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郏县电视台)
一代文豪苏轼的故里眉州眉山县,今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县自南朝齐建武三年(496年)置县始,已有1500多年的建政史。其专名历经隋代和宋初的两次更名,始称眉山。
△眉山三苏故居,元代改宅为祠
第一次因避隋代“国讳”而更名。北宋时期欧阳忞编的《舆地广记》卷29“眉州眉山县”条载:隋仁寿元年(601),改广通为通义。隋仁寿元年即杨广立太子的翌年。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避讳改郡县名》:“炀帝名广,改广通县曰通义。”
“广”字为隋代国讳。讳主杨广是隋王朝第二代皇帝,一位深深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唐代仅给恶谥“炀”。按《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史称隋炀帝。1959年《史学月刊》第9期刊发了万绳楠教授所撰《论隋炀帝》一文,这是一篇为隋炀帝翻案叫好的学术论文,万先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为隋炀帝作为“平陈统帅、统一中华”,“选贤任能、开科取士”、开凿大运河“不仅对我国的统一与巩固有贡献,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也有贡献”,他功大于过,是一个很有才能和气魄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而把炀帝斥为“暴君”,是极片面和无道理的。拉开了“千秋功罪、任人评说”的序幕。
第二次因避宋代“国讳”更名。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太宗光义讳,改为眉山县。其改通义为眉山,盖以旧县名“与太宗御名下字同”改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避讳改郡县名》亦谓:太宗名光义,改通义县曰眉山。其专名沿用至今。
讳主赵光义是北宋的第二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开宝九年(976年)十月赵匡胤驾崩,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寓欲振兴大宋,成就一番新的事业。赵光义有两大功绩彪炳史册,一是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登基后的次年即亲征北汉,到太平兴国四年五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二是重视发展文化事业。编辑印刷了《太平御览》一千卷,《文苑英华》一千卷,《太平广记》五百卷等三大类书。又集《神医普救方)千卷。太宗还命国子监重行校刊九经,开雕四史及《说文解字》等书。
苏轼故里眉山,属避讳地名的范畴。避讳地名是中国的特产,也是国际地名史上的特殊现象。苏轼故居在北宋眉山州城为何“坊“”管辖?
宋代爆发的“城市革命”,坊市制终结,其建制城市行政管理普遍实行厢坊制,以厢统坊。“坊”成为宋代城市最基层的地域单元,大中小城市呈现出隅坊(巷)、厢坊(巷)、厢界坊(巷)不同特色。宋廷诏敕涉及城市基层行政均称坊,城市居民称“坊民”、“坊众”,城市民俗称“坊俗”。
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载:景祐三年丙子(仁宗在位之十五年),先生以是年十二月卯时生于眉山县沙縠行私第。沙縠行由专名“沙縠”、专名“行”两部分组成。“行”为买卖交易场所的通名。苏轼的出生地位于“州县共一城”内沙縠行私第。沙縠行私第究竟属于何坊所辖有待于新的文献发现。
眉州、眉山县的专名释义,《宋史·苏轼列传》有载: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眉州眉山县今为眉山市东坡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2眉州:“因峨眉山为名。”明代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载:眉州“名始于西魏改青州为眉山郡。郡在峨眉山之阴,故名。山在州治南百里,来自岷山,连冈叠嶂,延袤二百余里,至此突起三蜂,其二峰对峙,宛如峨眉”。
眉山县亦以峨眉山而得名。峨眉山之名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扬雄的《蜀都赋》。杨雄《蜀都赋》云:“昆明峨眉,绝限㟍嵣”。
苏轼的“乡愁”诗《送运判朱朝奉入蜀》以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盼归故乡写成故乡盼已归去,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此诗收入《苏轼诗集》卷三十四:
蔼蔼青城云,
娟娟峨眉月。
随我西北来,
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
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
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
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
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
默数长短亭。
似闻嘉陵江,
跳波吹枕屏。
民国《眉山县志》卷十五载:“苏轼謫汝州时,特爱郏县形胜似蜀,故名小峨眉。后卒常州,子迈卜葬于此。遵治命也。”
同治《郏县志》卷三载:“小峨眉山,县西北五十里。相传苏长公所名,以类蜀之峨眉山也。”
△河南郏县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墓
《郏县地名志》自然地名编载:“小峨眉山,在县城西北16.5公里处。据清同治<郏县志>载:‘小峨眉山,在县城西北五十里。相传苏长公(苏东坡)所名。以类蜀之峨眉山也。’最高海拔250米。山体分东、西两道,如峨眉一般。山坳处有三苏坟、广庆寺,寺内有元代塑三苏像。东峨眉山坡1986年9月塑苏东坡像。”北宋景祐三年(1036)出生于眉州眉山县的苏轼,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卒于江苏常州。次年闰六月移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下。 (刘继增)
▶ 来喽!来喽!你们要的城乡公交营运时刻表→
▶ 中国铸铁锅之都·郏县“广阔天地”集体商标发布暨启用仪式举行
▶ 用多大碗?放多少肉?郏县饸饹面咋做,有了“标准”!
编 辑:刘晓培
监制: 谷洪普
总 监 制 :邵 华
(声明:除本地新闻、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图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转载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