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朱元璋驱逐蒙古贵族建国到崇祯帝在煤山自尽,共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传十六帝。明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结束。要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作为皇帝的崇祯难辞其咎,是他一手埋葬了大明王朝,从以下四点就可以体现。
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继承大统,年号崇祯。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打破政治平衡,废掉了内廷。要知道,内廷是明成祖朱棣一手完善的,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左右朝廷政治格局。而作为新上台的崇祯,则因个人偏好或者是治国经验不足,直接彻底的砍掉了内廷体系,这才使得东林党做大,以致到后期皇帝的政令很难实施。
在崇祯时期,作为制约臣权的重要机构——内廷,随着魏忠贤的被打倒而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宦官的倒台,则使得东林党的势头趁机冒起来。国家机器完全掌握在了这些人手中,成为了他们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大臣们只关心私利和党争,无人去关心社稷民生,百姓已经被压剥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明王朝的崩盘只是时间的问题。
刚愎自用的崇祯,自以为打倒魏忠贤后,可以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能挽大厦于倾倒,但岂不知他想错了。在除去皇权的忠实追随者阉党后,东林党便毫无顾忌。这些群臣无人关心社稷民生,只关心自己的私人利益。面对这样的一盘死棋,心有不甘的崇祯只能寄希望通过更换内阁大臣来撞撞运气,希望可以撞到一个类似“张居正”式的人物来挽救危局。
先是启用温体仁,后见温体仁不合适,又重新更换人选,但是接二连三的人选都难以达到崇祯的期望值,所以接着换。就这样,朝廷内阁换人如同走马灯一样平凡。在连换50名内阁成员后(史称崇祯五十相),新的“张居正”始终没有出现,在大明的最后岁月,一直难得形成一个稳定团结的中枢。
武将方面,再来说大明朝最后的三个脊梁:卢象升、孙传庭和袁崇焕。面对敌人,卢象升主张坚守待机,但因此差点被崇祯罢免;孙传庭从狱中出来后,率领大明最后一支精锐机动部队围剿农民军,面对诸多困难始终未放弃。就在他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时,崇祯逼他出战,结果落个战死潼关的结局;至于袁崇焕,崇祯更是怀疑他和皇太极勾结,才将他召回京师处以极刑。正是崇祯的自断臂膀,才导致大明对外失去了抵御后金的主心骨,对内又剿灭不了农民起义军。
打仗自然是武将的事情,但是崇祯却过多的进行干涉,他提出的诸多战略决策,直接导致了明军在军事上的失败。
面对东北的外敌和国内的农民军,崇祯并没有接受大臣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而是采取了错误的战略方针,在张献忠投降,李自成独木难支的时候,并没有彻底的解决掉农民军,反而把洪承畴和孙传庭调到东北,用以对付清军。如此一来,李自成东山再起,才有了后来的兵临城下。至于东北战局,松锦一战,更是彻底的葬送了明军精锐。不得已,明军只能依靠山海关做战略防御。
自洪承畴投降后,大明只剩孙传庭一个脊梁。但就是这样,崇祯依然没有做出正确的部署,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逼着孙传庭出潼关围剿李自成。最终孙传庭兵败,关中彻底沦陷。如若不是崇祯的逼迫,孙传庭也不会急于出战,说不定当时的情况守尚有转机。
松锦兵败后,崇祯密令陈新甲和谈,但和谈泄露后,他又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反而将问题推到了陈新甲身上。崇祯的如此行径,令满朝文武心寒不已。
面对空虚的国库,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崇祯不敢效仿万历那样征收矿税,反而只派三饷,这样的做法彻底的恶化了镇压国内民变的局势。
在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时,崇祯依然不愿自己亲口说出南迁的想法,也不愿将太子派往陪都南京,结果导致城破后,南方政权就正统问题相互争吵,最终被满人趁虚而入,各个击破。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而粉饰了。
最后,别再说明亡于万历,或者是亡于小冰河时期,大明覆灭的真正原因,主要还是崇祯,作为皇帝,他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