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四大名著是指的哪四本书,一般来讲看得最多以及电视剧最多的还是属《三国演义》了,里面的战争场面里面的歇后语以及历史都值得大家好好研究,从《三国演义》中能让我们学会很多人生哲理。同样都是武将众多大场面的《隋唐演义》就逊色了很多,不管是在流传度还是读者喜爱度都比三国要低一些,就拿我来说吧,我还是喜欢三国多一些,里面有我喜爱的诸多武将诸多谋臣,但是隋唐的话喜欢的人物一个手都能数过来,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本小说。
其实三国和隋唐都是我国历史上由大乱到大治,由长期分裂到空前统一,由衰败到趋于鼎盛的重要历史时期。从这一点来看两本书相似性还是很高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自为王,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总之来说就是大家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能有当老大的潜质,所以各个门派各种势力相互勾结,什么虚伪友情也都上线,什么今天我们是好朋友。明天我就捅死你那种友情,都是为了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在这种时候,也诞生了很多故事,也为之塑造了很多英雄。每个人的特点都很鲜明。
但是为什么两本书受众喜爱程度差距这么大呢?首先我们来看《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不够鲜明。很多武将性格相似,没有特色,感觉他们有时候做的那事根根不算英雄,缺点比有点还多,就拿《三国演义》来说吧,我是比较讨厌刘备的,因为我觉得他整天哭哭啼啼得到了各种属下,靠着哭得到了很多别人努力才能拿到的。
但是不可否认他的优点也很多他真的很适合做蜀汉的老板,为人仗义,忠义,会选择好的属下,为了自己想要的势力听取别人的建议,还能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要是换了我,我估计第一次去见,没见到就会觉得多半是没缘分,算拉倒拜拜吧,人家刘备去了三次,就是想要的都能去争取,所以这里面的角色都是这样,是有缺点的,但是优点完全能遮住缺点,英雄确实算的上是的。
另一方面的就是里面的人物的能力真的区别很大,《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的武将都是各有各的特点,很真实的历史人物,你明明知道他是个假的,看正史会发现出入还是很大的,罗贯中这个标准的蜀汉粉丝,把诸葛亮关羽写的简直像个神,很多不是他们做的都归到他们身上,但是感觉就是很舒服,让人印象深刻。而《隋唐演义》里面,这个武力值过于夸大了,就比如说排名第一的李元霸,手撕人,两个锤子做武器,一个就四百斤,真的太离谱了,这是举重冠军吗,是他们太强,还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退化了,举不动东西了。明显太过于夸大,而且这种夸大的程度不止李元霸一个,还有很多。
另外《三国演义》里面关羽的忠孝、诸葛亮的道德、曹操的奸诈,都栩栩如生。读者是能够能从这些人的举行行为,判断出自己的道德价值。而《隋唐演义》在诠释的道德观方面,逊色太多。从隋炀帝弑父、烝母、杀兄的毫无道德行为,到苛政引起全国大乱、到处起义,究其原因,就是道德观的丧失。而后起义队伍为了利益争相残杀、出卖,已经毫无人性可言。就算刻画了几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在整体塑造上于事无补。
另外来看《隋唐演义》太注重武将的作用,而对于谋略方面实在是描写的太少,好像英雄个人能力永远就是打一顿就能直接解决问题。罗成,罗艺,薛仁贵这些,除非生病,或者就是被敌人暗算等,几乎就是无人能敌。特别是李元霸,这个人就是个挂吧,打起来像开挂的,很像爽文男主直接笑看战场,最后来个雷击,然后升天,把他的武力写的太高了,没有人能够正面打败他了,一直让他杀下去,这小说没有办法写了。
那不行啊,那历史就是他当皇帝了啊,那不行的,得让他死。又例如罗成家的罗家枪法,过于开挂,每个英雄,都是有多少武力,兵器是什么,铠甲是什么,坐骑是什么,固然是优点,但是人物也就被固定了,犹如游戏中的人物一样,只不过有些人能够升级,有些人就升级不了。
而这边的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武将优秀,谋臣和有脑子的君主也是很有戏份,拿袁绍来说,他刚愎自用, 董卓暴虐虎狼, 袁术妒才自私, 刘璋优柔寡断, 都不是值得投靠的君主。而刘备、曹操虽然是优秀的君主, 也要有军师辅助才能成事。 像曹操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也是有赖荀彧、郭嘉这些军师出谋策划。
刘备早年虽有关张这两员盖世猛将, 还不是被曹操打的东奔西逃,也是在遇到诸葛亮后,才如鱼得水,势如破竹的壮大起来。谋臣和君主是相辅相成的,你给我地位,我帮你上位这种上下级的关系,曹操再怎么写的残暴照样是有很多人跟随他,就能让人的反思他也是很很多闪光点得我,能让人接受的,所偶一财跟随他。
总之我是觉得《三国演义》好看一些,不知道各位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