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作为商人儿子的基因影响,还是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风格特点,李白注定是朋友满天下的。
尽管基于李白最为擅长的“夸张”,我们不能确知,在他心里朋友的“成色”怎么样,到底谁是他“最好的朋友”,谁是他的“普通朋友”,甚至很可能只有与他“对影成三人”的月亮才是他真正的朋友,但至少他喜欢和人交朋友,再不济,看在美酒的份上也是必须的啊!
特别是与长安城里的名流们。像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日子,身边一个个可全都是文学艺术界大佬呢!
然而颇为奇怪的是,李白和王维却几乎没有什么交往。
王维是谁?这在我国同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据有关史料,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担任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
毫无疑问,唐代大诗人中,王维的学历是最高的;他的成就也是最全面的,不仅官当得成功,诗写得高妙,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苏轼就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你看,王维出身高贵、才能全面,据说还长得特别帅,可真是叫人羡慕嫉妒恨。
当然,被记得更多的应该是他的外号:诗佛。他的名和字组成的“维摩诘”三字,正是佛家用语;因为他的母亲笃信佛教,王维自幼耳濡目染,影响不小。
那么,王维和李白一“佛”一“仙”,这不正好相应吗?虽有佛、道之分,却都是在天上供人仰望的(王维还同好佛道),纵然成不了莫逆,至少也可以是普通朋友吧,为何后世没有找到什么交往证明呢?
应该说,李白和王维是具有交往的客观条件的。
他们都是公元701年出生的,不会存在李白看待比他小上十一岁的“迷弟”杜甫那样看不入眼的情况。且他们在公元742-744年间都在长安任职,其中李白是作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王维则任左补阙,虽说一个是虚职,一个是实职,也算是同朝为官,且都诗名很盛,所以基本不可能不认识。
再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孟浩然。
《长安三万里》中,孟浩然在李白心目中的地位是高于高适的,基本上算是最好的朋友,为他写过的诗不止一首,比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他那首足以与崔颢的《黄鹤楼》相媲美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写尽了好友远去孤单难舍之情。
王维和孟浩然合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也为孟浩然写过一首《送别》,当时孟浩然再一次落第了,其中有“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二句,充满了温暖的劝慰之情。
孟浩然也写过一首《留别王维》,其中有“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二句,直陈王维乃其知己。
但王维和李白之间,并没有相关的诗留存。
照理,孟浩然要为李白和王维牵个线搭个桥实在太简单了,在胡姬当垆的酒馆里喝上一顿就行了嘛!
可惜历史并不完全以“理”构成。
于是,也不妨猜想,为什么李白和王维有这么好的客观条件,却没有进行大家喜闻乐见的友好交往。
也许是与他们的出身背景有关系。
前面说了,王维出身于世家大族,而李白出身于商贾之家,可算“草根”,两者之间差距悬殊。前段时间国家刚出台了激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果李白的父亲地下有知,那大概也会感到扬眉吐气的,但是在唐代,商贾之家是连参加科举的机会都没有的,这跟生意做得大不大没关系。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当时就是这么办的。
所以李白只能纯粹地凭自己的才华(“同等学力”)找到当官的机会,甚至要到处找那些权贵帮忙引荐;而王维却是经过官方认证的“状元”,是拥有最高学历的,当官真是太容易了。
就是说,他俩完全不在同一轨道上。而孟浩然却恰在他们中间:可以参加科考,近于王维;一直考不上,近于李白。
不过我觉得这应该构不成李白和王维不交往的主要原因,不然倒显得李白嫉妒心强,或者王维阶层观念重了。他们都不会如此狭隘。
我觉得主要还是在于他们的性格差异实在太大了。
李白完全是随心所欲的,生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想象里,作为一个“谪仙人”来游戏人间,尽管也有烦恼苦恨,却并不曾怀疑自己的价值,在与人的交往中,他是必须占主导地位的;
王维则是现实而平和的,他的“佛性”使他并不斤斤于进退得失,却也不会让他放浪形骸,只顾眼前,同时也不会成为别人的“跟屁虫”。
也许,在李白的心里,王维是缺乏勃勃生气的,不如高适那样尽管不算大才,却至少努力进取;而在王维心里,李白是跟高适曾经形容的那样“最天真幼稚”的,除了他的诗歌值得点赞,此外并没有什么交流的需要。
对以上说法,朋友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