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这对铁血兄弟,拯救了大宋帝国
湃客:最爱历史 2022-01-29 14:55
原创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
王夫之《宋论》曰:“当建炎之三年,宋之不亡如缕,民命之死生,人心之向背,岌岌乎求苟安而不得矣。”
建炎是宋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可见靖康之变后,刚建立的南宋朝廷处境不容乐观,一个操作不当,土崩瓦解那是分分钟的事。
当时,宋金交战的主要战场是中原和陕西,西北战场对牵制东南战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陕西战场上,负责经营川陕的张浚就来了一波骚操作,他不顾部下反对,转守为攻,兵分五路发起了反攻金军的富平之战。
▲南宋-金时期全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怕就怕长官瞎指挥。结果,宋军大败,丢失16州之地,陕西大部地区为金军所占。
开战前,军中就有人针对金兵多为骑兵的特点,劝谏张浚不应该在富平一带的平原与金兵决战。他说:“兵以利动。如今地势不利,不可交战。应该在高处布阵,避免敌军的冲锋,才可获胜。”
此人正是吴玠。
与岳飞、韩世忠一样,吴玠、吴璘兄弟起初也不过是无名小卒,后来才在川陕战场上崭露头角,南宋初年把守着四川大门,几度力挽狂澜。兄弟俩这一守,就是将近四十年。史称,“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
吴玠年纪轻轻就在军中摸爬滚打,早年成名于西夏战场。有一次,宋军兵营被西夏军围困,吴玠亲自率领所辖的十几人作为先锋,发动奇袭,斩首146名敌兵。一出道就是C位,妥妥的猛人。吴玠并非目不识丁的大老粗,粗通文墨的他时常给自己充电,每天必读《武经七书》,研习兵法。这一点在他此后的用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吴玠还以治军严明著称。宋金开战后,他来到饱受战火摧残的凤翔,一边安定民心,号召难民返乡,一边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当两年前在青谿岭逃跑的牙兵也前来应招时,吴玠秉公执法,下令凡是前年当过逃兵的,全都拉出去处死。从此之后,其帐下将士都拼死作战,再也无人敢逃跑。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吴玠的弟弟吴璘,少年时就追随哥哥的脚步,投身行伍。
兄弟俩出身卑微,他们的父亲吴扆很可能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军官,在吴玠从军之前就已去世,以至于几十年后四川官员为吴玠撰写墓碑时,完全找不到溢美之词来吹嘘他的家世,只好一笔带过。后来,洪迈的《夷坚志》倒是有吴扆“立功至指挥使”、“二子延恩得官”的事迹,但史学家认为这些记载荒诞不经,不过是后人编造。
主战派的张浚入陕主持大局后,经得力助手刘子羽引荐,重用才识过人的吴玠,又让吴璘担任自己的卫队队长。
危难之际,吴玠受命担任陕西都统制,与弟弟吴璘带领残兵败将数千人,驻守在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位于陕西宝鸡市西南),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吴玠不仅能打胜仗,还擅长打“漂亮仗”,其赖以成名的几场战役,无一不充满了战争的艺术。
秦岭山脉横贯东西,有几条连结巴蜀与关中的古道,其中又以陈仓道地势较为平缓,可为用兵之地,楚汉相争时,就有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故事。
陆游有诗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陈仓道上的大散关堪称其第一险关,为秦、蜀往来要道,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关前的和尚原四面陡峭,顶上宽平,利于屯兵,与大散关形成一道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
吴玠最先发现和尚原的的军事价值,当有人提出退到汉中以捍蔽四川时,他辩驳道:“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金军大举南下,从凤翔直扑和尚原。吴玠坚守和尚原,先是指挥若定,成功击退金军的两次进攻,一扫富平之战后宋军士气低落的阴霾。凤翔一带的百姓,出于民族大义,不顾金人制定的连坐法,冒着生命危险为镇守和尚原的吴玠军队运送粮草。金军将抓到的百姓处死,可运粮的人仍接连不断。
金军在和尚原占不到便宜,于是改派完颜宗弼的主力部队前往川陕战场,计划攻取四川。
吴玠的对手完颜宗弼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也就是岳飞的故事中那位著名的金兀术,他是金军中一员杰出的猛将,善于用兵,作战勇猛,常在战场上脱去头盔,露出秃发长辫。但在历史上,最先让完颜宗弼吃了不少苦头的不是岳飞,而是吴玠。
▲完颜宗弼 (剧照)。
完颜宗弼率领数万大军来到和尚原后,吴玠和吴璘兄弟针对金军密集进攻的特点,以“驻队矢”战术御敌。他们精选强弓劲弩,将弓箭手分成三排,列队于阵地前沿,当金兵冲锋,第一队弓箭手瞄准放箭,随后迅速蹲下,第二队、第三队接连放箭,如此轮番射击,箭如雨下,击退了金兵多次猛攻,杀伤甚众。
金军大败而归,吴玠兄弟一鼓作气,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一天夜里,金军收兵回营,烧火做饭,吴玠命神射手持强弓对准火光射击,吓得金兵不敢点火,啃着干粮坐等天亮。夜半三更,吴玠组织奇袭,向完颜宗弼的大营发起攻击,金军人困马乏,本来就经不起折腾,又是被痛打了一顿。
次日凌晨,完颜宗弼下令向宝鸡北撤,意欲重整旗鼓。吴玠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早已在沿途的山涧埋下伏兵,等到金军后撤,宋军迅速转守为攻,下令追击。宋军从和尚原到神岔关一路掩杀,金军中了埋伏,沿途损失惨重,弃尸累累,粮草辎重为宋军所得,直到金人援兵赶到,才得以溃围而逃。
此战是宋金战争中金军遭遇的第一次惨败,20余名金军将领被生擒,数以千计的金兵被俘,就连完颜宗弼自己也中箭负伤,死里逃生。
和尚原大捷的消息传到朝廷,就连热衷于逃跑的宋高宗也为之兴奋,遣使慰劳前线将士,任命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为康州团练使。吴玠也因此成为南宋第一个因军功而拜为节度使的大将。
和尚原之战虽然成就了吴玠的威名,但没有阻止金军大举进攻四川的步伐,宋军在宋金战争中仍然处于劣势。不久之后,金人卷土重来,派大军绕过和尚原,攻略防守较为薄弱的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北)。
饶风关之战时,吴玠已经转移到祁山道上的仙人关(甘肃徽县东南)驻防,他得到金军进攻的情报后,迅速率领数千精锐疾驰300里,增援饶风关。
到了饶风关后,吴玠一边修筑防御工事,一边派人给金军大将撒离喝送去一颗柑橘,并写上一张纸条:“大军远来,聊逢止渴。今日决战,各忠所事。”撒离喝接到这礼物,大惊失色。
撒离喝认为吴玠善用强弓硬弩,就不再采取此前密集进攻的战术,而是改派一批精心挑选的精兵,身披重铠,登山攻险。每名重甲金兵身后都有两名士兵助推登山,前面的士兵战死,后面的士兵就穿上重铠,前仆后继。
前文说到,吴玠最擅长打漂亮仗。他在战场上随机应变,一改之前的“驻队矢”战术,而是在山上滚落巨石碾压金兵,用弓弩射杀助推重铠甲士的金兵,阻挡了对方的先锋部队。
双方激战六昼夜,金兵死伤惨重,再加上陷入缺粮的危机,只好屯兵关下,杀马为食,战后在饶风关下遗弃的死马皮就多达17000余张。恼羞成怒的撒离喝亲自督战,还当场斩首了几个怯战的金军千户。
不过,撒离喝不是省油的灯,强攻不成,只能智取,之后还是以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拿下了饶风关。吴玠退回仙人关,另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吴玠最擅长指挥弓弩部队作战。图源/影视剧照
李白《蜀道难》有一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宋人说,“大抵蜀道之难,自昔青泥岭称首”。这个青泥岭,就在吴玠兄弟镇守的仙人关以北,当时已为金军占据。从青泥岭上俯瞰,控扼陈仓道与祁山道的仙人关成为金军向南进军蜀道的必经之路。吴玠在仙人关东北的修筑了“杀金坪”和一座关隘,组成两道防线,充分做好了战前准备。
绍兴四年(1134 年),伤愈复出的完颜宗弼亲率10万精兵攻打仙人关。吴玠麾下的兵力不过才3万,而金军一旦击败吴氏兄弟,就可乘势攻入四川,顺流而下直逼江南。
金军气焰嚣张,先锋彀英不听命令,营寨还没搭好,就向杀金坪发起进攻,妄想立头功。宗弼得知后,追上前去,抽出佩刀,用刀背猛击彀英的头盔,那吴玠什么人啊,轮得到你带头冲锋。彀英见完颜宗弼动怒,只好悻悻然退兵。面对吴玠,完颜宗弼不敢轻敌。
双方剑拔弩张,可毕竟实力悬殊,起初宗弼还特意派人到阵前劝降吴玠:“赵氏已衰,吴公如能前来大金,我们会选一块方圆百里的富庶之地,为你加官进爵。”
吴玠派人回话:“已奉事赵氏,怎敢有二心?”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拼死一战,这就是军人的骨气。
完颜宗弼先礼后兵,休整数日后开始向杀金坪发起猛攻。
两军交战时,吴玠的弟弟吴璘身先士卒,带兵夺回丢失的营寨,向将士们高喊:“金人倾巢而出,正是我们杀敌报国的机会!”吴玠手握长刀,站在城头指挥作战,下令:“我等将士,死要死在城上!后退者,立斩!”
完颜宗弼的大军费尽心力,血战数日,才拿下了杀金坪。这个由吴玠修筑的第一道防线如同它的名字一般,让金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宋军已经在吴氏兄弟的带领下有序地退至第二道防线。有人认为这道关隘不稳固,劝吴玠兄弟再往后撤,退守仙人关。吴璘当即反驳道:“刚一交兵就退走,是不战而退。我认为敌人损失惨重,不久就要撤退了。诸军还需继续忍耐。”
吴玠下令死守,还是用老办法,在第二道防线布置了熟悉的“驻队矢”,以神臂弓猛击金兵。神臂弓是北宋神宗年间发明的一种弓弩,射程可达240余步,可穿透榆木,射穿铠甲。
宋军箭如飞蝗,金兵身披重铠,以铁钩相连,鱼贯而上。双方死伤无数,阵地上尸体堆积如山,宋军人数虽少,却众志成城,当防线上的西北楼因不堪重负而倾斜时,宋军将士甚至用绢帛结成长绳,硬是将楼拽了回来。金兵一日三战,反复冲锋,都未能突破吴玠的防线,携带的军粮也所剩无几,许多士兵心生退意。
▲《西岳降灵图卷》中的宋代弓箭手形象
吴玠兄弟的反击此时才刚刚开始。宋军苦守数日后,一天夜里,吴玠派出一支奇兵,手持长刀、大斧,擂鼓呐喊,从左右两翼杀入金兵大营。仙人关久攻不下,金兵早已疲惫不堪,遭遇夜袭后更成了惊弓之鸟。顷刻之间,完颜宗弼的营寨被攻破,金兵在大营丢失的连锁反应下全线溃败,丢盔卸甲逃回凤翔,历史再度重演。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战过后,宗弼或许对这首诗深有体会。仙人关大捷后,完颜宗弼再也没有踏上蜀道,而此后宋金战争的重心也由川陕转移到了两淮。
吴玠兄弟牢牢守住四川大门,实际上为脆弱的南宋政权挽回了一线生机。学者王曾瑜认为:“自绍兴元年至四年三月,川陕战场是宋金战争的主要战场,甚至是唯一战场。吴玠军近乎独立地支撑南宋半壁江山,在此期间的抗金战功是独一无二的。”
吴玠善守,在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时,他或许不如岳飞,但在官场上他是一个深谙规则、城府很深的人,这也是吴氏兄弟能够躲过南宋朝廷屠刀的原因之一。
此前,张浚入陕时,吴玠与老上司曲端不和,经常闹矛盾。张浚也想除掉曲端,正好曲端写过一句诗,“不去关中兴帝业,却来江上泛扁舟”,被人诬陷为不敬皇帝的证据。最终,曲端被诬告谋反,冤死狱中。吴玠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可也让他更为张浚所信任。
宋金绍兴议和期间,主战派遭到清洗,张浚失势下台,吴玠不忘昔日伯乐之恩,力保张浚一党,奏请辞去一切军务,赎减张浚、刘子羽的罪过。宋高宗尽管含蓄地斥责了吴玠,说:“你从小官做到大将,都是朝廷的恩典,不要自以为是张浚的提携。”之后也不允许吴玠辞官。
宋高宗需要吴玠主持川陕抗金,但更希望他是一只温顺的绵羊。吴玠深知君臣之道,作为一个领兵在外的武将,为了不让皇帝担忧自己犯上作乱,在为张浚等人求情的同时,他也向高宗请求在防秋之后入朝觐见,一睹天颜,第二年立马就派了儿子专程到临安,禀报边防要务。这些行为都是向宋高宗表示恭顺,减轻皇帝的猜疑。
宋高宗也很吃吴玠这一套,当着众臣的面夸奖他:“玠比尝请入觐,今又遣子来奏事,可谓得事君之体。玠握兵在外累年,乃能周慎委曲如此,良可嘉也。”
同为南宋大将,吴玠与岳飞也有一定交情。岳飞率军收复襄阳时,南宋朝廷命吴玠与其配合,牵制陕西的金军,为此,吴玠派了一个使者与岳飞商议军务。这个使者到了鄂州大营,发现岳飞生活简朴,身边也没人伺候,回去就跟自己老板吴玠汇报。
吴玠喜好美女,在渔猎美色方面很在行,于是花两千贯钱买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送到鄂州给岳飞。岳飞没有接受吴玠的好意,“谢而不纳”。由此可见两位名将在为人处世上迥然不同的原则。
吴玠就是这样一个官僚气十足的将领,却偏偏爱兵爱民,无论驻守在哪里,他都致力于让百姓安居乐业,还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多次裁汰冗员。
有一次,他到利州巡视,一群饥饿的老弱妇孺拥到他马前向他诉苦,说家中没有粮食可吃。
吴玠得知后大怒,说:“我要先杀了勾光祖(利州路转运副使),然后自己去向朝廷请罪。”后来粮食问题在四川制置使胡世将的帮助下得到解决,吴玠还是不解恨,等胡世将离开利州后,就杀了那几个失职的漕运官吏。吴玠还在当地大兴屯田之政,每当军队缺粮时,他会拿出自己家中的钱向百姓买粮救急,却从不强取豪夺。
史书记载,戎马半生的吴玠因贪恋美色,又长期服食丹药,中年以后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咳血而死,去世时年仅47岁。吴玠临终前,宋高宗还专门派了御医为他医病,可惜御医走到半路就得知了吴玠去世的消息。吴玠死后,宋高宗为他辍朝两日。
但从吴玠病逝时,《绍兴议和》即将签订的历史背景来看,他的死,或许也堪称一个主战派将领壮志难酬的谢幕。
▲宋高宗画像
吴玠英年早逝后,吴璘继承兄志,继续把守着四川大门,二十多年没让金兵插足蜀地一步。吴璘胆略不下其兄,又在“驻队矢”的基础上开创了“叠阵法”,在与金军的作战中不落下风。
吴璘还不忘收复失地的壮志,尽管这个机会一等,就是二十多年。曾经的吴家小帅渐渐成了吴家老帅,他一生的军事才能最终还是被南宋王朝错误的军事路线辜负。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领60万大军南下征宋,南宋朝廷再次陷入一片恐慌。东线战场上,幸亏文臣虞允文临危受命,指挥采石之战阻止了金兵的进攻。对完颜亮不满的女真贵族也在后方发动政变,推翻了这个野心家的统治,迫使金军退兵,南宋再次幸免于难。
西线战场上,年过花甲的吴璘率领宋军出征,疾病缠身的老将由士卒抬着上了前线,再次指挥仙人关的防御,来到了当年与完颜宗弼鏖战的杀金坪。
值得一提的是,吴璘在西线战场上不仅击退了金兵,还乘胜追击,接连收复了秦州、陇州、洮州等十多个州。吴璘终于和将士们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宋军入城后,市场井然有序,乡亲父老围住吴璘,迎拜不绝,都希望宋军借此机会收复失地。
可当西线宋军连战连捷时,主和派再次兴风作浪,朝廷下令吴璘班师。吴璘见北伐无望,只好无奈接受诏书,率领将士们撤退,放弃了新收复的十多个州。这一战,吴璘的军队牺牲了几十名部将,三万多名将士。撤兵时,不甘撤退的宋军将士连营痛哭,声音响彻原野。
几年后,66岁的吴璘病逝,临终前他在遗表中只是劝南宋朝廷不要放弃四川,也不要轻易出兵。仅此两件事为吴璘心中挂念,他没有一句话提及私事。
南宋初年的大将中,像吴玠、吴璘这样镇守一方又能全身而退的名将少之又少。吴氏兄弟四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守住了巴蜀之地,也捍卫了风雨飘零的南宋。
▲《临安年市图》(局部)。图源/图虫创意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2013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