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人政治,最怕战争。金军进逼,那些士大夫们闻风丧胆,其中就包括已经做了江宁(今南京)太守的赵明诚。
是年二月初五,御营统制官王亦带兵驻守江宁,准备谋反,约定夜里放火为号。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到了消息,骑着快马到府衙向赵明诚报告。当时赵明诚已经接到新的任命,移知湖州。抱着在江宁得过且过的心态,不愿多事,因此装聋作哑,根本不听李谟的汇报。李谟是个有责任心的官员,见主帅不以为意,只好自己行动,在王亦叛军路过的地方安排兵卒,守住要塞。是夜,天庆观果然燃起了大火,王亦率领叛军鼓噪着攻打州衙,然而被李谟堵在了半路,经过一阵厮杀,攻而不克,只好从江宁城南门逃亡了。
等到天亮,局势稳定下来,李谟去向赵明诚报功,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了。原来,听到厮杀的声音,赵明诚吓破了胆,从府衙后门溜出,不敢经过城门,只好找根绳子,从城墙上缒下,仓皇而逃。同赵明诚一同逃走的还有江宁府的通判毋丘绛、观察推官汤允恭。据明人《万姓统谱》记载,汤允恭是有胆识的一个人,通判常州,有叛卒入境,汤允恭独自一人深入叛军营寨,舌战群寇,瓦解了叛军,与在江宁任上判若两人。看来将熊熊一窝,汤允恭在江宁如此懦弱、狼狈,应该是受了赵明诚的影响。临阵脱逃事件,赵明诚恐难辞其咎,所以朝廷很快将赵明诚罢职,毋丘绛和汤允恭两人也受到处分。
我们尚不清楚李清照如何出了江宁城,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随赵明诚缒城而逃,二是李谟镇压叛军、赵明诚被罢职后将李清照接出江宁城。二月初五夜赵明诚逃得匆忙,携家带口的可能性极小,何况从城墙上垂绳而下,一般女子会极其抗拒。再者他们离开江宁时携带了全部的金石书画,因此李清照决不可能跟随赵明诚缒城而逃,只能是局势平稳后赵明诚再次入城接李清照及金石书画从容而去。
无论如何,既然免了职,江宁不能再呆了,只能另找栖息之地。
江南非故乡,到哪里呢?北边不能去了,金人已经打到了扬州,赵明诚既然如此胆怯,就向南逃吧。他们顺江而上,目标是江西。
四月份,船到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县因附近有长江支流乌江而得名。秦末天下大乱,项羽在会稽(治今江苏苏州)起兵,号称西楚霸王,与群雄中原逐鹿。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打败,被追赶到乌江边,这里的乌江亭长劝项羽渡过长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谢绝了亭长,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乌江还保留有一个西楚霸王祠,建于县内凤凰山上,内有项羽的衣冠冢,匾额为唐朝书法家李阳冰题,唐才子贺兰进明撰写《西楚霸王祠堂颂》,贺兰诚于天宝年间书丹。赵明诚爱金石,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去处,到西楚霸王祠研究唐朝书、文、碑刻,李清照随从,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题作《乌江》,又作《夏日绝句》,不过当时还未到盛夏,只是农历四月,天气骤热,给人夏天的感觉。诗歌体裁中最简短就是五言绝句了,只有二十个字,李清照又写得明白如话,好不佶屈,但表达的含义却十分丰富。项羽是秦末风云人物,力能拔山,器宇轩昂。是他战败了秦朝的主力部队,才得以推翻秦朝暴虐的统治。他生得轰轰烈烈,死也悲壮惨烈。即便生命最后一刻,不愿过江屈辱偏安,苟且偷生,无论生死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李清照敬佩这样的大丈夫、伟男子,所以作诗讴歌他。当然,结合当时的时事,显然李清照心中另有寄托。宋高宗君臣一路南逃,根本不敢与金国军队正面作战,宋高宗甚至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对比西楚霸王,李清照怎能不为宋朝群臣感到悲哀!由远及近,自己的丈夫也是贪生怕死之徒,士兵叛乱,还未殃及州府,即仓皇而逃,李清照怎能不因此感到屈辱!如果说过去因私生活与赵明诚心有芥蒂,现在则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个人品质,李清照对自己一生所寄托的人产生了鄙视之心!
五月,李清照一行到池州,“入内江,从城北清溪镇(今下清溪)沿清溪河而上,直达古老的池阳郡府城南通远门外桃花渡。那里古时有一座浮桥,名叫‘济川桥’(明代水毁,建石桥,改名“通济桥”,俗称“南门大桥”)。李清照来时,浮桥北岸东侧,有一个府城最大的水运码头,俗呼“南门水埠头”。在这里,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受到了池阳知州刘子羽(彦修)一班人的迎接。当时赵明诚在朝廷也是很有名望的人物。在官场上,他是京都府衙首长,非同一般;在金石学术上,又名闻朝野;加之夫人李清照诗词独倡一家,‘文章落纸,人争传之’饮誉文坛。这些当时都使他夫妻俩成为闻名天下的人物。再加这次举家来到池阳,满载珍贵文物,更是引人注目。于是,李清照夫妇的到来,一时轰动了古老的池阳城。”[1]
是时金兵已退,宋高宗也已经平息了苗刘叛乱,抽出时间到江宁视察江防。江宁是江南最重要的屏障,三国时孙权建都于此,名叫建康,宋高宗也将江宁改名建康,以图能偏安一隅,江山永固。到建康时,宋高宗又想起了赵明诚,大约因为朝中确实无人可用,也许因为赵构也是逃跑主义者,对赵明诚的弃城行为产生了同理心,重新诏令赵明诚知湖州。
这么短时间皇帝不但没有深入追究他,还让他官复原职,这让赵明诚激动不已。为了尽快见到皇帝,他决定独自一人应诏赴建康,将李清照暂时留在池州。刘子羽热情好客,安顿李清照不是太大的问题。李清照虽然担心夫君安全,然而女子在政治事务和家庭事务上发言权有限,不便力争,只好顺从赵明诚的决策。陆路如果骑马,比舟船要快,赵明诚心情迫切,便舍舟负担,改走陆路。六月十三日,赵明诚精神很好,像只刚出山的猛虎,浑身洋溢着蓬勃之气,眼中放射出精光,炯炯有神。他穿着当时流行的葛布夏衣,头巾掀起向后,露出前额,显得潇洒不羁。他站在岸边,向船上的李清照舟中挥手告别,嘱咐李清照就在池州等他。
战乱时期,赵明诚一走,只剩下了李清照一个妇道人家,其艰难可想而知,况且,生死无常,亲人不在身边,谁知道会不会有个三长两短?与赵明诚的踌躇满志不同,李清照情绪非常低落,在船上向赵明诚喊道:如果形势危急,怎么办?赵明诚用手比划着答道:随大流吧。如果迫不得已,先舍弃那些笨重的东西;还不行的话丢掉衣服被褥;再不行丢掉书册卷轴,然后古器,剩下宗庙牌位、祭祀礼器一定要随身携带,用生命去护卫,生死相随,不能丢弃。赵明诚还再三叮嘱不要忘记,似乎对李清照很不太放心。
当时节气已过小暑,酷热难当。然而赵明诚情绪亢奋,心急似箭,顶着火热的太阳快马加鞭,恨不能马不停蹄一天就到建康。身体和内心同时处于燥热的状态,最容易生病,结果赵明诚中暑了。中暑由身体排热不畅引起的中枢神经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疾病,发作很快,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致死率很高。赵明诚到了建康,就卧病在床,不能行动。他派人向李清照通报消息,这时已入七月。李清照了解赵明诚的病情后,惊惧不已,连呼“奈何”“奈何”!读书人大多懂一些药理知识,按一般人的常识,大热需用寒药。然而李清照知道,服用寒药后,身体排热机能更差,病情会进一步恶化。[2]不祥之兆涌上李清照心头,李清照顾不上多想,也顾不上可能遇到的危险,急忙令船家掉转船头,飞一般驰向建康驶。北上属顺水行舟,船走得很快,一日三百里,不几日便到了。
李清照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赵明诚果然在服用柴胡、黄岑等,他的身体出现了忽冷忽热的疟疾症状和腹痛腹泻的痢疾症状。李清照知道赵明诚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救治,她想询问赵明诚有没有最后交待的事宜,又怕赵明诚伤心,实在无法出口。就这样又挨了两天,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回光返照,忽然索要纸笔。李清照给他研墨铺纸,赵明诚颤巍巍起来作诗,一首没有写完,笔掉在了地上,身体变得僵硬,溘然长逝,临终没有留下任何遗嘱。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述了赵明诚最后的时光:
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盲。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是年李清照四十九岁,两鬓已霜。
[1] 《李清照晚年再嫁悲剧》,丁育民,《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 今人也有人认为按赵明诚病症,所服之药并无不当。见许钧颐《赵明诚死因考辨》。
(本文来自华龄出版社,作者郭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