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建立不久,皇室内部的矛盾便暴露出来。高祖李渊的原配夫人窦氏生有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李元霸早年天折以外,其余三子对李唐建国皆有参与谋划、统兵征伐之功。
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经常留居长安,协助高祖李渊处理国事。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率领军队东征西讨,在削平诸雄、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功业显赫,声望素高。李建成惧怕李世民夺位,联合李元吉对付李世民。李世民亦恃功倚名,窥伺帝位,在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辅佐下,和太子李建成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武德九年(626),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进犯之机,共谋夺取秦王府兵,灭掉李世民,不料事机泄露。六月,李世民先发制人,在长安宫城玄武门设下伏兵,杀死李建成、李元吉,这就是“玄武门之变”。李渊只好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证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改元贞观,死后庙号为太宗。
李世民即位之初,国内仍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边疆地区形势紧张,东、西突厥和西北地区游牧部族经常出兵侵扰。内地则因隋末唐初大规模战争的破坏,人民流亡,土地荒芜,经济凋敝,局部地区且有小规模的动乱发生,甚至唐朝统治中心地区关中一带也"境多盗贼"。
因此,如何尽快地恢复统治秩序,化解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冲突,发展社会经济,稳定民生民心,就成为摆在以李世民为首的统治集团面前的严峻问题。
太宗继续实行高祖时期确定的各项基本政治制度,注意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隋炀帝败亡的历史教训。所谓“贞观君臣论政”,就是太宗及其臣僚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为了制定统治方针和策略而进行的探讨。
太宗君臣认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像隋炀帝那样赤裸裸地进行暴力统治,无限制地掠夺财富,滥用民力,必然招致覆亡。因此,以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确定了国以民为本的国内政策基本原则,采取了"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行均田制,改善租庸调法,轻徭薄役,与民休息,从而使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得以维持,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对于周边,唐太宗确定了"偃革兴文,有德施恩,中国既安,远人自服"的总方针,以求和平发展。
太宗顺应了变化中的阶级关系,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拔擢了一大批精干的官僚。他将高祖时期的一些宰相如裴寂、宇文士及、封德彝、杨恭仁、陈叔达、肖瑀等姻亲宿旧、前朝遗老逐步淘汰。打破地域偏见,兼用关陇、山东和江南的贵族和士族,又不问门第,陆续提拔和重用一批庶族人士。
太宗在位的23年,提拔了23名宰相,其中出身庶族者超过三分之一,从而使西魏以来关陇士族集团把持政权的局面有所改变。他还抛弃前嫌,起用了李建成集团的核心成员魏徵和王珪,二人在李氏兄弟皇位争夺中介入很深,曾劝说李建成早日下手除掉李世民。太宗不计前仇,对魏徵委以重任,官至秘书监,参预朝政,又拜侍中。正如太宗自己所说的那样:“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纵朕至亲,亦不虚授”;“若才有所适,虽怨仇而不弃”。
由于太宗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故贞观一朝,网罗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戴胄、马周、李百药、张玄素、褚遂良等文人组成的“文治”核心。这些人历经隋末动乱,阅历丰富,对隋末农民大起义记忆极深,时时以隋亡之鉴劝诫太宗,从而保证了“文治”方针的推行。
太宗还注意纳谏,他要求臣下"陛下有失,臣必书之",以防"有害于今”,“贻讥于后”。在贞观年间,魏徵等人“直言敢谏”,太宗“从谏如流”,成为一代风尚。朝臣们所谏的内容,上至国家大政,下至宫廷琐事,无所不包。贞观初年,仅魏徵一人就进谏200余事,他向太宗提出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著名格言,在中国后来政治文化领域影响极为深远。
由于太宗求谏纳谏,朝臣敢于首谏,贞观时期的政令得失常能反省、调整,君臣“共相切磋”,留下了许多佳话。
唐朝初年,边患严重。太宗时期,为解决边疆问题,实现长久稳定,重点打击突厥贵族侵扰,消除最大边患。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比较灵活、友好的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使贞观年间出现了边疆安定、各民族和睦相处、“四夷俱服”的局面。
太宗君臣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不出数年,民物蕃息,政治清明,呈现出一片升平景象。据史书记载,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粮,取给于道路焉"。
史书的这种记载可能辞多溢美,但是仍大致反映了贞观年间的“治世”。太宗作为一个统治者,尽管其励精图治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长守富贵”,维护李唐王朝的世代相传,但是仍不失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贞观后期,太宗开始表现出刚愎自用、志得意满,不再认真纳谏,冤杀了一些无罪的大臣。同时,他也逐渐抛弃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徭役趋重。他还曾三征高句丽,西犯龟兹,西南征松外蛮,北攻薛延陀,周边用兵频繁。他还大兴土木,营缮陵寝宫殿。贞观后期的政治风气已经不复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