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长孙无忌濒临绝境,为何不另立新君,他又做了什么?

长孙无忌濒临绝境,为何不另立新君,他又做了什么?

长孙无忌与唐高宗李治的矛盾激化应该是从武则天入宫后开始,尤其是当李治携武则天拜访国舅府,希望得到长孙无忌支持废王立武,当时李治带了很多礼物,还给长孙无忌三个庶出的儿子封了官,即使这样,长孙无忌还是拒绝站队支持武则天,后来,武则天母亲杨氏又带礼物去拜访国舅爷,也同样被拒绝了,这种表态直接导致武则天与长孙无忌之间的仇恨。

后来李治在武则天的支持下,逐渐掌握了主动权,贬了诸遂良、韩瑗、来济,这些人都是长孙无忌集团的关键力量,被贬便如同斩断了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这时候,历经两朝风云的长孙无忌,无疑已经感受到了武则天步步逼近的杀机,大厦将倾的阴云如梦魇般地笼罩在心头。长孙无忌濒临绝境,他为何没有绝地反击,为何不利用自己的势力另立新君呢?这时候,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令人惊奇的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身经三代帝王的他,既没有为韩瑗、来济等亲信求情,也没有组织力量准备反击,他甚至也没有像褚遂良那样主动向李治申诉忠诚,试图挽回外甥的心意,最后也没有像那些觉察危险而溜之大吉的人,他甚至不曾上书辞职,以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并未威胁帝位。在那段时间里,他一直都维持着奇异的沉默,一任身边的潮起潮落,他开始淡出政坛的是是非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著书立说之上,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史志》三十卷,武德、贞观二朝史八十卷,相继完成。这一部部凝聚着他心血的煌煌巨著,也成为他生命中最后的闪光。

身为关陇集团的首脑,长孙无忌为何在最后时刻放弃了?濒临绝境,他应该知道要先下手为强,需要对时机的清醒认识和当机立断的果断决策。老谋深算的权臣为何没有把握最后的机会呢?长孙无忌惊才绝艳,善于谋划,实在是人才,不可与武则天相比,他还是稍有不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点,任何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和深谋远虑的居安思危。当年,李世民早在玄武门之变前两年,便将心腹常何调去把手玄武门这样的咽喉地带,而当时李世民与太子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可见其运筹帷幄,算计之深。同样,武则天再次入宫也是经历了三年的蜇伏期,广泛地建立起自己的后宫情报网,

第二点,晚年的长孙无忌缺乏当机立断、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武则天自从再次入宫后,生子杀女立后,以残酷手段处死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一切,都被群臣看在眼里,大家都知道这位新皇后的手段,如果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能够组织力量,发动禁军谋立新君,也许还有一线机会,然而他却迟迟没有动手,机会就这样失去了。确实,大多数人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往往选择坐以待毙,冒险犯难的少之又少,就算明知道不久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依然没有胆量进行生死立决的一搏。或者依然心存侥幸,或者忍不住犹疑观望,他们会选择妥协让步,一步步地被逼入死角,直到最后退无可退被斩首抄家。

长孙无忌缺乏这种当机立断的勇气,错失良机,而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也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机会,彷徨顾望间,良机已逝,长孙无忌已经处在武则天情报网的严密监视之下,这时候的长孙无忌应该也估计到了自己的结局,历经风雨的他,已经预料到了黯淡的前程,预料到舅甥之间的权力之争不是以重申忠诚或者忆及亲情就可以让对方的心柔软下来的,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和平静的接受,维持着关陇贵族一如既往的骄傲,没有向对方求和乞怜。

濒临绝境的长孙无忌,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放弃了反击的机会,这时候的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是不是也有过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妹妹的劝导,没有放弃对权力的痴迷,最终与关陇集团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治,沉默,孙无忌,武则天,入宫,机会,力量,支持,集团,另立,观点评论,李治,孙无忌,玄武门,武则天,关陇集团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治,沉默,孙无忌,武则天,入宫,机会,力量,支持,集团,另立,观点评论,李治,孙无忌,玄武门,武则天,关陇集团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治,沉默,孙无忌,武则天,入宫,机会,力量,支持,集团,另立,观点评论,李治,孙无忌,玄武门,武则天,关陇集团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