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魏征,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他那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每个学生时代都背过,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魏征在此之前是瓦岗寨的,在演义中,魏征是瓦岗寨46友中的老大。那么这么大人物到底是经历了些什么呢?
这就得从魏征的父亲说起了,魏征的父亲魏长贤在北齐时期担任过屯留令,但是当父亲死后,魏征家道中落,孤苦无依,过上了清贫的生活。后来这个人也不知道脑子想的啥,出家做了道士。还挺离谱的选择,魏征做道士期间,学习了很多知识,为处身乱世做准备。没错,机会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后来机会还真就来了,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召魏征为典书记,让魏征给自己起草文书。魏征文采斐然,逐渐吸引了李密的注意,李密于是召魏征为属下。魏征给李密进献十策,虽然打动了李密,却没能得到李密的重用。就是你说的我认同,都挺好,诶,我就是不用。
没过多久李密与王世充大战,战败后投降了唐朝,魏征也跟着李密投降了唐朝。这就波折的命运。后来魏征被太子李建成看上,于是招到自己帐下效力。当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这时候魏征建议李建成去平定山东,李建成很听话便申请前去山东平乱,最终斩杀刘黑闼,平定了整个山东。可是这点战功对于李世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影响。后来就酿成了玄武门之变。
在玄武门事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两个人联手打不过人家一个李世民,不得不说这天下也该是人家的。魏征又一次成了俘虏。到了对手手里哪有好过的日子,李世民不得琢磨琢磨之前魏征帮着李建成干了什么事针对他,越想越生气,于是李世民想杀了他,但是魏征很镇静的回答了李世民的问题,就这么活了下来。
怪不得人家能当皇帝呢,这胸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会回答的好,我就用你,比李密靠谱多了,这不得好好辅佐,事实上也是如此,魏征辅佐李世民,多次直言不讳的出建议。在此期间,魏征推动科举制度,他认为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可以保证政府的廉洁和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参与制定法律《唐律疏议》。魏征主张开明政策,提倡文化教育,对唐朝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世民常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他而言,魏征就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射出自己理政的不足之处,魏征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连皇帝都害怕的宰相,以他的说话直接,谏言直白出名于世。他帮助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成就了一代明君,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将经常被人因为武艺比来比去,其实谋士也是这样的,就比如诸葛亮和魏征,两个有脑子的人自然要比比脑子。到底谁厉害呢,李世民就回答过这个问题。李世民问身边的大臣:“魏征和诸葛亮相比怎么样啊?”当时,大臣岑文本回答说:“诸葛亮主持西蜀一国之政,国内安宁,又率师用兵,威动曹魏,为古今称赞。魏征虽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管理那么多国家事务,但是他忧国如家,忠言正谏,朝夕不倦,自古以来也无人能比啊。”李世民说:“对啊。魏征忠诚奉国,坚守仁义,唯以国家安宁昌盛为目标,不负国家重任;尽心尽力辅佐我,想让我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
诸葛亮的所行所为,也不过于此;他比不上诸葛亮的,就是率师用兵罢了。”要说对于朝廷来讲为魏征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拥有了就是这个国家的幸运,在这方面功绩上魏征要比诸葛亮强不少,皇帝说什么只要对国家不好,魏征就说出来,但是诸葛亮这边,基本上是刘备说什么就是什么,或者两人商量着来,所以魏征能力更强一些,但是就是不会打仗用兵,但是唐朝那个时候手下人才这么多也不需要魏征,他只需要做个对国家好的大臣。
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诸葛亮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就是活神仙,诸葛亮确实在历史上的蜀汉时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很多事情都并没有真正的历史依据,正史中的诸葛亮呢远远没有这么亮眼的存在,所以按照小说来讲,诸葛亮的上天入地的能力要高于魏征,但是在正史中,魏征又远超诸葛亮,毕竟他的历史贡献实打实的在那里摆着呢。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