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价一个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时,主要通过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贡献和作为来判断,赵光义励精图治,不能被划到昏君里。但是“烛影斧声”的民间传说和赵光义对兄弟子侄的刻薄寡恩,让后世之人无法给他过高的评价。赵光义靠残害兄弟手足来篡位和大权独揽的做法,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赵匡胤暴毙而亡,“烛影斧声”的传闻甚嚣尘上,赵光义被怀疑
虽然在正史的记载中,并没有说赵光义是通过杀害哥哥赵匡胤得到了皇帝的“宝座”,而是尊了“杜后遗命”。但是赵光义即位时并没有拿出任何信物佐证,这让世人笃信,赵匡胤之死绝对与他脱不了干系。
至于赵光义有没有篡夺哥哥赵匡胤的帝位,历史上还有第二种说法,那就是赵匡胤临终接见晋王,主要是为了嘱托后事,因为赵匡胤曾经向母亲杜氏允诺,若自己身死,皇位不会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身死,则把皇位传给三弟赵光美。如果该说法是正史的话,赵光义并没有夺了侄子赵德芳的帝位,而是顺理成章地继承帝位。
赵光义对兄弟子侄刻薄寡恩,冷待皇嫂,在其死后两年才将其埋葬
至于赵光义到底是名正言顺地继承哥哥的帝位,还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抢夺了本该属于侄子赵德芳的帝位,赵光义都不应该通过赶尽杀绝地方式对待自己的手足和子侄。所以,之所以世人对赵光义的评价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之有关。
赵光义除了对兄弟子侄无情之外,对皇嫂宋皇后也很是刻薄。宋皇后恭顺有礼、贤良淑德,很受赵匡胤的恩宠。但是有传言说,她曾想协助赵德芳继承帝位,因此触犯了赵光义的忌讳。为此她在生前备受赵光义冷遇,死后陈尸两年才被埋葬。
赵光义励精图治,打败北汉实现政权统一,不是一位昏君
无论赵光义以什么样的方式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在他上位之后,他并没有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而是把百姓和社稷放在心中。虽然他的文治武功比不上李世民,在疆域扩张上也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他广纳谏言、举贤纳士,只想着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力。
赵光义通过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受贿和完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宋的统治。除此之外,他率领军队打败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权的统一。由此可知,赵光义绝对不能算是一个昏君。
世人对赵光义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不好
历史上对赵光义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一些人认为赵光义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政治局面,实现了政权的统一,是一个对历史和政治有贡献的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推崇“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导致北宋国力逐渐衰弱,不值得被赞扬。
此外,赵光义和赵匡胤一样,并没有把辽国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在两军对战时多次失利,足见他在作战和领土扩张上,能力一般。但和侄子赵德芳与赵德昭比起来,赵光义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只不过他为了得到权利,无所不用其极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无法苟同。
和赵光义不同,李世民也是从哥哥手中夺得了皇位的继承权,但是他是在个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和遭遇排挤之后,才发动了政变,所以,从这点来看,李世民篡位的动机更加“名正言顺”一些。因此,同样是篡权,赵光义为人所诟病,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