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越严而寇越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公元16世纪,在那个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曙光快要冲出遥远地平线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身为东亚霸主的大明帝国却遗憾地继续沉醉在陆地霸权的美梦之中,抱着传统的朝贡体系,傲慢地看待东西南北四夷。
在此情况下,帝国的东南沿海反倒是出现了一件咄咄怪事:就在狭小的日本本土仍处于战国混乱之际时,他们的那些名为“浪人、武士、倭寇”的失败者们反而给庞大帝国的东南沿海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按这样来推算的话,那统一后的日本岂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征服中国,又何来丰臣秀吉的朝鲜大败?
普遍认为,不同明代初期的倭乱,明朝后期的倭寇之乱根源在于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所带来的庞大海外市场需求与大明政府落后的海禁政策之间的矛盾。所谓倭乱,不过就是一大群中国人不满朝廷政策、要求开海而带着少数真倭所造成的沿海骚乱罢了,最典型的莫过于大海盗汪直、徐海。隆庆开海以及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这种动荡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那个东南沿海矛盾相对突出、社会相对动荡的时期,一代名将戚继光也就顺势而上,用无数倭寇的头颅奠定了自己的盛世荣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明史·列传·卷一百》
公元16世纪中期,继承祖上军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山东登州)的戚继光很快便在嘉靖年间日益猖獗的倭寇动乱中崭露头角,并受到了尚未发迹的张居正的赏识。等到戚继光调任倭寇最为猖獗的浙江之后,在长期经历了与这些刀口上舔血的亡命之徒的较量,戚继光深刻认识到当地卫所士兵的训练松弛、作战能力低下。
既然体制不可改,戚继光所幸将目光投向了民风相对彪悍的金华、义务等地,从那些服从命令、还没有被军队坏习所败的矿工、农民中招募了一支新军,在提高他们生活待遇和薪俸的同时用全新的战法和严酷的纪律加以训练,也就是日后的“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公元1650年)春,倭寇率两万余人,50余艘战船进犯浙江,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直扑戚继光而来。戚继光自是不惧,亲率大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并一路追杀至雁门岭。而其后,倭寇偷袭戚家军家眷所在地新河的阴谋同样在戚夫人披坚执锐,率领众人御敌以及海门、台州之军救援下宣告破灭。
走投无路的倭寇遁走之后,干脆趁机袭击防御空虚、城墙损坏的台州城。与此同时,戚继光也敏锐地意识到新河方向只有倭寇不到1000人,断定倭寇主要进攻方向在台州一带,急忙率剩余的1500戚家军一夜急行军110里赶至台州,果有一股3000人的倭寇沿途烧杀抢掠,直扑台州而来。
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明史·列传·卷一百》
此时,倭寇已进至离台州城仅数里的花街,而戚家军一路转战奔袭却已是两天两夜未曾组织大规模的休息和饮食了。尽管如此,戚继光仍命丁邦彦部为前锋左哨,从大路迎战;陈大成部为前锋右哨,由江下前进击敌;陈濠等部为中哨正兵;赵记、孙廷贤部为左右翼,分随左右前锋;台州知府王可大督率民兵列阵于城外壕边,来往策应,打算继续大干一场。
时倭寇前队列一字长蛇阵迎战,而戚继光则利用火器优势,命前锋以火器轮番齐射将其打散,然后让左右前锋奋勇冲杀。作战勇猛的戚继光甚至自己披坚执锐,亲手斩杀了敌酋,率领大军如同摧古拉朽般将他们击溃。事后统计,此战共歼倭寇1000余人,斩首300余人,俘寇首2人,淹死倭寇甚多,而戚家军仅阵亡3人!
最为令人瞠目结舌的还在后头。
花街之战取得胜利之后,戚继光继续挥师北上歼灭入侵健跳的倭寇。乘胜又在藤岭、长沙等地击败倭寇。从4月26日到5月25日,前后历时一个月,十三战十三捷,史称“台州大捷”。在此次大胜中,戚家军一举歼灭倭寇5500多人,而自身死亡仅仅20人。
一时间,捷报频传,天下震动!戚继光因此连升三级,戚家军也因此名震天下。
看完,还不点赞关注?茫茫人海,以后你可就再也遇不到我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