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朝鲜半岛的北部,古时候,曾经长期存在着一个小的地方割据政权——高句丽,它曾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长期与中国中原王朝对抗。
按照《史记》的记载,这个地方最早应该是商朝遗臣箕子的封地,西汉武帝时代,朝廷在此设置郡县加以管辖。两汉交替时,这个地方的人搞独立,但也仍是中国的属国,只是小动作不断,不断地向北、西北扩充领地,蚕食中国的辽东。十六国时代,中原大地纷争不断,对辽东地区管辖变弱,高句丽趁机占据辽东。
隋朝统一之初,朝鲜半岛三国分立:南部有百济、新罗,北部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两国主动向随朝示好,纳贡称臣,高句丽权衡利弊后,也被迫朝贡隋朝。
但高句丽野心很大,一方面不断进攻百济、新罗,想统一朝鲜半岛,另一方面又不断对中国做出挑衅动作。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句丽国王高元联合东北的靺鞨,出动数万骑攻打辽西,被隋朝营州总管韦冲击退。
文帝大怒,命汉王杨谅率30万大军,水陆并进攻高句丽。可是由于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加之粮草不济,疾病流行,隋军受阻,征伐并不成功。不过,高句丽王高元慑于隋朝强大的军威,主动遣使谢罪。
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就这样结束。但事情远远没有了结,双方矛盾随着时间推移,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加深。
高句丽为实现称霸野心,不断攻打隋朝的盟友百济、新罗。隋炀帝下诏,征高句丽王婴阳入长安,但婴阳心存疑虑,断然拒绝奉诏。隋炀帝将对方的这种举动,视为“悖逆不守臣礼”,决定出兵高句丽,进而收复辽东广大地区,以恢复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为解决军粮运输问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下令以涿郡(今北京)为交汇点,修筑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陆路干道。第二年,他又征召河北诸郡男女百万人,修筑永济渠,把大运河向北延伸,直达涿郡。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又下令在涿郡建临朔宫,作为出征高句丽的根据地,准备亲临前线,指挥军事行动。
他还大造舆论,声称朝鲜半岛自古为箕子封地,汉晋故土,后来被夷族占领,高句丽王不守臣礼,屡次进犯,长期不来长安觐见。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至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连续发动了三次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第一次战争,在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征调水陆大军113万,号称200万大军,由宇文述和于仲文率步军24军,从涿郡出发;水军由来护儿统率,从东莱(今山东莱州)出发,同时,他还征调民夫百余万,给前线运送粮草、兵甲。
败绩:24路大军中,有9路大军成功渡过鸭绿江作战,但最后仅有2700人生还,返回辽东,损失惨重。
·第二次战争,在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做了充分准备,仍分水陆进军,前期进展顺利,陆军全部成功抵达前线。然而,正当隋军准备对高句丽发动猛烈攻势时,原隋朝重臣杨素之子,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叛,并围东都洛阳。
败绩:隋炀帝赶忙下令征伐高句丽大军撤兵,以解心腹之患,回救洛阳。隋军士兵本来就不愿征伐高句丽,接到后撤命令后,军心更加不稳。高句丽军队及时掌握情报,尾随攻击,隋军丢盔弃甲,争先恐后地逃命,军械物资全部丢弃,堆积如山。
·第三次战争,在大业十年(公元614年),这时隋末的农民起义已呈燎原之势,隋炀帝却依旧强征士兵,出征高句丽。大军再次进入朝鲜半岛,前期取得了平壤之战的胜利,后期再次出现粮草物资供应不足问题,兵士逃亡情况严重。
高句丽身为小国,也对隋朝的进攻,感到无法应付,便主动遣求和,隋炀帝思虑再三,同意收兵议和。
败绩:隋朝仍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的战略目标,征伐之战还是得不偿失。
纵观隋炀帝发动的三次征伐之战,隋朝为大国,而偏远的高句丽,相比之下,完全是个小国,隋朝却屡次失败,原因何在呢?
穷兵黩武,激发矛盾。
据《隋书》记载,为攻打高句丽,隋炀帝派幽州总管元弘嗣,在山东东莱海口,造船300余艘,诸郡民夫昼夜不停地建造,长期泡在水中,没有丝毫喘息机会,并经常遭到监工的鞭打。民夫腰部以下,全部溃烂生蛆,死者达十之四五。而粮草的转运,也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据《资治通鉴》记载,大业七年,隋炀帝征发长江、淮河以南的民夫、船只,将黎阳、洛口等仓的粮食运送到涿郡,船只道尾相联,绵延千里。民夫更是多达百万,不断有民夫倒毙于道路上,使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引发天下骚动不安。
大量的农村壮年劳力被征发,导致庄稼无人耕种,田地荒芜,经济衰败。
而隋炀帝为保证粮草能够及时运送到位,实施严刑峻法。他曾征发辘车夫60余万,两人推一车,一车载米三石。但是,由于路途遥远,三石米还不够民夫路上的口粮,往往是到达指定地点时,粮草耗尽。民夫们为了不被处决,只得畏罪潜逃,啸聚山林,成为起义军。第一次征伐战争前一年,山东便爆发了农民起义。隋炀帝满不在乎,他却不知道,起义的影响蔓延开来,百姓纷纷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习,民心不稳,天下开始动荡。
不顾事实,遥控指挥
隋炀帝本人还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当年平灭南陈,他担任的就是行军大总管,成功统一长江以南地区。但是,成为皇帝后,与当年担任行军总管,已经是两种身份。行军总管,要亲临前线,所有军情进展,他都能够及时掌握,做出准确判断,制定正确的行军措施。而做了皇帝的炀帝,本人无法亲自上前线,他坐在遥远的后方国都内,与前线远万水千山,他却还是坚持“军令独出一人”,军事大权独揽,遥控指挥,将领们的军事行动,必须要奉诏行事,由此造成贻误战机。
例如,他曾敕令诸将,若高句丽投降,就抚慰接纳,不能再纵兵攻掠。每当高句丽城池将要陷落时,高句便假意请降,前线将领不敢自作主张,急忙派人报告皇帝。等隋炀帝批复之后,高句丽方面又修好城池,继续与隋军对抗。这种情况,反反复复,严重影响了战争的取胜。
而且,隋炀帝还不信任前线将领,不断地派出所谓“慰抚使”,表面对前线将士进行慰问,实则是军事监视。
例如,第一次征辽战争,24路大军齐发,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进军顺利,兵至鸭绿江,高句丽守将乙支文德前来诈降。以于仲文的判断,对方是假降,应该就地擒拿,趁势攻击高句丽才对。然而,慰抚使刘士龙却百般阻挠,使得乙支文德得以逃脱,于仲文失去一次大好机会。
气候恶劣,难题众多
高句丽地处东北严寒地带,秋季阴雨绵绵,冬天冰雪覆盖,隋朝用兵时间,只有春夏。百万大军万里迢迢,到达辽东地区,已成强弩之末,战力大减。加之兵士要自身背负兵器、衣帐等军需物品,每人负重三石以上,体力无法承受。而隋朝军令严苛,规定士兵若遗弃粮草,处以斩刑,士兵不堪重负,便在帐幕下挖坑掩埋,以至于行军中途,便面临断粮危险。
隋军劳师远征,兵困马乏,粮草断绝,军心不稳,而高句丽军民齐心协力,以逸待劳,加之一些城坚固,不易攻取,隋军的军事行动,便屡次受挫。
一而再,再而三的征辽失败,使隋朝的国内形势,更加恶化。隋炀帝本人不缺才干,更具有雄才大略,然而,他本人严重缺乏敬畏之心,以为天下民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限制地征用,去完成他的一系列宏伟目标。
殊不知,百姓也要生活,更要生存,当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隋朝便如坐在火山口,自取灭亡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