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1402年)7月,随着燕王朱棣率领的北军顺利攻入南京城,这场历时四年的叔侄大战最终以藩王叔叔彻底击败皇帝侄子而告终,史称“靖难之役”。
历时四年的战争,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对于朱棣来说,原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在朱棣高兴的表象之下,心里是还有着一丝丝的隐忧的。
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竟然离奇失踪了!
原来,当燕军攻入南京城时,建文帝的皇宫内顿时陷入一片大乱,朱允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好好的,搞个削藩吧,竟然把自己的皇位都给削没了!心灰意冷之下,便干脆在宫中放了一把大火……
这是最后的倔强!
于是,等到朱棣进入到皇宫内时,原本金碧辉煌的宫殿早已一片狼藉,当然了,这对朱棣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战争都胜利了,宫殿没了就没了,大不了重新建造就是了!
然而,随着宫殿一起消失的,竟然还有自己那一心想削藩的宝贝侄子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当然了,朱允炆的生死,对于朱棣来讲,倒是无关紧要,死了一了百了,即便是还活着,只要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控制起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这两种都是最好的结果。
可惜,朱允炆竟然给了他第三种、也是他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离奇失踪!
这可就要命了!
要知道,朱棣此次起兵,尽管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但朱棣也很清楚,自己就是冲着皇位来的(当然,自保的因素也是有的),自打从北平起兵那天开始,自己和手下将士们就已经是反贼了,对于反贼,是没有多少人支持的,除非自己造反成功,否则,将万劫不复,这就是所谓的成王败寇。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及其手下将士们从起兵那天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退路,要么成功坐江山,要么失败遗臭万年,开弓从来就没有回头箭。
事实证明,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朱棣最终成功了,他成功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到了垂涎已久的皇帝宝座。
然而,看似成功了,但随着朱允炆的离奇失踪,却给这个看似皆大欢喜的结果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隐患。
如果说,建文帝真的在那场大火中丧生,对于朱棣来说,肯定是最好的结果,从此再无隐患,稳坐江山,毫无后顾之忧。
可问题是,尽管当时建文帝已经大势已去,但死党忠臣还不少,更何况,朱棣从北平一路南下,最南也就打到南京,南方还有半壁江山还没有完全归服于他,如果建文帝在当时南京城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靠着某种特殊途径逃出生天,跑到南方振臂一呼,召集兵马,反给他一个“靖国难”,到时叔侄之间又将陷入一场大战,胜负就很难料了。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后患,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向全国大肆宣布建文帝已在火场丧生的消息,其目的就是告诉建文帝的四方忠臣们:你们所拥护的主子已经被我朱老四给消灭了,不要再心存卷土重来的幻想了,趁早死了这条心,乖乖臣服吧!
第二件事自然就是寻找建文帝。自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朱棣就先后派出了两拨人马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一拨浩浩荡荡,一拨默默前行,其中,浩浩荡荡的一拨人马就是威名赫赫的郑和下西洋,默默前行的一拨只有一人,这人名叫胡瀅。
当然了,既然之前就已经宣布过朱允炆的“死讯”,这两拨人马自然都是打着其他的旗号来寻找建文帝的,寻找建文帝是他们的绝密任务,是不能随便说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行了。
综上:朱棣之所以一定要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归根到底就是要消除不可预见的隐患,以利于自己稳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