜古代先贤的形象鲜活的呈现人们面前。他在诗中写道:

幽窓悄无寐,稍觉尘虑清。月色下床头,映我书册明。

微灯照孤影,慨彼华发生。永懐古先哲,劳心但营营。

直到这年腊月初二,迺贤才离开郏县开始了的北上行程。他在《三峰山歌》诗序中留下“至正五年嘉平第二日,予自郏城将上京师”的记载,“嘉平”是腊月的别称。迺贤这次回到老家郏县大约停留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汝州太守的接待,陪同的进士莫伦赤,字德明,也是合鲁氏,是迺贤的乡邻故交,使迺贤“平生乡井意”得到极大的释放,给诗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在《汝州园亭宴集奉答太守胡敬先进士莫伦赤德明》有云:

入郭会亲友,园亭喜暂开。断冰帘外落,残雪树边来。

秉烛听瑶瑟,停歌引玉杯。平生乡井意,尽醉共徘徊。

北京故宫还收藏有迺贤题画诗手迹《题赵雍挟弹游骑图》。赵雍,字仲穆,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次子。此画画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迺贤离开家乡的第二年。迺贤题画诗《题赵雍挟弹游骑图》自署“紫云山人”

迺贤的家族墓地就在宋代大文学家眉山苏轼、苏辙的兄弟坟墓毗邻。其兄塔海中进士后,任嘉定府路宣慰使司。嘉定府路的治所就在今四川乐山,苏轼兄弟的家乡眉州隶属嘉定府路。至正年间,迺贤在京都求职,他的好友杨梓人出守阆州,迺贤作《送杨梓人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苏轼的弟弟苏辙因已卯生人,小字卯君。苏辙生日时,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篆槃为寿》诗中有“东坡持是寿卯君”之句。迺贤在诗中把兄长塔海和自己比作眉山二苏兄弟:“若过眉州遇苏子,卯君京国尚飘零”。

郏县老乡徐道士在南昌创建凝真观,他病故往生时迺贤请自己的同事翰林院编修危素撰写墓志铭,又请礼部尚书泰不华题额,亲作挽诗一首《挽清溪徐道士》,并在挽诗题下特意注明其为“郏县人”。挽诗开头径称“先生家居紫云山”(迺贤集校注/叶爱欣,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p113),突出其同乡之谊。迺贤的同宗、闽海宪使合鲁张桓穆致仕公休,在老家郏县筑室曰“爱莲堂”。张桓穆病故后爱莲堂日渐凋零。他的孙子张闾在国子监读书时决意“思继先人之志”重修爱莲堂,国子监先生陈伯敷为其易名“益清堂”,迺贤作《益清堂》七律一首,“卜邻端有约,岁晚共绸缪”。时常“归思劳清梦,高情忆故丘”的迺贤,在诗中表达了“叶落归根”的强烈愿望。

三、迺贤伴随《迺贤集校注》魂归故里

迺贤“叶落归根”的强烈愿望在他有生年并未得到实现,最后却客死异乡。元明易代,社会动荡,迺贤死于何时,葬于何地,当时并未有任何记载。一直到明洪武六年,迺贤老师郑觉民之子郑真到安徽临淮县任职路过壕梁时,才得知迺贤最后的情形:至正二十七年(1367),元顺帝命枢密院同知桑格失里率军由蕲州移至直沽,迺贤以编修保充从事官,随军行动。不料中风病倒,迺贤在病中时,元顺帝授予他著作郎。误诊为伤寒,不治而死,时为至正二十八年)五月十一日。迺贤临死时“含微笑而已”,将他的遗作《海云集》和授予他著作郎敕牒留给赠给特的好友枢密院都事李子云。次日棺殓葬于静明寺栖霞亭松林中。郑真将这段关于迺贤的珍贵史实载入他的《荥阳外史集》卷九十八的《濠梁录》中:

“(七月)十四日渡淮河,谒见枢密院都事李子云,得马易之《海云清啸集》,子云言易之大致甚的。初,易之以代祀海岳复命于京时,僧格实哩以枢密院同知领军东蓟州。易之以编修保充从事官,后廷命枢密公移军直沽,易之以老病军旅中,艰于行履,日以为忧。子云尝譬解之。子云未几以军事球门前去。既归,易之已病风不能言矣。盖医者不识症,误为伤寒,以承气汤下之,大小便不知所出。后易之有著作之除,含糊微笑而已。盖子云与之同居,多视其汤药,至死迄无一言。戊申(至正二十八年)五月十一日也。次日棺殓葬于静明寺栖霞亭松林中。其友危于櫶、陈伯刚、杨松实为用力,遗衣散与力士,所斋文籍,《事文类聚》、《文献通考》各一册,为梓北山取去,《海云集》及著作郎敕牒,留子云家。兵至内府,敕牒付诸火。子云居濠梁,与予相遇,既以《海云集》见贻,且云其墓军旅数经,恐已不可保矣。”

遗憾的是郑真《荥阳外史集》明代已经散佚。由于资讯等原因,明、清《汝州志》和《郏县志》也没有有关迺贤的片言记载,使迺贤有“家”不能归,他的孤魂长期在天空游荡。

我的学妹平顶山学院教授叶爱欣1984年9月师从于《全元文》主编、北师大教授李修生,2005年2月,又到中科院文学所作访问学者,师从于元史学会副会长、《全元诗》主编杨镰教授,历时八年终于完成《迺贤集校注》一书,并还原了迺贤的里籍,她的《葛逻禄诗人迺贤与其寻根之旅》发表在《文史知识》2008年第12期。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将《迺贤集校注》列为直接资助项目,2012年12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2014年6月,正在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的郏县档案馆征集到叶爱欣《迺贤集校注》,并正式入馆收藏,迺贤这位为家乡增光添彩的杰出后生,在他逝世六百多年后,终于魂归故里。(刘继增)

▶ 来喽!来喽!你们要的城乡公交营运时刻表→

▶ 中国铸铁锅之都·郏县“广阔天地”集体商标发布暨启用仪式举行

▶ 用多大碗?放多少肉?郏县饸饹面咋做,有了“标准”!

编 辑:刘晓培

制: 谷洪普

总 监 制 :邵 华

(声明:除本地新闻、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图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转载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中华民族,鄞县,郏县,莫伦齐德明,文学,塔海,中国,元代,汝州,苏轼,郏县,葛逻禄,迺贤,郑真,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中华民族,鄞县,郏县,莫伦齐德明,文学,塔海,中国,元代,汝州,苏轼,郏县,葛逻禄,迺贤,郑真,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中华民族,鄞县,郏县,莫伦齐德明,文学,塔海,中国,元代,汝州,苏轼,郏县,葛逻禄,迺贤,郑真,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