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中国先秦时期列朝列国志】西周(一):历史沿革

【中国先秦时期列朝列国志】西周(一):历史沿革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共传12王11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1.周人兴起

周人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姬弃,是五帝中帝喾之子,随着有夏氏的衰落,周人的先祖“自撺于戎狄之间”,西迁陇西一带,后周人居住于今关山(今六盘山)一带。他们的先祖为姜嫄,可能与古羌人有渊源关系。姜嫄之子后稷是他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西周的农官之长便以“后稷”命名,其后,周人东迁岐山关中一带,遂逐步崛起。

从后稷到文王中间有若干个王,《史记·周本纪》、《世本》记载有十五代,依次是后稷(名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而《汉书》记载有十八代。然而‘自后稷至文王千余年,只经过十几代是不可能的,后人多对此表示怀疑。杨宽等认为“后稷”原是稷神的称谓,如同西周时称土地之神为“后土”,“后”是对地下神祇的尊称,对应上天的“帝”。“后稷”成为农官之长的名位,乃是后世推崇稷神的缘故,其家谱可能有误。谯周说这是“失其代数”的缘故,认为后稷之后有世系脱落的可能。汉代《史记·刘敬列传》、《汉书·娄敬传》述,“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则《史记》所载后稷至公刘四世间应当有十余世。或说“后稷”是虞夏时期的农官名位,周部落的首领世代担任后稷,并非单指一人。

到了不窋时代,周人迁徙到戎狄之间。公刘时迁至自然环境优异的豳。到达豳地以后,周人开垦田地、营建房屋、并确立了一套举行祭祀、宴会的礼仪。“京”、“京师”就是源自公刘时代对国都的称谓。商王武丁时期,周成为商的封国。公亶父(后来被追尊为周太王)时,为避免西北戎狄部落的滋扰,周人再次迁都至歧阳周原。这时政治设施有了长足发展,王宫设皋门、应门,国都设宗庙、社稷即始于此时。

太王死后,少子季历继位。由于与太伯所建吴国、任姓诸侯保持友好,加之商朝国力衰微,周的力量不断壮大。商王武乙时期,周开始武力开拓领土,首先花了三年时间征服鬼方。之后,季历继续进攻山西地区的戎狄,在攻打燕京戎时受挫,然而接着还是攻克了余无戎。打败余无戎后,季历被商王文丁任命为牧师(一种相当于方伯的职位)。由于季历将周国的领土大大向西北扩展,受到了文丁的提防,《竹书纪年》载其为文丁所囚杀,而《史记》对此说法不予承认和收录。

季历死后,其长子继位,是为周文王,他曾被商王册命为西伯。崇侯虎向纣报告了西伯对处死九侯的不满,西伯因此被囚禁于羑里,直到西伯的属下进贡美女和财物才被赦免。周文王一面殷勤侍奉商王纣,一面借口征讨叛国四处开拓领土,周的势力得以大幅度扩张。文王团结诸侯,解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先后征服了犬戎、密(密须)。之后又灭掉了山西地区的黎,并攻克盂(又作于、邗)。崇侯虎所在的崇是当时的东方强国,也在激烈的攻城战之后被周攻占。文王在克崇后迁都到丰,并建立了一套以卿士为首的官制,健全了政治机构,积聚了一大批有才能的贵族,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

2.武王伐纣

文王死后,其次子姬发继承了他开创的基业,这就是后来的周武王。武王继位后第二年,即统帅大军在盟津与诸侯结盟,两年后在此誓师,准备北伐克商。武王统帅的精锐部队(据说只有“戍车三百乘,虎蕡三百人”)于盟津渡河后,经历六天到达牧野。参加决战的除了周人的锐兵,还有不少西南蛮夷部落的军队以及一些盟国的国君、将领。在周元帅吕尚的指挥下,周国军队与周人自称的数量远高于己的商朝军队展开决战,当天即获得全胜。纣被迫自焚,商朝中央政权被推翻。

占有京畿朝歌之后,周军兵分四路南下,开始攻击侵略东部和南方藩属于商的诸侯国。克商之后,武王分别在牧野举行了告捷礼、在殷都举行了社神祭、在宗周举行了献俘礼,并迁都于镐京(即宗周),周朝建立。周武王灭商纣王的年份是约公元前1122年至前1046年之间。

武王克殷后,开始分封诸侯,这些诸侯有先代君王之后、有功的异姓贵族,也有姬姓亲属。武王还留下商代王畿北部继续作武庚(殷纣之子)的封国、对投诚者保留原有食邑。武王克殷后四年便去世了,他的四弟周公旦称摄政王,代年幼的成王治理天下。

3.成康之治

成王和后来即位的康王钊的统治时期被后人称为成康之治,是西周安定时代的开始。成王即位初,由周公摄政,周公三兄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不满,开始散布周公将对成王不利的谣言,发动叛乱,自称“勤王”,史称“三监之乱”。并怂恿武庚、东夷一起发动了叛乱。周公兴师东征,战线北至梁山、南至淮上[3],最终将管、蔡、霍、武庚之叛各个击破。周公把殷民分别交于明保(周公之子)、康叔(周公六弟)等人统治并颁布训诫;让殷朝宗室微子启(纣王庶兄)代替武庚典承商汤香火,封至宋国;另外的殷朝顽军迁至洛阳地区,由周公亲自管辖。叛乱平定后,周公作《多方》、《多士》来告诫殷人,对殷贵族采取思想、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安抚政策。周公摄政五年,开始在雒邑营建东都成周,以便更有效的统治东方地区,成王到成周开始亲政。召公奭召集各方首领,教导成王以德治国、重用老成人。成周建成后,成王回镐京即君位,周公则留下治理东都。至此,周朝廷才得以巩固。

周人的分封诸侯虽早于武王时开始,但大量封国是在成康之世才出现的。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初分封共七十一国,其中与周王同姓的姬姓就有四十国,兄弟之国有十五国。而《荀子·儒效》则说姬姓有五十三国。可见周初的分封是以姬姓为主体,而同时兼顾到异姓。其中季历之兄太伯、仲雍的后人封于吴(今江苏苏州),文王二弟(一说从侄)虢仲、虢叔封于东虢(今河南荥阳)、西虢(今陕西宝鸡),文王诸子分别封于管(今河南郑州,早灭)、蔡(今河南上蔡西南)、霍(今山西霍州西南)、卫(今河南淇县)、毛、聃(今河南阜阳)、郜(今山东成武东南)、雍(今河南修武西)、曹(今山东定陶西)、滕(今山东滕州西南)、毕(今陕西咸阳西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酆(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郇(今山西临猗西南);武王诸子封于晋(始封在今山西翼城西)、应(今河南平顶山)、韩(今山西河津东北);周公诸子封于鲁(今山东曲阜)、凡(今河南辉县西南)、蒋(今河南固始西北)、邢(今河北邢台)、茅(今山东金乡西北)、胙(今河南延津北)、祭(今河南郑州东北);召公之子封于燕(今北京)。主要的异姓诸侯则有:殷贵族微子启封于宋(今河南商丘附近),姒姓封于杞(今河南杞县),嬴姓封于葛(今河南宁县西北),妘姓封于陈(今河南淮阳)等等。最初的封建主要集中在中原,是建国工作的一部分,在之后并没有继续推广。这些封国以人群为主体,常常迁徙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它们由河南向东、向南迁移,形成了周王室新的屏障。

成康时代,周王实行赈济贫困民众、授田于民、明德慎罚的政策,因而农业生产颇有起色、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外邦来朝、政局稳定、人民和睦。然而康王晚期喜好征伐,据小盂鼎铭文,仅在与鬼方间的战争中就斩首四千八百多人,俘虏一万三千余人,与南方的淮夷和荆楚亦常有冲突,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为昭王时期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4.由盛而衰

周康王死后,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之时,王道微缺,西周国力开始走下坡路。昭王十六年,他亲率大军南征楚荆,直至江汉地区。南征共经3年,昭王还师渡过汉水时溺死,军队也遭覆没。继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满),在位长达55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穆王好游行,致使朝政松弛。东方的徐国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才得以平定。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戎狄部落逐渐兴盛。穆王死后,周共王繄扈继位,在位23年,其子囏继位,是为周懿王。懿王在位期间,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周孝王是共王的弟弟,周懿王的叔父,在周懿王病死后继承王位。孝王在位仅6年,死后由懿王之子燮继位,是为周夷王。夷王在位时,诸侯来朝,下堂迎见,不敢坐受朝拜,显示此时周天子的权威已大幅降低。同时, 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也开始尖锐化,周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5.共和与中兴

周厉王是周夷王之子,在夷王死后继位。他在位期间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

前842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州市),结束了他长达37年的统治。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宣王励精图治,朝政有明显起色,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但是宣王晚年,周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宣王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惨败。

6.幽王之死

周幽王时,周室的危机更为严重。周幽王奢侈腐化,贪得无厌,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地方贪污不断,卿士皇父将搜刮的财富运出关中,于向(今河南济源)建都藏财富。前779年,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失败,使西戎更加壮大。关中发生地震、山崩和旱灾,使得西周王畿的人民东逃东土。郑桓公也听从太史伯阳的建议,将郑人东迁至虢国与郐国之间。平王东迁后,郑人于此地重建郑国,国都为新郑(今河南新郑)。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甚至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姬伯服为太子。姬宜臼投奔申国,周幽王出兵伐盟国姜姓申国。申侯就联合缯国、西戎与犬戎反攻周幽王。战乱期间,周贵族纷纷埋象征权力的鼎、簋、盘等铜器后东逃东土。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杀周幽王与姬伯服於戏(今陕西临潼东),尽取周赂而去,史称犬戎之祸,西周结束。

幽王死后,诸侯共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平王三年,避犬戎,舍弃镐京,以雒邑成周为都,东周开始。

7.君主列表

谥号

国君本名

“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推算的西周年表

周太王

周王季

周文王

昌(西伯)

周武王

约前1046年—约前1043年

4年

周成王

约前1042年—约前1021年

22年

周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25年

周昭王

约前995年—约前977年

19年

周穆王

约前976年—约前922年

55年

周共王

繄扈

前922年—前900年

23年(共王当年改元)

周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8年

周孝王

辟方

前891年—前886年

6年

周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8年

周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37年

共和(一说为共伯和摄行天子政)

前841年—前828年

14年(共和当年改元)

周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46年

周幽王

宫涅

前781年—前771年

11年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史记,诸侯,周武王,部落,周人,季历,文王,西周,先秦时期,商王,故事传记,诸侯,武王,河南,周公,周幽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史记,诸侯,周武王,部落,周人,季历,文王,西周,先秦时期,商王,故事传记,诸侯,武王,河南,周公,周幽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史记,诸侯,周武王,部落,周人,季历,文王,西周,先秦时期,商王,故事传记,诸侯,武王,河南,周公,周幽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