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土地平整运动,对土地实行格子化、园田化改造。
1965年1月,南京市鼓燕子矶区的人们也开始对人台山进行土地平整。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当大家在山上挖掘时,竟然挖出来了一个意外收获:一座墓葬。
墓室平面图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不停地宣扬科学思想、破除封建迷信理念。但当地百姓因为文化水平仍然不是很高,存在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看到不小心挖出一个坟后,大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赶紧把这个坟填上,绝对不能让里面的“脏东西”跑出来。
好在,现场还是存在有识之士的,立即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打去了报告······
父亲何在?
1月18日,文物保管委员会接到报告后立即派遣专人前往清理。
人台山在南京北郊新民门外1公里远的大庙乡境内,呈东西走向,民间称为“人台山”,建国后被改名为了“象山”。墓葬发现于象山正中间南麓山腰附近,隐藏得很深。
在这座东晋的古墓之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大量的文物。在墓室中有三件石器,其中一件是块墓志铭,墓志铭分两面,一面刻着203个字,一面刻着88个字。
通过墓志铭考古人员了解到,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叫“兴之”,父亲是“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卫将军、都亭肃侯”,妻子宋氏,是“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秦、梁二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凉州刺史、野王公”宋哲之女。
虽然墓志上没有说墓主人姓什么,但翻遍《晋书》,谥号为“肃”的总共有俩人,一个是颖川的庾翼,一个是琅琊的王彬。
庾翼的籍贯和兴之不一样,而且官职和墓志记载的也不同,而王彬却基本与墓志相吻合,只不过《晋书》说他是“右仆射”,其他官职则全部相同。
众所周知,晋朝是门阀制度形成时期,最讲究门当户对,身为琅琊第一豪族的王家,娶宋家的女儿也是门当户对。
那么,墓志铭为什么放到墓室里面去了呢?
这一点在墓志铭上有说明,因为王兴之的墓在他父亲王彬墓的左边,所以“刻字为识,藏之于墓”。
搞清楚了墓主人身份,但也冒出来了一个新问题。考古人员看着一览无遗的人台山,不禁陷入了沉思:“王兴之父亲王彬的墓在哪?”
“狂生”王彬
如果对历史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可能觉得“王彬”这很大众化的名字比较陌生。不过,他的两个堂哥可以说大大有名,一个堂哥是被评为“蜂目豺声”的东晋权臣王敦,另一个堂哥是说出“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王导。
王彬的两个堂兄一内一外,把控中枢,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王彬的哥哥叫做王旷,王旷虽然比较鲜为人知,但他后代却大有名气,他儿子叫王羲之,孙子叫王献之。也就是说,王彬的儿子王兴之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堂兄弟。也正因此,王兴之的墓志铭出土时还引发了一场“《兰亭序》到底是不是王羲之所写”的争论。
历史上的王彬也是东晋的重臣,而且是个远近闻名的“狂生”,年少时朝廷多次征召他当官他都不去。
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王彬跟着南逃过江后正式出仕。王敦造反后,晋元帝派他去“慰劳”,结果王彬到了之后,就跑去哭被王敦杀了的周顗(字伯仁),然后当着王敦的面数落了他一顿。
王敦
气急的王敦问王彬:“你狂妄到这个地步,以为我不敢杀你吗?”一旁的王导劝王彬起身认错,结果他说自己有脚病,见了天子都不想拜,怎么可能谢罪。
总体而言,王彬在历史上是一个正面形象,《晋书》中就说他“少称雅正”。
然而,随着六十年代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这位“雅正之士”却被专家说了一句“枉为人父”。
王丹虎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清理完一号墓(即王兴之夫妇墓)后,立即开始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开始寻找王兴之父亲王彬的墓。
王丹虎墓剖面图
1965年5月11日,顺着在王兴之墓的东侧发现的5层用砖砌成的排水沟,考古专家成功发现了一个新墓的墓门。
考古专家们满心以为,这会终于发现王彬的墓所在了。然而,打开墓门之后,他们才发现里面埋葬着的并不是王彬,里面埋着的是个女人。
在墓里,考古专家总共整理出来了40多件遗物,其中包括砖志、青瓷碗、金饰品等。
砖志就是墓主的墓志铭,全文总共65个字:
“晋故散骑常侍、特进卫将军、尚书、左仆射、都亭肃侯,琅耶(通琊)临沂王彬之长女,字丹虎,五十八岁,升平三年(公元359年)七月廿八日卒。其年九月卅日葬于白石,在彬之墓右,刻砖为识。”
王丹虎墓志
通过墓志铭可知,这座墓的墓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彬的女儿王丹虎,也从侧面证实了考古专家们关于王兴之墓的猜测。
王丹虎这名字在历史上有所记载,身为王家的千金,年少时求亲的人踏破了门槛,结果奇怪的是,王丹虎一直活到58岁都终身未嫁,死后葬在了王氏家族墓,而不是夫家,这也是困扰历史学家的一大谜题。
原本想通过王兴之夫妇墓的线索找到王彬的墓,结果却意外挖出来了王丹虎的墓。根据王兴之夫妇墓“都亭肃侯之左”,王丹虎墓“在彬之墓右”可知,王彬本人的墓应该在王兴之夫妇墓和王丹虎墓的前面。
象山·至4号墓分布图
然而很可惜的是,那一地域在解放前后曾经出现过大面积取土烧砖的现象,王彬本人的墓很可能在那个时候就被毁掉了。
当考古专家们对王丹虎墓进行考察保护时,在王丹虎的棺椁内发现了200多粒颗粒状的圆形红色小药丸。这些小药丸直径大约都在0.4~0.6厘米左右,大的差不多有0.468克,小的则只有0.275克。
这些小药丸全都放在一个已经腐坏了的圆形漆盒内,随着岁月的侵蚀,部分小药丸已经成为了粉末。
王丹虎墓出土药丸
见多识广的考古专家们看到小药丸的就大致估计出了这些小药丸是什么,看着已经成为平地了的王彬墓方向,不禁脱口而出道:“枉为人父”。
那么,这些红色小药丸是什么东西呢?
“仙丹”
这些红色小药丸在古人眼里可不是一般的东西,那是一种“仙丹”。
王丹虎生活的年代,正是“服石炼丹”盛行的年代。“石”即丹石,最出名的就是“五石散”,专家对红色小药丸分析后也认为,这两百多粒很大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五石散”。
何晏(影视形象)
在魏晋时期,士人之间突然之间开始流行服用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物,发明者叫做何晏,他的爷爷是大将军何进(一说何进的弟弟何苗),十常侍之乱后何晏之母嫁给了曹操,他也成了曹操的养子。
何晏长大后和王弼、夏侯玄、司马师等人开创了“魏晋玄风”,经常一起玩清谈。因为他长得比较缺乏男子气概,自己又十分的贪恋美色,所以身体就难免有些匮乏。
为了补身子,何晏开始寻找汉代的医学典籍,结果找到了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剂,经过他改进、试吃之后感觉良好,说:“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有了何晏这个风流人物的背书,“五石散”迅速名扬天下。渐渐地,“五石散”的功效越传越离谱,道家典籍都说吃了“五石散”能“终岁不饥,返老还婴”,不但不用吃饭,还能返老还童,服食“五石散”也渐渐成为了六朝的风气。
琅琊王家最出名的“书圣”王羲之,他同样喜欢服用“五石散”。《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古人为了吃“五石散”,还研制出了一套专门的流程,服用“五石散”容易全身发热,这时候就要“冷饮食、冷将息”,吃冷的,喝冷的,穿冷的,睡冷的。
虽然饮食要喝凉的,但酒却要喝温热的,比如西晋的裴秀,服用了“五石散”之后喝了几口冷酒,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那么,传说中的“五石散”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为何后来就没人吃了呢?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五石散”类“仙丹”的主要成分。仙丹就是“丹砂”,“丹砂”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硫化铜,可以用来提炼水银。
古人在研究“丹砂”时发现将之加热能出现水银,“水银又能溶解金、银等金属,因为古人没有现代化学知识,所以将之视为神迹。
炼丹术兴起后,“丹砂”成为了炼丹的主要材料,道士们将之配合硝石、硫磺、云母等物进行炼制,生产出来的小药丸就是“仙丹”。
出身于贵族阶级的王丹虎,在父亲和家族人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服丹爱好者”。问题是这种丹药吃多了会导致慢性积蓄性中毒,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精神紊乱,严重的甚至会发痈疽而死。
王羲之
比如王羲之在毒发时就“不欲食,积日勿勿,五六日来小差,尚甚虚劣,且风大动,举体急痛。”
之所以服下“仙丹”之后会觉得身上充满力气,“神明开朗”,是因为这种“丹药”损害到了神经系统。魏晋时期不少人因为乱吃丹药丢了性命,就算不死也会得重病。也正因此,“五石散”到了中唐之后就没人再吃了。
“仙丹”吃多了的话,还有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不孕不育”。
南京医药学院对“仙丹”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仙丹”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用溴及硝酸酸溶解本样品后,测硫及汞的含量分别为13.0%和60.9%。”
据专家推测,身为女性的王丹虎在服食了“仙丹”之后,也逐渐失去了生育能力,再加上长期服用“仙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症状,都到了58了也没能把自己给嫁出去。
然而,王家人仍然连为什么出现这种症状都不知,还觉得“丹药”能“长生不老”,哪怕人死了都要把丹药给带到地下去,继续“服用”。
当时,考古专家们在王氏家族墓中除了发现了王彬四子王兴之夫妇墓、长女王丹虎墓外,还发现了王彬的大哥王廙、王彬的继室夏金虎、王兴之的长子王闽之的墓。明明是“东晋尚书、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群”,却唯独少了王彬本人的墓地,不得不说也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