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辽朝伐后晋,耶律德光归纳出“三失之训”,名相司马光点头称赞

辽朝伐后晋,耶律德光归纳出“三失之训”,名相司马光点头称赞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辽朝第二位皇帝,同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一样,是契丹乃至整个游牧民族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之主。

如果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汉臣韩延徽提出的“胡汉分治”策略,凿开辽朝与华夏文明的“柏林墙”,那么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伐晋之战中,总结出为政“三失三得”则是为找到游牧民族繁荣强盛找到出路,即由草原走向汉化的治国之道。

“三失三得”的意义

耶律德光一生都致力于推动契丹文明与中原文化,不仅积极学习汉朝的官职设置、推进太祖时期确立的“南北分院制”,还极力调和契丹游牧作业和汉族农耕种植的矛盾。特别是驾崩前,写给皇太弟耶律李胡的信中总结自己为政三失三得,被北宋名相司马光称之为“三失之训”。

耶律德光的“三失三得”到底说过什么,为何令司马光赞口不绝,将其编入史册。读史君认为:“三失三得”的提出,标志着契丹民族逐渐走向深度汉化的开始。辽太宗·耶律德光敏锐地捕捉到,游牧民族的出路,必须脱离原有的草原习性,自觉接受中原文明的汉化,为享国209年的辽朝奠定治世基础,为后来7位辽朝国君指名治国方向,最终才有“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的塞北盛世。

“三失”见《资治通鉴卷286·后汉纪一》

是月十日,行至黎阳渡。渡河时顾谓侍臣曰: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

“三得”见《辽史太宗本纪》

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夙夜以思,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

为政“三失三得”与草原汉化的关联

1.“纵兵掠刍粟”“和协军情”学习汉族军事粮草制

历史上,包括契丹族在内的所有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经常无端骚扰华夏边疆,致使历代华夏文明政权为之束手无策的根源所在,便是游牧民族行军打仗,不需要粮草供应。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契丹民族长期采取“打谷草”的粮草供应策略,说到底是一种“以战养战”的形式,一路打一路抢,走到哪抢到哪。如此一来的好处,自然是以极低的战争成本博取最大的战争收获。战争局势有利自己或者游牧民族部落之间相互攻伐的条件下,所有的财物全部堆积没有设防的地面上,自然想怎么抢便怎么抢。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打草谷”的粮草供应策略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华夏文明政权喜欢夯土围城,游牧民族的骑兵即便是再骁勇善战,是不可能直接撞破城墙,攻入城内。战马来到坚固的城墙下,也只能勒马而止。稍有军事才能的汉族将领若是玩起守城战,游牧民族只能无功而返,因为粮草问题使得它们承担不起持久攻城战的成本。

《辽史·太宗本纪》记载:

夜则列骑环守,昼则出兵抄掠。

辽晋中渡寨之战,辽军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是依然面临眼中的粮草供应问题。夜里要以骑兵进行设防守护营寨,白天还要为粮草问题犯愁,派一部分兵卒出去剽劫财物以备军需,导致辽军此战打的极其辛苦。

耶律德光为政“三失”中,首条提出契丹民族要进行军事改革,是鉴于此次一路伐晋中最大的痛点。使他认识到必须学习汉族军事的粮草供应制,唯有建立起强大的后勤供应,做好长期攻伐战的准备,在契丹民族以后南下作战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入主中原的愿望。

2.“括民私财”“抚绥百姓”吸收儒家“民本”则一统的思想

“为政三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下灭后晋时的首次提出。此次与后晋石重贵的军事较量,是辽太宗·耶律德光本人头一回单独带兵作战(辽与后晋石敬瑭灭后唐李从珂、幽州赵德钧时,皆是太后述律平随军听证)。

辽军攻破后晋都城开封,结束后晋石重贵的统治后,辽太宗·耶律德光令契丹将士扎营开封数月,期间给自己举行一个盛大的登基大典。正是短短数月间,辽太宗·耶律德光得以近距离接触中原汉地的汉族百姓。

辽太宗·耶律德光看到辽军驻扎开封城时,由于没有基本的粮草供应,辽军士兵只好三五成群出去抢老百姓的食物。抢老百姓食物的过程中,被老百姓用钉耙、锄头、粪叉子一顿“招呼”,导致辽军经常出现“丢兵”的情况(被汉族老百姓打死)。

参见《辽史·太宗本纪》

甲寅,攻拔朔州,遣控鹤指挥使谐里劳军。时褭古只战殁城下,上怒,命诛城中丁壮,仍以叛民上户三十为褭古只部曲。

辽太宗·耶律德光觉得汉族“老百姓”实在不友好,辽军管他们要点食物,还容易把命搭上。转念一想,若不是辽军骚扰在先,引起汉族老百姓的不满,也不会造成军民之间的冲突。老百姓一旦反感,就会给辽军捣乱。

所以,耶律德光意识到,解决矛盾必须做到“与民和谐”,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不要“括民私财”,约束好官兵不可以拿老百姓的私有财物。此时,已经说明耶律德光看到儒家“与民同乐”、“重视民生”是入主中原后的必由之路。

3.“不遽遣诸节度还镇”“推心庶僚”采取汉人治汉的策略

辽国数次南征过程中,攻下过后唐、后晋的全部藩镇,运气差的节度使落入契丹手中,押至辽朝上京临潢府软禁起来,令派契丹的官员前来治理藩镇,结果收获的成效特别差。

因为契丹官员来到汉族藩镇,只会骚然百姓,让老百姓“退田还牧”,大肆否定汉人传承多年的生产方式,同样激化契丹和汉族老百姓的矛盾。

再加上,先帝耶律阿保机生前制定的“南北分院制”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借鉴。耶律德光觉得,治理汉地最佳人选莫过汉族的节度使,朝廷只需要对投降的节度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便可以保证封地持久太平。

所以,耶律德光攻下开封后,对后晋旧臣说过如此一番话:

上曰:“其主负恩,其臣何罪。”命领职如故,即授安叔千金吾卫上将军。

耶律德光看到后晋的降臣全部身着缟衣,头戴纱帽,趴在地上请罪。对他们说是你们的主上负我恩德,你们做臣子没有任何过错。便下令让他们仍旧做后晋时的官职。

可以说,后晋灭国一战后的安置措施,是耶律德光“不遽遣诸节度还镇”“推心庶僚”的初次尝试。耶律德光认为,华夏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化,汉人不像家乡草原牧民那样不可开化,只要能够做到与汉族百官推心置腹,共商治理天下的大计,必然能够争取到汉族官员的支持和拥戴。

耶律德光已经摸索到,并且承认华夏文明中汉族文化对治理中原汉地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契丹要想成为中原之主,必须承认汉族降臣降将的合法性,只有国君带头搞“民族亲和”策略,才能摆脱辽国朝廷“契丹一头独大”的现状,如此也就认可中原百姓保持汉化的习俗。

总结思考

辽太宗·耶律德光完成伐晋大业后,死于班师还朝的途中,时年46岁。他所提出的为政“三失三得”,使得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朝率先打破“胡无百年运”的历史定论,特别是给后来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和“清朝”提供统治中原的策略,尤为重要的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作为少数民族的国君,为后来历史上数次民族融合找到更加和谐的推进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相,供应,契丹,粮草,后晋,司马光,百姓,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军,观点评论,辽朝,契丹,汉族,耶律德光,辽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相,供应,契丹,粮草,后晋,司马光,百姓,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军,观点评论,辽朝,契丹,汉族,耶律德光,辽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相,供应,契丹,粮草,后晋,司马光,百姓,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军,观点评论,辽朝,契丹,汉族,耶律德光,辽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