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妲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虽然其貌美如花,但却心如蛇蝎,总是妖言惑众,甚至怂恿商纣王挖比干的心。
种种事情导致群臣对商纣王离心离德,最终致使了商朝的灭亡。但事实真的如此么,妲己真的是商朝灭亡的主要元凶么?
在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考古发现了大量殷商的玉器、铜器与刻有卜辞的龟甲、兽甲。妲己的真实形象也随着文物的出土而浮出水面。
妲己受宠,有苏增强
史书上对妲己的记载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中立的,也有贬低的,但是有一条可谓不尽相同,即“纣伐有苏,有苏人以妲己女焉。纣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由此观之,妲己是苏氏部落向商纣王求和而赠送给他的美女。但就是这位陪送的美女,却深受商纣王的宠爱,后宫之中无一人能与其争宠。商纣王对其是百般宠溺,言听计从,生怕惹她不高兴。
但是这位深受商纣王宠爱的美女,是否真的“祸国殃民”、残害大臣,史家却各有说法,难以评判。
在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上,周武王发表誓词,称“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可见商纣王过度宠溺妲己,而荒废政事,任用宵小,导致民不聊生。
但妲己并非是“祸国殃民”、“残害忠良”的祸水,她甚至增加了商朝的实力。苏氏部落本来是一个小部落,但是却依靠妲己,获得了商纣王的大量赏赐,并且在商纣王支持下,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已然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从苏氏部落变成了有苏国,成为了商朝重要的诸侯国。
而这对周武王而言,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武王辱尸,另有原因
《史记》在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对妲己的记载是“武王杀之,斩以玄戈,悬之小白旗。”
那么周武王为何要对妲己辱尸?二人之间究竟有何种“深仇大恨”?
回顾史书,却并未发现妲己与周武王之间有矛盾。
但是在观看商朝地图却发现,周武王伐商从孟津出发,进攻商朝的都城“殷”,可见周武王伐商的路线中是需要经过苏氏部落的。
并且在周武王在《牧誓》中提及“及庸、蜀、羌、髳、徽、卢、彭、濮人。”这些国都派兵支援周武王伐商,但是里面并没有提到苏氏部落,可见苏氏部落并非周国的盟友。
除此之外,苏氏部落作为商朝的诸侯国,而妲己又是商纣王的宠臣,所以苏氏部落与商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且又因为妲己的关系,苏氏部落实力大增,是商纣王的“得力助手”。
因此苏氏部落是反对周武王伐商的,也是周国的敌人。
周武王之所以如此愤恨妲己,很大可能与苏氏部落阻挠周武王伐商有关。
并且苏氏部落应该是给予了商纣王极大的支持,对周国的军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否则周武王不会对妲己做出辱尸,这种“挫骨扬灰”的行为。
商朝之亡,已成定局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既有天灾,又有人祸,但商朝的灭亡绝非一个妲己所能造成的。
其一,天灾。商末周初正处于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汇时段,是仰韶温暖期后的第一个寒冷期。文献记载武王伐纣时“阴寒雨雪十月日,深丈余。”可见当时气候的恶劣程度。
随着气候的变冷,降水也减少,《史记》记载:“文丁三年值水一日三绝。殷帝辛, 年雨土于毫”。气候的变冷,降水的减少,这些都对当时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气候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农业的减产。这对大邑商所面临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对于小邦周其所面临的损失是远小于商朝的。所以这场天灾,无形中缩小了商朝与周国之间的差距。
其二,人祸。商朝君臣不和,大臣对商纣王离心离德,纷纷外逃《史记》记载“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虽然商纣王荒淫无度,致使大臣的相继离开。但是这些大臣离开商朝后,却很快投奔了周国,这无形中便削弱了商朝的实力,增加了对手周国的实力。
商朝大臣这样的做法,反映出商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深。甚至是都成为了敌人,要至商纣王于死地。可见商朝的统治阶级从内部就自行瓦解了,这对商朝是致命的打击。
考古发现,真实妲己
在商朝灭亡数千年后,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代殷墟遗址的发掘,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商朝晚期的历史真相。
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出的器物与卜辞,来复原妲己的真实形象。原来历史上真的妲己并没有“祸乱朝政”,她作为战败部落的“礼物”被送给商纣王时,只有十六岁。
但妲己嫁给商纣王时,商纣王已经六十岁了。
晚年的商纣王,不思进取、纵情享乐、荒废朝政,恰逢此时的妲己是“含苞待放”。并且我们从考古学家对妲己的容貌复原后,发现妲己虽不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也是眉清目秀,朱唇粉面,所以商纣王才对妲己过度宠溺。
但是后人却将商纣王的纵情享乐归结于妲己身上,让这个碧玉年华的小女孩背上红颜祸水的骂名,实在是可悲啊。
总结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妲己虽受商纣王的宠爱,但是商朝的灭亡绝非其一人之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
并且妲己也绝非“祸国殃民”、残害大臣之人,其只是受到商纣王的宠爱,任用了一些宵小,并没有扰乱朝政,朝政的大局还是由商纣王所把控。
所以我们看待历史人物,更应该放在其所属的时空下,客观地看待,而不应该人云亦云,将后人的虚构,当作真相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