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作为雄才伟略的帝王,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谁是最狠的人

作为雄才伟略的帝王,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谁是最狠的人

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这三个永垂青史的人物,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偶像。汉武帝北击匈奴,为后世彻底解决了匈奴这个边患问题。唐太宗平定天下建立大唐,开创贞观之治,建立了大唐300年基业。明太祖北击蒙古,推翻元朝,建立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打一统王朝。

传统的史书对于这三位皇帝的功绩,是大加赞扬的,对他们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对于他们晚年的一些政策,以及对待官员对待百姓的态度,基本没有什么详细的介绍和描述。这就容易让人们对这三个皇帝的认识不足,对他们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价!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列数一下汉武帝、唐太祖、明太祖这三位皇帝在晚年都做了些什么事!

一、汉武帝的晚年――北击匈奴、巫蛊之祸、《轮台罪己诏》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概括汉武帝的晚年,那我觉得用北击匈奴、巫蛊之祸、《轮台罪己诏》这三个词来概括汉武帝的晚年再合适不过了!汉武帝的晚年基本上是围绕着三件事展开的。

这三件事也为汉武帝的一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这三件事:

1.北击匈奴!

北击匈奴可以说是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标签。汉武帝与匈奴周旋了一生,也和匈奴打了一生!汉武帝刚刚继位就开始筹划打击匈奴,以此来回应匈奴的冒顿单于对吕后的侮辱!汉武帝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同时又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所以在早期汉武帝对匈奴的斗争当中,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多次打败匈奴,在这些众多的战役当中比较著名的有三场:

河南战役。元朔二年汉武帝命令卫青为大将军,率领汉朝军队,在河南地大败匈奴,夺回了河套地区。从此之后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五元和朔方两个郡,而且修补秦朝的长城,有移民戍边。巩固了对这里的统治!

陇右战役。元狩二年,霍去病率领汉朝军队,西出陇右,击败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这次战役中霍去病杀掳匈奴四万多人,是一次少有的大胜利。从此之后河西走廊地区再也没有匈奴了。

漠北战役。元狩四年,汉武帝命令霍去病和卫青分兵两路,跨过沙漠追击匈奴的军队。在这场战役当中卫青和匈奴的单于大战于龙庭附近,大败匈奴单于。霍去病和匈奴的左贤王交战,在这场战役当中霍去病杀掳匈奴八万余人,卫青杀戮匈奴四万余人!从此之后匈奴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匈奴也很难再对汉王朝形成大的威胁。

上面的三个战役主要是在汉武帝比较年轻的时候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等到汉武帝老了之后,仍然是对匈奴耿耿于怀,想要彻底消灭匈奴来解决这个边患问题。但是汉武帝老年,对匈奴的作战当中并不顺利。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虽然也有一些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长期对匈奴的作战,使得汉朝人力物力财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是逐渐的激化。经过文景之治,在经过汉武帝多次的挥霍,文景之治时期形成的家业基本上被汉武帝败光了。汉王朝又一次处在摇摇欲坠的险境当中。

2.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的一场大的宫廷内乱。因为汉武帝晚年多病,他认为是朝中的官员巫蛊所致,而且当时流传着在地下埋上木偶人并且用咒语阻咒可以害人。因此汉武帝认为有人是想这样害他。可能是汉武帝晚年比较糊涂了吧,再加上又有小人在他身边吹耳边风。使得汉武帝引起了一场宫廷的内乱。

这场内乱首先由丞相公孙贺引起,因为当时有人告发公孙贺,在驰道埋木偶人陷害汉武帝,最终汉武帝逮捕了公孙贺,公孙贺不久便死在狱中。但是这场内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随后江冲告发太子宫中木偶人甚多,太子害怕被杀,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死了江冲。汉武帝派人追杀太子,太子也发兵拒捕,双方激战数日四者数万人。最后太子兵败自杀。太子兵败后追随太子的一些政治势力基本上被杀,而且就连太子的后人也基本上没有人生还。

巫蛊之祸,作为汉武帝时期一场重大的宫廷内乱,深刻地影响了汉朝的历史走向,以及皇位的继承权。虽然事后汉武帝搞清了真相,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十分的悔恨,但是为时已晚太子已经没有了。

3.《轮台罪己诏》

如果说有什么事件能够表明汉武帝的过人之处,那恐怕首屈一指的就是《轮台罪己诏》。经历过巫蛊之祸之后,汉武帝对自己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且对待武力征伐匈奴这些事件上都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他逐渐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不惜人力财力物力征伐匈奴的话,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崩溃,人民就会爆发起义。到那时汉王朝就会垮台。

因为多年征伐匈奴,而且对国内的百姓横征暴敛,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所以汉武帝决定不再对匈奴大规模的用兵,而是在国内与民休息,休养生息。《轮台罪己诏》有名汉武帝的政策已经由国外转向国内,开始重视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轮台罪己诏》也是汉武帝在位时期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使得汉武帝和穷兵黩武的暴君画上了界限。这是汉武帝的过人之处。

二、唐太宗的晚年――少于纳谏、滥用刑罚、大修宫殿

唐太宗的晚年相对来说有些膨胀。唐太宗晚年时期很少纳谏,而且经常大修宫殿。相比于青年时期的虚心纳谏,重用贤才这方面的优点来说,汉武帝的晚年时期确实有点退步了。但是唐太宗晚年的膨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唐太宗青壮年时期,基本上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在政权方面:玄武门之变之后,唐太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上已经巩固了唐朝的政权。而且唐朝的繁盛,也让百姓对唐朝很有归属感。已经改变了唐高祖李渊时期政权不稳的局面。

在民族方面:唐太宗可以说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典范,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吾独爱之如一”相比于汉武帝的征伐,唐太宗主要通过羁靡政策来解决民族问题。因此唐太宗也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在军事方面:唐太宗前期基本上已经把军事问题解决的非常好,唐太宗早期征服了突厥和吐谷浑,而且还对西域用兵,把西域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正是因为取得了上述几个方面的成就,所以唐太宗在晚年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再加上唐太宗晚年时失去了魏征这样的直言不讳的大臣。对于唐太宗的皇权的限制更加少了,所以唐太宗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少于纳谏、滥用刑罚、滥用民力、大修宫殿、求仙炼丹等。

虽然晚年的唐太宗存在上述的一些缺点,但是他并没有滥杀大臣和滥杀无辜。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而且对于上述的一些缺点唐太宗在晚年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三、明太祖的晚年――屠戮大臣,滥杀无辜!

明太祖朱元璋的晚年,相比于汉武帝和唐太宗来说是心狠手辣的。在明太祖的晚年,为了能够使大明的江山传至万代,他选择了对自己身边的一些建国元勋痛下杀手。以此来防止他们专权擅政,威胁到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说是越老越恨,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跟着他一块打天下的元勋基本上没有一个是有好下场的。基本上都死在朱元璋的刀口之下。明太祖的晚年主要围绕两件事来开展,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消灭蒙古势力。第二件事便是消灭这些元勋!

1.打击蒙古势力

随着朱元璋渐渐老去,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身后事,他觉得在自己死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蒙古问题。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虽然自己有能力能够打败蒙古,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后世子孙能够打败蒙古。因此他想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彻底消灭蒙古,解决这个大明朝的隐患。在这种动机的指使下,朱元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蒙古征伐!

由于朱元璋已经老去,主要负责指挥打击蒙古势力的藩王是朱元璋之子朱棣。说到朱棣其实也是一狠人,因为朱棣在朱元璋晚年的夺嫡之争当中失败。所以朱棣在这次对蒙古的征伐当中,使劲了吃奶的力气,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蒙古身上。而且一口气把人家蒙古的老巢给端了。在朱棣彻底打败蒙古之后,让朱元璋一直耿耿于怀的蒙古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2.诛杀功臣

在解决了蒙古人的威胁之后,老年的朱元璋将焦点放在明朝的功臣身上,朱元璋认为大明朝除了来自蒙古的威胁之外,第二个隐患就是功臣,因此朱元璋也开始了诛杀功臣的行动。朱元璋诛杀功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赐死、有处死、有暗杀致死!

处死的功臣:

韩国公李善长――死于胡惟庸案吉安侯陆仲亨――死于胡惟庸案延安侯唐胜宗――死于胡惟庸案平凉侯费聚――谋反处死南雄侯赵庸――死于胡惟庸案荥阳侯郑遇春――死于胡惟庸案靖宁侯叶升――死于胡惟庸案永嘉侯朱亮祖――谋反罪被杀凉国公蓝玉――谋反罪赐死的官员:

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德庆侯廖永忠临川侯胡美定远侯王弼死因存疑的功臣:

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诚意伯刘伯温淮安侯华云龙朱元璋杀死这些官员大多是明朝的开国元勋,经过这三场屠杀,明朝建立之初有资历,有威望官员所剩不多了。在完成了这一系列屠杀之后,朱元璋也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之后不久便撒手而去!那他到死也没想到,虽然蒙古和功臣的威胁没有了,结果他的儿子朱棣却造反了!

瀚海说:三位皇帝中最狠的还是朱元璋。

虽然三位皇帝在年轻时期都有各自的功绩,但是他们在晚年却走了不同的路,汉武帝和唐太宗属于改过自新类型的,他们在晚年时对自己所犯的错误都有一些清楚的认识。而且在晚年对自己的评价也是比较客观的,比如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唐太宗在晚年也写了相应的反思自己不足的作品。

相比于前两位皇帝,朱元璋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心狠手辣的。他为了维持大明的江山。对自己的功臣也毫不出软。明朝的建国元勋基本上被朱元璋屠戮殆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太祖,汉武帝,轮台,帝王,匈奴,霍去病,唐太宗,汉朝,太子,战役,观点评论,汉武帝,朱元璋,匈奴,唐太宗,蒙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太祖,汉武帝,轮台,帝王,匈奴,霍去病,唐太宗,汉朝,太子,战役,观点评论,汉武帝,朱元璋,匈奴,唐太宗,蒙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太祖,汉武帝,轮台,帝王,匈奴,霍去病,唐太宗,汉朝,太子,战役,观点评论,汉武帝,朱元璋,匈奴,唐太宗,蒙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