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和俞大猷是明代的抗倭名将,我们大家对于这两个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实际上,与他俩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将,此人虽然不及戚继光俞大猷兵法战术精纯,但是此人武艺出众,骁勇善战所向无前,堪称当时武力第一。
这个人的儿子也同样作战勇猛,被称为“晚明第一猛将”。
这个人就是刘显,他的儿子就是刘綎。
今天我们就说说刘氏父子以及明朝中后期的战争。
俞大猷戚继光乃明朝当时的军界“双壁”,被誉为“俞龙戚虎”。然而,这对龙虎论个人武力或许还不及刘显。
谭纶在论及抗倭几位名将时对俞大猷说:“节制精明,公(俞大猷)不如纶(谭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戚继光)。精悍驰骋,公不如刘(刘显)。然此皆小知,而公则甚大受。”
在谭纶看来,以剑术著称于世,轻松击败少林武僧,甚至将自己的武术反向传授给武林高手的俞大猷,在武力上是不及刘显的。
所谓“精悍驰骋,公不如刘”,刘显能有如此武力,可谓当时头号猛将的最佳人选。
刘显是以武举出身,他一生主要的军功集中在东南地区对倭寇的作战之中,从他的军事生涯来看,虽然不及戚继光俞大猷高光时刻那么耀眼,但论对倭寇的作战时间和作战次数,他并不比戚继光俞大猷差不多。刘显死后,他的儿子刘綎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为大明朝统帅军队。
刘綎也是一员猛将,他十几岁便跟随父亲征战,屡立战功,刘显的亲兵被刘綎继承,在万历朝,刘綎的“刘家军”先后参加了对南方的叛乱和朝鲜的抗倭战争,是明朝的精锐。
但是,刘綎虽勇,却纵容部下,肆意抢劫百姓,他本人则收受贿赂,遭到弹劾。刘綎治下的军队,虽然有股悍勇之气,但是纪律不好,组织低下。
在萨尔浒之战中,明朝军队兵分几路,却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刘綎率领四万明军为一路,结果遭到后金军队的突击。
孤军深入,长途跋涉,又突然遭到优势兵力的敌人的突袭,刘綎军队经过激战,终于溃败。
刘綎本人虽然奋力冲杀,斩杀了几十个敌军,但大势已去,刘綎的脸被刀砍掉一半,身中数箭,兵败战死。
晚明第一猛将就以这样的方式结局了。
明朝自嘉靖中后期开始,国防军事压力越来越大,首先和世仇蒙古始终没有完全结束战争,长期的军事压力牵制了明朝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次,倭寇横行东南,再加上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对朝鲜的侵略,万历派军队援朝,明朝军队虽然获胜,但伤筋动骨,实力大损。
第三,东北满洲人的兴起,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从万历中期开始到萨尔浒之战,满洲崛起已经无法阻挡,江河日下的明帝国无力镇压这场叛乱。
刘显所处的时代,明帝国还能勉强支撑,到了刘綎的时代,明帝国已经力不从心,军事力量无法压制周边势力。
刘显和刘綎父子的命运,与国运紧密联系。
同时,刘氏父子重个人武勇轻军队建设的风格,也决定了此类军队战斗力不会太高,这也是明朝中后期军事将领只重视少量亲兵,却无力组织大规模军事会战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