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是武则天第四子,先后两次登基为帝,是唐朝最传奇的皇D之一。武则天死后,李旦第二次登基为帝,可他却不向着自己的亲儿子李隆基,反而对妹妹太平公主言听计从,难道血脉比不上手足,李旦为何要这么做?
李旦登基后,虽然立李隆基为太子,但他经常召太平入宫商议大政方针,如果太平公主没有入宫,他便会派宰相到她府上请示磋商。每当宰相向睿宗呈递奏章时,他第一句话总是问:“跟太平公主商议过了吗?”紧接才问,“跟三郎(李隆基)商议过了吗?”
李旦犹如宠妹达人,妹妹想要的他没有一件不满足。她的三个儿子都被封王,地产和庄园遍布京师郊外,其饮食起居的奢华程度可媲美皇宫。除了生活优越,宰相以下的人事调动,只要妹妹一句话,李旦无不点头答应。
另外,在最重要的宰相班子上,李旦也倾向于太平公主。本来李隆基的亲信姚崇和宋璟干得好好的,但因为太平公主挑拨,两人先后被罢相,朝中7个宰相有5人出自太平公主门下,可谓几乎掌握了朝政大权。
种种状况无不表明,太平公主虽然不是皇D,却在哥哥的袒护中享受着皇D一般的待遇和权力,而作为亲儿子的李隆基却几乎被架空,对太平公主的强势毫无反击之力。李旦为什么要贬低自己的儿子,对妹妹如此信任呢?
1、被逼上位,李旦想要的很简单
皇权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李旦就是这样的人。当初母亲武则天把他强行推上皇D之位,实际上是把他变成了一只囚徒,而现在,李旦再一次被儿子和妹妹强迫登上了皇位。
太平和李隆基虽然声称李旦登基是众望所归,但实际上却是扛着他的旗号搞了一场流血政变,再度把他推入“被拥立”的政治漩涡之中,可以说这两个人都心怀鬼胎、不安好心。
2、李旦是和平大使,不想看到亲族头破血流
李旦性情温和,不论是和妹妹还是儿子,都有很浓的亲情感。他当然知道他们把他强行推到前台,只是为了自己进一步掌权而做好的铺垫而已,但李旦内心善良,他还是想尽力周旋,努力缓和彼此的关系,不想看到亲族头破血流。
3、李旦是端水大师,更是为了自保
李旦最害怕的,是自己在妹妹和儿子的争斗中成为牺牲品。一旦有一方压倒性的战胜对方,自己这个端水大师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正如每一个被胁迫的皇D,他的结局必将凄惨。
李旦扶持妹妹的地位,只是为了平衡她和李隆基之间的势力,而李隆基势单力薄,他如果偏袒自己的儿子,恐怕父子两人联手都不一定是太平公主的对手。所以他尽量安抚太平,进而获得自保。
不过眼见二人的关系愈演愈烈,李旦只好“先下手为强”,甘愿退位给李隆基,独善其身,将争斗留给妹妹和儿子,恐怕在禅位的那一刻,李旦才觉得真正的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