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流传至今的同时,也让这位不畏黄昏之年,志在经纶世事,成一番事业的姜子牙名流千古。
他的前半生过得平平淡淡,虽人穷志不穷,却还是要为柴米油盐而苦恼;后来,垂垂老矣的姜子牙,终于在渭水之滨等来了西伯侯姬昌,他辅佐姬昌杀昏君、打江山、治乱世、守社稷,成为了周朝的开国元勋,也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尤其是被写入《封神演义》的姜子牙,更是一位驱邪扶正的神坛偶像。
以姜子牙如此崇高的地位,在他去世以后,必然有大量的随葬品入墓葬,令人颇感奇怪的是,千年以来竟无人盗窃过姜子牙的墓葬,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至今关于姜子牙墓葬无人盗窃一事,流传最广的说法为:众人敬畏神灵之心。由于姜太公灭商盛周的功绩在后世代代相传,让后人对他产生了极高的崇拜心理。
为了歌颂姜太公的丰功伟绩,民间开始出现很多歌颂他的神话故事,尤其是明朝年间问世的这部《封神演义》,将他描述为掌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之后,直接奠定了姜子牙在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再加上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中,都将姜子牙尊称为武圣、百家宗师。姜子牙的这些崇高身份,在中国神坛上的地位,让人们对他产生了敬畏心理,据说他手持青铜鞭,威严神气无比,也专为驱邪扶正。
盗墓贼又极为迷信,正因如此,他们从不敢轻易盗窃,被世人奉为神灵的姜子牙的墓葬。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其实只是为了进一步神化姜子牙的形象地位,对于他的千年墓葬无人盗窃一事,并没有提供实际性参考意义。
其实,姜太公墓没有遭到盗窃的主要原因在于,根本没有人知道姜太公墓具体在何处,姜太公墓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是个难解之谜。据史书记载,姜太公墓主要有以下三处地方。
第一种说法是在山东临淄,据《礼记·檀弓》、《史记·集解》记载,姜太公受封于营丘,去世后葬于周,但是这些史料文献,并没有明确指出太公墓到底位于临淄哪里。
在《临淄县志》和《齐记遗补》中,又说在临淄区张家庄南面,有一座古墓,传闻为太公衣冠冢。综合这些记载可以得知,临淄的太公墓葬,并非真正的姜太公之墓。
第二种说法认为,姜太公墓很有可能在河南汲县。《河南通志》记载,在河南卫辉市汲县,太公泉村西南面的荒坡上,有一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墓葬,据说太公封国于齐,死后便葬在这里,清朝康熙年间此处还立了一处“周姜太公墓葬处”的石碑。
只是关于这种说法,又缺乏史书资料,所以这一说法至今难以成立。其实不仅是姜太公墓,迄今为止西周的天子陵竟然无一处发现,虽然文献中关于周天子陵多有记载,但是尚未得到考古证实,更何况姜太公墓与周陵有直接牵连。
所以并不是姜太公墓千年以来无人盗窃,而是根本没有人知道姜太公墓究竟在何处,这才才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