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南北朝初期南朝强于北朝,怎么到后来强弱逐渐逆转了?

南北朝初期南朝强于北朝,怎么到后来强弱逐渐逆转了?

东晋-刘宋之交时南朝疆域北进到了关中-河洛-山东一带,明显要强于北朝,是因为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分裂导致的虚弱吗?后来强弱逐渐逆转是什么原因?

从经济角度看,南方远不及北方,南方此时还不是鱼米之乡,温柔呢喃软妹子呆的地方。北方则是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虽然历经战乱,但有大量的地方坞堡士族力量在河北,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庇护。印象中好像苻坚统一北方之后,统计人口数量也超过了千万,还是在诸多大族瞒报的前提下。即使是淝水之战后,前秦崩盘瓦解,慕容氏东归,羌人也回到关中,北方再次陷入割据状态,总体的人口数量也依然是远远超过南方的。

从政治上看,南朝基本上是在沿用东汉中期以来的制度,尤其是将源自东汉豪族、经魏晋官方化的门阀等级制度发展得登峰造极。门阀大族虽然经刘裕造宋而失却了东晋时与皇权并驾齐驱的地位,但如下两条措施仍旧维系了门阀的政治地位:

1.清浊官分别:高门大族清官起家,寒门庶族浊官起家,清浊之间在南朝政治社会别如天壤。

2.谱牒专家主管吏部:谱牒之学也即贵族位阶与婚娅的情形,南朝吏部选官者多为谱牒专家,高门清官、寒门浊官的分配得到大体维持。

取得了坚实政治地位的南朝世家把握着南朝的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并且趾高气昂地以玄谈、佛道的玄妙看不起儒经与军事的务实,并进一步将这种“看不起”落实到行动中,以至于南朝的军功豪族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很多军功豪族、经学世家、寒微武人在发达了之后反而投奔到玄学的怀抱,妄图粘一粘那一丝酸腐的文气。

北朝则经过了五胡与北魏早期在各族部落制度与汉魏制度之间的尝试、融合与嫁接,政权的频繁更替与战火的洗礼也使得北朝的汉人世家并没有好玄谈、好风评的清高习惯,反而家家有世传儒经之学与坞壁武力。鲜卑皇权为了统治北方也不断向北朝汉人世家释放好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闻喜裴氏、河东柳氏也便先后加入与北魏合作的行列。

世代簪缨或者空好玄谈的高门大族并没法儿培养出能征惯战的将领,政治高位的高门也便不得不依靠仓荒晚渡的淮汉流域边境豪族(青、齐、豫、雍)乃至吴地庶民出身的武将来抵抗与攻略北朝。在刘裕召集的最后一波北府兵(义熙年至元嘉年间)相继老去与损耗之后,南朝皇权的连东晋仓促凑了三回的军事基石---“北府准中央军”(郗鉴一回、谢玄一回、刘裕一回)也失去了,以至于元嘉草草之后的南朝皇室也不得不依靠某一地域的边境豪族与个别寒微武人来支撑军政大局,甚至新崛起的皇权还直接从边豪(兰陵萧家)与寒武(陈霸先)中出身。

高门大族、皇室家族、边豪寒武,三方的权宜式合作与常规性政斗,以及高门内部、新旧皇权、不同地域的边豪的频频选边站队,北朝拓跋家还没被周齐篡夺呢,南朝皇权就换了四家,政治局面真真不稳定。

北朝前期靠草原胡人势力,后期果断汉化。汉人对北魏政权的认同感是逐步上升的,不会再产生大批汉人流亡南方,为南朝政府做炮灰抵抗北魏的事了。从这个变化来说,南朝最可靠的兵力来源,就没有了。

北朝的风貌就像战国,是一个再造崭新帝国的过程;南朝的风貌就像东周,是一个走向旧制度死胡同的过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北魏,皇权,大族,豪族,南方,制度,南朝疆域,强弱,南北朝,故事传记,崔氏,皇权,高门,豪族,刘裕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北魏,皇权,大族,豪族,南方,制度,南朝疆域,强弱,南北朝,故事传记,崔氏,皇权,高门,豪族,刘裕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北魏,皇权,大族,豪族,南方,制度,南朝疆域,强弱,南北朝,故事传记,崔氏,皇权,高门,豪族,刘裕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