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朝册命皇太子的礼仪

唐朝册命皇太子的礼仪

华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延续和传承”是所有社会状态下的首要追求,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对部落的传承就表现出高度的重视,负责繁衍的女性曾在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奴隶制社会时期,甚至创立了有利于家族延续的“宗法制”。

主要通过中央官职连任的手段来实现王室宗亲的家族延续,其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形成了一种正妻所生第一子来继承皇位的习惯。这种传承方式一直被延续到了封建社会时期,这种传承比奴隶制社会的官位继承更加重要。

因为封建社会中的高层所留给下一代的,不仅仅是血脉,还有至高无上的皇位和万里江山的传承,所以在下一代的选择上都非常小心谨慎,以唐朝为例,选定的继承人被称之为“皇太子”,在册命方面还必须遵守特定的礼仪。

一、唐朝的临轩册命

1.临轩及其场景布置

首先,“临轩”这个词语乃是皇帝专用的词汇,所谓“临”就是驾临的意思,专指皇帝到达某一个地方;所谓“轩”,则是为皇帝举行某种仪式的重要场所。唐朝王维的诗中曾有“天子临轩赐侯印”的说法,从这里便可看出与皇帝到达其他地方的不同。

临轩,一般特指要完成某种赏赐或其他重要礼仪,比如诗中所说的“赐候印”,不仅是官衔的授予,还有兵权的交付。这就可以得知,所谓临轩,是伴随着一种庄严和严肃的氛围,比如唐朝的太子册命中就有临轩的环节。

唐朝对皇太子的册命大典,一般都在太极殿中举行,这是在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将原本的大兴殿改名而来的,因为考虑到朝中隋朝旧臣较多,所以对其进行了更改,主要负责唐朝的一些政治和册封等重要活动。

在册命太子之前,一般会邀请相士“册定吉日”在日期敲定之后,便开始对太极殿进行布置。根据当时的记录,首先“御设御幄座于太极殿北壁下,南向。”古人讲究坐北朝南为尊位,所以不难猜出这是为后续的皇帝进入而设计的。

完成之后,在东朝堂之北设一位置,面向西,乃是为即将被册封的皇太子而立,群臣次之,位于东西两大朝堂。从对群臣位置的设置来看,此时的皇帝已经在隐隐约约抬高皇太子的位置了,在座次的布置之中,皇帝为最高,那是理所当然的。

但在册封时却将皇太子放在了第二顺位的位置,也就是向群臣宣告他的地位,不再与其他的皇子或臣子相同。除了皇帝,皇太子就是首位的,虽然没有明确的官职,但太子的身份,就足以让他立于群臣之上,并且拥有一定的权力。

曾经李渊在立李建成为太子之后,享有“监国”之权,即拥有除了兵马和粮草调动之外的所有权力,若是皇帝不在,则太子等同于帝王。

2.册命当日的太子之礼

在册封大典举行的前一天,朝臣官员所处的地点、位置、仪仗和鼓乐设施等都已准备妥当,并且有详细记录和补救应对之策,而在册封当日,皇太子也不能随意直接到达现场,必须遵守一系列的礼仪,并且由专门的官员负责。

按照礼部要求,必须“昧出前二刻,宫官应从者俱服其服”,即在天明的两刻钟以前,皇太子和一系列的仪仗队官员就需要准备完成,接下来就需要皇帝的左庶子完成“中严”和“外办”之礼,左庶子乃太子官属中的最高地位者。

中严即负责朝中的戒备工作,这项制度只是完成流程,因为早在册封仪式之前,安全隐患就已经被官员排查过了。同样,外办则是相对于中庭的外部警戒工作,等到这两项工作都完成之后,便会回奏,此时的侍卫都会严阵以待。

不久之后,执事官便会进来告诉群臣说时间已到,此时包括皇太子在内,仪仗、随从便会浩浩荡荡的出发,从当时的记录来看“太子具服,赞善退,称:‘侍臣上马’赞者承传,文武侍臣皆上马。”这便是出发前的一系列号令。

乘车仗行进途中,皇太子不能走在第一位,为表谦逊,由“三师乘车引导”,三少随其后,三师都是负责教育太子的东宫高官,到达目的地之后,由此三人引导下车,并由专人引导至此前设置好的作为就坐,那就是东朝堂之北。

二、册命开始的主要活动

1.册命现场的主要礼仪

在册封仪式开始之后,需要按照此前的朝臣商议之后所拟定的流程依次进行各种仪式,首先就是各大官员的陈列入场,因为册封继承人这是国家大事,必须正式告知朝中所有官员,所以等到皇帝和太子都入座之后,便开始官员的陈列。

到达相应的时辰之后,宫廷诸卫便会宣布百官入场,这时朝中任职的大小官员便会按照制度进入落座,群臣毕至,也是大唐之中的最高礼仪。

百官进入朝拜完毕之后,诸亲、使者依次进入,身着最高规格的服饰,按照前一天所安排好的位置进入并落座。在所有人员都到达之后,由侍中主持仪式开始。

因为侍中是当时相权的行使者,也是大唐朝廷仅次于皇帝的高官,宣布仪式正式举行之后,一系列的参加人员就会被带入大殿就位。

首先是群官,其次是皇太子,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大殿之后的群臣已经不能继续坐着了,他们需要站立等待皇帝的驾临,各项礼仪都在默默等待,场面庄严。

此后便是“皇帝服衮冕之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

也就是从皇帝进入的那一刻开始,乐队开始演奏,撞钟敲鼓等,“皇帝在鼓乐声中走入大殿,伴随皇帝的落座,鼓乐声便停止。”,此后便是正式的册封仪式。

在仪仗官会说“拜”,此时皇太子便向皇帝行跪拜之礼,仪仗官说“再拜”,群臣和皇太子一起向皇帝行跪拜之礼,而后中书令将立于太子的东北面西,手持册案,中书侍郎持玺绶立于中书令对面,查验册案之后,中书令会启奏皇帝,称“有制”。

而后由皇太子上前接受案册和玉玺,此后便站回各自的位置,仪仗官会再叫号行跪拜之礼,和第一次一样,先是皇太子,再是群臣,此后在鼓乐声和舍人的带领下退场,并引其进入大殿,由尚书令代皇帝宣读太子册命诏书。

大致为赞扬太子的美好品行,对其此后的行为进行勉励,将玺绶代皇帝正式交付太子,这便算整个册封仪式完成。太子便在鼓乐声中退出大殿,退出正门则鼓乐停止,此时太子再向皇帝行跪拜之礼,算是代表册封之礼结束。

皇太子离开之后,便是退场仪式的开始,侍中跪奏礼毕,便再次奏乐敲钟,其余人便在舍人的领导下离开。

2.拜谒皇后之礼

其实在大殿中的一切仪式都完成之后,整个册封仪式并不算完,还需要去进行“谒皇后之礼”但并不是在册封当日,而是由相师再次测定良辰,也是提前一天完成准备工作,然后等待皇后的召见,具体流程和前往大殿时的安排类似。

在确定外办和中严无误之后,对皇后的朝见也就正式开始,皇后在整理完着装之后,就可以在御坐之上,坐北朝南而等待,而后会有皇后宫内的专门人员引导皇太子走到肃章门,随从侍卫们都站立在门外等候,拜谒之后,由司宾将其引入内阁,面见皇后并进行拜谒。

按照唐朝当时的规矩来说,皇后虽属东宫,但是在地位上与皇帝无二,所以在拜谒流程方面依然隆重,皇后拜谒完成后,皇太子还需要去拜谒太庙。

3.皇太子谒太庙

所谓的太庙,就是皇室列祖列宗的祭祀之地,按照李唐皇室的规矩,但凡是册封,无论身份高低,只要是皇族血脉,就必须前往太庙祭祀,所以皇太子见完皇后,务必要前往太庙祭祀,即将册封之事告诉祖先知晓。

离开皇后宫殿之后,需要在庶子的主持之下继续前往太庙,在去太庙的前一天,相关礼制人员已经前往并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比如打扫,位次安排等等,在到达太庙之后,太子的站位安排在西南向东,其余人臣皆立于太子之后,近西,偏东向。

等待到了时辰之后,在左庶子的安排下,皇太子进行祭拜活动,首先就是对列祖列宗的祭拜礼仪,包括先后,次数,等等,祭拜完成之后便在左庶子的引导之下重回东宫,一切都完成之后,才算是太子册封仪式的正式完成。

回宫之后,皇帝会召集群臣,名为受群臣之贺,其实是为了让皇太子与群臣相见,朝中宦官等都会送上自己礼物,这便是唐朝皇太子册命的所有礼仪制度。

总结

从总体上来看,唐朝的册命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典范,也是当时非常完备的继承人册封礼制,从这种仪式感中甚至能看出先秦时期礼制的影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礼仪,群臣,社会,唐朝册,到达某,皇太子,传承,皇帝,位置,仪式,观点评论,群臣,太庙,皇太子,皇帝,太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礼仪,群臣,社会,唐朝册,到达某,皇太子,传承,皇帝,位置,仪式,观点评论,群臣,太庙,皇太子,皇帝,太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礼仪,群臣,社会,唐朝册,到达某,皇太子,传承,皇帝,位置,仪式,观点评论,群臣,太庙,皇太子,皇帝,太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