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个地地道道草根出身的皇帝,也可以说是天生的帝王。
他自幼贫穷,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读书才有出路,那么朱元璋这样的人,自然是没有出路可言。
但偏偏他生在了乱世,这就让一切都变得有了无限可能。
经过大浪淘沙,朱元璋掌握了成功的密码,他纵横捭阖,最终成就了帝王之业,而从农民转变为帝王的过程中,他做得相当圆滑,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应,至于说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从何而来,或许只能归结于天赋二字。
朱元璋的天赋虽然过人,但出身的卑微,让他在那些多才多谋的臣子面前具有一种不可言状的自卑感。
人一旦自卑,就会变得多疑,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知道打江山的艰难,更知道想要永远让天下姓朱更加不容易,尤其是看着那些有才的臣子,他恐惧万分,深怕他们心中会有谋反之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名言,朱元璋也同样对此深信不疑。
不过相比较赵匡胤来说,朱元璋更加暴虐狠毒,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对臣子的怀疑,而朱元璋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开始对功臣和官员进行大规模的屠戮。
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年间,他掀起了四次大案,即明初四大案,分别是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在这四次案件中,正史记载的死亡数量分别是数百人、数万人,三万余人、一万五千余人,这些数据其实只是一种估计,如果真要将所牵连的人数精确统计出来,那么这四大案中应该有接近10万的功臣和官员被诛杀。
那么这种大规模的屠杀,仅仅是由于朱元璋的多疑吗?
其实未必,他对太子朱标说的一句话,道出了背后的实情。
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似乎都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很难将它们完全区分开来,这也就导致了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朱元璋就要彻底解决掉这个矛盾,只不过他需要一个契机。
而胡惟庸的狂妄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
正如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所言:
中国的皇权和相权是划开的,即使两种权力的比重不同,但相权对皇权是有一定的制约,并不是皇帝一人的专制,而政府真正由皇帝一人独裁,则是在明清两代,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想要废掉丞相一职,是历代皇帝都在想却不敢做的事情,毕竟这牵扯到了国家机构的调整,没有足够的能力,只是妄想。
朱元璋自然能看到这点,所以他在任命胡惟庸当丞相之后,便开始竭尽全力地放权,让胡惟庸自我膨胀,进而作茧自缚。
胡惟庸倒还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以为朱元璋真是老糊涂了,便开始为所欲为,结果被朱元璋抓住了辫子,进而以谋反等数罪将其下了大狱,胡惟庸案就此揭开序幕。
要知道胡惟庸可是丞相,与他有关联的功臣和官员自然不在少数,朱元璋倒也没有客气,凡是在牵连其中的人尽皆斩首,三万多人因此命丧黄泉,朝野震惊。
面对朱元璋的这般做法,人人恐惧,就连他的太子朱标都看不下去了。
朱标的数次劝谏
朱元璋出身卑微,这让长子继业的想法在他内心之中根深蒂固,而作为嫡长子的朱标,是朱元璋尽心培养的唯一接班人。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自己的命太长,而朱标的命又太短,以至于朱标根本没能从朱元璋手中接下皇位,当然这是后话了。
朱标是个能力非常强的人,如果大明的江山真能传到他的手上,或许后面就没有靖难之役那场大动乱了。
只是历史不能假设,朱标的出色也没能为他延续过多的性命,但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经在接替朱元璋处理朝政了。
为了锻炼朱标的能力,朱元璋还颁下诏书,命六部的文件全部呈给太子批阅,他只需要听从太子的汇报即可,这般相互信任倒也能称得上是帝王父子之间的模范了。
朱标宅心仁厚,对弟弟们也十分袒护,总是帮着他们免除朱元璋的责罚,对于朝廷百官,朱标也是如此,他始终认为仁德可以得到人心,无需靠杀戮来震慑。
所以当朱元璋对朝臣屠戮的时候,朱标总会站出来为他们求情,劝谏父亲要手下留情,不能以血腥暴力来统治江山。
朱元璋深知朱标的性格,对他的劝谏倒也没有当回事,但奈何朱标太耿直了,一次又一次劝他,这就让朱元璋很不舒服,所以便想着给他上一课,于是便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
朱元璋的真正目的
荆棘送到朱元璋面前之后,朱标也被召见,朱元璋指着荆棘让朱标去拿。
朱标又不傻,看着长满尖刺的荆棘,自然不愿意去拿,毕竟十指连心,扎心地疼痛,能不体验还是不体验的好。
看着朱标不敢伸手,朱元璋便笑着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汝弗能执与,使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除以燕汝,福大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根荆条上满长满了尖刺,我如果将这些尖刺全部打磨掉再给你,这不是一件美事?我现在所诛杀的这些人都是这些阴险的尖刺,只有将他们全部打磨掉,你才能安坐天下,这是你的福气。
朱元璋的话,让朱标久久凝噎,在此之后,他就很少再劝谏朱元璋的嗜杀了,毕竟朱元璋已经明白说了,这是为他好,如果他再劝谏,就是自寻死路了。
从朱元璋所说的这句话,我们其实也能揣摩出他大开杀戒的原因,多疑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因素是他害怕这些功臣会威胁他们老朱家后人的江山。
不过对于朱标而言,朱元璋还给他留了一个王牌,那就是蓝玉,此人是明朝的战神一级的人物,也是朱标的舅舅,朱元璋留着他就是为了让朱标做皇帝更容易。
可是朱标却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这就让蓝玉这颗棋子变得很危险,因为除了朱标之外,没人能降伏蓝玉。
基于同样让朱家后人安享江山的目的,朱元璋又掀起了蓝玉案,连带着又诛杀了近两万人。
所以,朱元璋的屠戮功臣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他们老朱家能永享万代江山,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加强的皇权,却成为了子孙后代为所欲为的助力,最终葬送了大明的江山。
参考文献:《明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