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尚武,参军是年轻人的普遍追求。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在做官必须要有推荐、科举入仕仍有弊病的情况下,“从军谋边功”成了建功立业的新门路,文人也掀起了从军热。
数不清的边塞诗歌记载过读书人的参军梦,虽然部分边塞诗人只是“前线记者”,“武力值”究竟如何不好断言,但真从军的文人也有不少。边塞四诗人之一的高适就是真正守过潼关、参与过讨伐永王李璘叛乱和安史叛军的军人,曾写下“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燕歌行》)以描绘他所经历的战争,可见这位诗人也是文武全才。文士参军在唐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就拿这些有从军梦的文人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应该都和“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没什么关系,毕竟没有身体资本何谈参军追求边功?
说起唐朝尚武,除了“从军热”,还有任侠风气的盛行。这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武力值爆表的人物——李白。除了诗仙,他还是个剑客,唐时任侠风气在他这体现得最是淋漓极致。李白十岁即通诗书,少年天才,益州长史苏颋[tǐng]认为他可与蔺相如相比,评价非常高,但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新唐书·李白传》),拒绝了当地举荐他做官,可能他少年时的梦想就是当个侠客吧。他是一个很有侠客情怀的人,曾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表达自己对侠客的钦慕,对快意恩仇、仗剑天涯潇洒生活的向往。他在给韩朝宗写的自荐信里写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可见他对剑术的喜好早于文章。剑术虽然没有诗文有名,但也有些成就,他也许就是传说中,明明可以靠武功却非要靠文章出名的人吧……
太白行呤图梁楷(宋)
也许你会问,李白会剑术就能说得上武力值爆表吗?李白武力值有多高,有说法是李白师从“剑圣”裴旻学习剑术,《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曾提及李白曾主动请求投于裴旻门下。要知道,裴旻的剑术在唐朝被评为“三绝”之一,其余两绝分别是李白的诗以及张旭的草书。如果李白真的师从裴旻,那他的剑术应该是当世一流;再者,魏颢,一个与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深厚交谊的人在为《李翰林集》作的序中写道:“少任侠,手刃数人。”手刃数人,李白的武力值绝对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