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裕能守住关中吗?崔浩已经下了定论:裕亦不能守之

刘裕能守住关中吗?崔浩已经下了定论:裕亦不能守之

守不住。即便刘穆之不死、即便建康无人挑战、即便东晋拼命支持,刘裕也守不住关中。

这个问题,北魏的崔浩已经帮着回答了。即:

秦地戎夷混并,虎狼之国,裕亦不能守之。风俗不同,人情难变,欲行荆扬之化于三秦之地,譬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走,不可得也。若留众守之,必资于寇。

以崔浩之论为基础,做一个现代版本的解读。

01.输出暴力但不能输出秩序,所以好战必亡

《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不是一对矛盾吗?你到底要让我咋办,到底打不打仗?

好了,听你的。我不好战,所以不打仗;我也不能安,所以也要时刻准备打仗。那我就拼命造武器得了,但是造武器也有把自己造亡国的。这个例子就是苏联,高度发达的重工业和军工业,硬是把国民经济给拖破产了。

关键的一点,就是怎么理解:好战必亡。

统治可以换算成为一个经济问题,即投入统治成本然后收获统治收益,统治收益大于统治成本,那这个统治就是划算的。所谓统治成本,基本上就是养官和养兵的成本;所谓统治收益,基本上就是从老百姓手中收取的税收。

但是,在这之前得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建立统治。

怎么建立统治?第一步肯定是输出暴力,就是你得把地盘打下来。第二步则是输出秩序,也就是你能治理打下来的地盘。你凭啥能治理?因为你能输出秩序,我能确保这个地方不再被抢走、我能确保老百姓不造反、我能确保老百姓能够安定生产。

你就看这三点,刘裕在关中能做到吗?

确保这个地方不再被抢走,也就是关中从此不再打仗。这个肯定不可能。第一个不允许的还不是北魏,而是赫连勃勃的大夏。大夏政权垂涎关中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赫连勃勃从宁夏出兵关中,东晋从南京支援关中,在关中这个关键局部,谁更有优势?自然是赫连勃勃的大夏。即便赫连勃勃允许,北魏也不允许。北魏不需要对关中直接输出暴力,只需要对关中到建康这条补给线输出暴力就够了。

“欲行荆扬之化于三秦之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刘裕治下全是南方汉人,他没见识过胡汉杂居的关中百姓有多彪悍,所以无法保证这些人不造反。至于能不能安定生产,就是更不用提了,外敌虎视眈眈、内治胡汉对立,安心搞生产,想也别想。

输出暴力就是战争,输出秩序才能统治。所以,只输出暴力而不能输出秩序,就建立不了统治,也就产生不了统治收益,所以好战必亡。

02.刘穆之不死、东晋死命支持,刘裕能定关中吗

刘裕返回建康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要篡位。但篡位之前得有功绩,而这个功绩就是打下关中、灭了后秦。但是,刘裕急匆匆地返回建康,还有一个直接原因,那就是留后建康的刘穆之死了。

刘穆之这个人非常重要,他是刘裕的萧何。刘邦外出征战,萧何一直看家。但看家可不是就在家里好好呆着就行了。看家的萧何起码要干两件事,一个是家里的乱事得收拾;一个是搜光家底支持前线。所以,看家这活儿一点儿也不轻松。刘穆之就担当了萧何这个角色。而且,刘穆之要做的事情,比萧何还要多。

刘邦领导的是一个创业集团,就是打下地盘之后大家都能分到肉。但刘裕领导的东晋朝廷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刘裕和北府军势力,他们是从司马皇室与南方士族手中抢来的权力。所以,刘裕和北府军是既得利益者,而司马皇室和南方士族是失去利益者。而最要命的是:这个失去利益者,还非常有力量。南方的官僚系统和地方政权,仍旧把持在这帮人手中。所以,刘穆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维持一种平衡,不能杀光这伙人,因为杀光他们,东晋也就没了;但也不能让这伙人太嚣张,因为太嚣张,刘裕也就没了。

所以,这个工作真心不好做,也就刘穆之能完成。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寻,但比一将更难寻的是一个能看家的萧何。

所以,完全可以假设一下,即:刘穆之不死,东晋死命支持,刘裕能不能占定关中?答案还是不能。

根本原因就是刘裕的最终目的不是关中而是建康,不是北伐收复故土而是北伐建立威望。所以,在刘裕集团心目中,篡位永远比关中更重要。

北魏皇帝拓跋嗣要阻止刘裕北伐关中,崔浩当即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因为崔浩看透了刘裕的目的不是关中,而是关中建功而建功篡位。所以,北魏如果拼命阻止刘裕北伐关中,那刘裕一定会北伐河北,战火就会烧到北魏身上。

既然关中不是刘裕的主要矛盾,那刘裕就不可能在这里投入主要精力,也不会投入主要资源。

03.收拢不住战士战心、收取不到统治收益,刘裕也无能为力

若留众守之,必资于寇。

即便刘裕赖在关中不走,把南朝的大将和精兵全都留在关中,他也守不住。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出征太远,南方的大兵会不满意。

五代十国的逻辑是皇帝听将军的、将军听士兵的。但是,这个逻辑从古至今都能讲得通,只是五代十国演绎得太极端。那就是皇帝必须重视将军的意见,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同时,将军也必须总是士兵的意见,因为众怒难犯,士兵真不想打了,就真得不能打。所以,士兵的战心很重要。

韩信井陉之战,之所以敢背水列阵,就是因为韩信读懂了陈余二十万赵兵的心理。这伙人都是土著本地人,打了胜仗就抢劫战利品,打了败仗就直接回家种地打猎。

所以,思乡情切的南方大兵,就不会有留在关中的战心,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左右刘裕的意见,以撤回建康。

但刘裕率领的是正规军啊。正因为是正规军,所以南方士兵才能跟着刘裕千里赴关中,否则刘裕都不可能把这伙人带到关中。杀入关中只是解决了输出暴力的问题。但建立统治、收取统治收益,才是主要问题。

在关中的刘裕,他能够收取统治收益吗?这是想也不用想的问题。自东汉迁都洛阳之后,关中这个地方就是胡汉杂居,别说鲜卑匈奴人,就是关中羌人刘裕都搞不定。而最要命的一点,就是刘裕解决不了胡汉矛盾这个历史大问题。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刘裕也就无法向关中输出秩序、不能在关中建立统治,也就不能收取统治收益。

南方士兵非要回家,关中无法获得统治收益,这就是刘裕占不住关中的原因所在。所以,崔浩才敢下定论,关中一定为北魏所有,刘裕想走也得走、不想走也得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关中,北魏,统治,输出,刘裕,南方,定论,刘穆之,崔浩,萧何,观点评论,关中,刘穆,刘裕,崔浩,萧何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中,北魏,统治,输出,刘裕,南方,定论,刘穆之,崔浩,萧何,观点评论,关中,刘穆,刘裕,崔浩,萧何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中,北魏,统治,输出,刘裕,南方,定论,刘穆之,崔浩,萧何,观点评论,关中,刘穆,刘裕,崔浩,萧何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