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杨行密(公元 852—905年),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普通农民家庭,唐末节度使,吴国建立者,公元 902 年封为吴王,公元 902—905 年在位,计4年。
公元 883 年,杨行密被征幕。派往朔方 (今宁夏青铜峡)戍边,期满归来后聚众起事,杀掉军吏,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成为淮南节度使高骈部下淮南押牙,不久,他攻打庐州,庐州刺史郎复幼弃城而逃,杨行密就占据庐州,高骈封他为庐州刺史,并给他改名为行密。
唐末兵痞出身的杨行密,为人宽仁雅信,善取人心,智勇双全。他响应黄巢起 义后被官军所俘虏,获释后当了唐朝的州官,先后升为牙将、庐州节度使。
唐朝末年,长江下游的强藩是淮南节度使高骈,高骈在镇压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过程中,任用吕用之为其出谋划策,尽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一心想割据江东称帝。后来吕用之专权。谋杀高骈宿将,引起了高骈部属毕师铎、秦彦。孙儒、杨行密之间的混战,扬州城一再易手。
公元 887 年,高骈部将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铎自称营使,进行反叛,攻陷扬州,幽禁高骈。
宣歙(治宣州,今安徽宣城)观察使秦彦,对淮南早已有心思,也下达扬州,与杨行密交战。秦彦闭城自守达半年之久,城内饥饿致死者过半,出现人吃人现象。10 月,杨行密攻下扬州西门,秦彦弃城而逃。
这时,唐朝廷以朱全忠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以杨行密为淮南副使,后又以行密为淮南留后。杨行密攻夺扬州后。蔡州秦宗权副将孙儒率兵前往扬州。与杨行密争夺其城,杨行密携众离开扬州,回到庐州。孙儒占据扬州后,自称淮南留后,杀掉投奔他的秦彦 、毕师铎。
公元 890 年,朱全忠遣将庞师古进攻淮南与孙儒交战时,杨行密乘机攻取常州、润州 (今江苏镇江),8 月,孙焦战败庞师古后进攻杨行密,夺回常州、润州、苏州。次年正月,与杨行密争夺宣歙之地,杨行密败退,7 月,杨行密与朱全忠相约,一起攻孙儒,孙儒军中疫病流行,他患上疟疾,杨行密攻破,孙儒被阵斩。
杨行密曾与秦彦、毕师铎、孙儒等争夺江淮,混战数年,造成严重破坏。他攻破孙儒后,唐王朝任命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于是他就开始向淮南以外发展势力,与中原朱全忠、两浙的钱谬不断发生冲突。
杨行密入据扬州,占有淮南、江东之地后,与两浙的钱谬也时战时和,后来把女儿嫁给钱谬之子,以求东部的暂时安定。
公元 897年(乾宁四年),朱全忠攻克充、郓以后,声势益盛,发 10 万之众分两路南击杨行密,企图一举平定淮南,结果清口-战,7 方大军被击溃,主将庞师古被俘斩。自此,杨行密"遂保据江淮之间,全忠不能与之争"。
公元 902 年 3 月,唐昭宗任命杨行密为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今。封吴王。要他出兵讨伐朱全忠。杨行密只是将军部展开至宿州 (今安徽宿具)。后 又退回。尽量避免与朱全忠的直接对抗,以保存实力。
在他执政期间,颇能选拔贤才,一面整顿内部,招集流亡农民定居耕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得以复苏,整顿军队等;另一方面,向外扩张,先后攻占了苏、常、润、滁、和等州。
公元 902 年(天复二年),唐昭宗李晔封他为吴王,他建吴国后。沿用唐朝年号。他曾几次击败朱全忠的大军,阻止了朱全忠势力的南侵。因此,他的历史作用是∶ 阻止了中原车阀割据势力对江南的掠夺破坏。阻止了北方的战乱波及长江流域,使得江南以及南方诸国社会得以稳定,封建经济有可能在内部较为安定的条件下,继续缓慢地向前发展。
公元 905 年11 月,杨行密病死于扬州,终年54 岁,葬于兴陵(今地不可考)。
杨行密死后被追尊为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