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乱讲什么?”“李白怎么这么趋炎附势”!
很多人看了《长安三万里》是这样的感受,觉得电影丑化了心目中的李白,李白该是什么样呢?狂放不羁、仙风道骨、桀骜不驯、藐(miǎo)视权贵。
可影片中的李白像个酒蒙子,为了功名趋炎附势,为了入仕寻找捷径,他溜须拍马,攀附权贵,他甘做赘婿,又当反贼,这样一个谗言媚骨,卑躬屈膝的人和我们心中的李白截然相反,事实上,影片这样已经美化了李白。
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辞别亲友前去游历,他游览河山,广交好友,饮酒作诗,那时的他快意恩仇,潇洒快活。
然而每一个文人志士都逃不过“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的定律,结束少年游侠的潇洒岁月之后,他便想谋得一官半职,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梦想,可因为出身商贾,无法参加科考。
自此,他便开始了干谒求仕之路,他疯狂拜谒名流,为权贵写溜须拍马之作,娶前宰相许国师的孙女入赘其府,这样攀附权贵,阿谀奉承的日子一晃就是十余年,可仍然未得一官半职,40岁的他心灰意冷离开了长安城。
后来在贺知章等人的举荐下得了一个翰林供奉的官职,想着可以大展身手,他高兴极了,当即挥毫泼墨写下了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谁料唐玄宗只是欣赏李白才华,让他为自己的玩乐诗文助兴,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正是为讨帝妃欢心所作。
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李白想要的,他想学范蠡张良匡扶天下,郁郁不得志的他整日纵酒消愁,醉酒后上演“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甚至天子呼而不见,如此荒唐惹恼了唐玄宗,最终以李白请辞而告终。
彼时的李白早已白发横生,此后的十余年里,他游历山川,遍访老友,寻仙问道,无须再溜须拍马,更不用讨好帝妃,过得甚是潇洒。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以平乱为由,在江南起兵,几番请李白出山,56岁的李白没有完成年少的梦想,被李璘的真诚打动,便出山入幕李璘,可这一决定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56岁的李白,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准备出山大展宏图,谁料李璘行的是谋逆之事,没多久李璘败落,李白被捕流放夜郎,庆幸的是流放途中遇天下大赦,“轻舟已过万重山”正是作于重获自由之时,然而当时的他人生只剩下最后三年。
761年,年过花甲的李白,再次请缨随李光弼(bì)剿灭叛军,却半途病重,最终于762年病逝。回看他的一生,为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终极宏愿,他做了很多窝囊事,溜须拍马、假意逢迎、攀附权贵。
看完《长安三万里》我们感慨那样的形象不该是李白,可当我讲完李白的所遇、所念、所求之后,我想你会真正的读懂李白了吧!少年风华,老来抱憾,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完美之人,狂放不羁是真,溜须拍马也是真,可不正是那些不完美,才造就了他的荒唐、矛盾、多面吗?如果他毫无缺点,哪会有那么多经典流芳百世呢?
《国家宝藏》节目中的那首《如果没有李白》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没有李白,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千年前少了一个文学家,《全唐诗》会变薄一点点,但程度相当有限。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这些词都不存在。
蚍蜉(pí fú)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也都不见了踪迹。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风景,也会失色几许。
庆幸的是,我们的历史有一个李白。
此刻,你读懂李白了吗?你心中的他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