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650年-693年)是唐朝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他出生在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是常山郡公杨初的曾孙。
杨炯聪明博学,文采出众。他于显庆四年(659年)考中进士,成为一名待制官员。之后,他参加了制举考试,并于上元三年(676年)晋升为校书郎。永淳元年(682年),他被提升为太子李显的詹事司直。然而,在垂拱二年(686年),他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如意元年(692年),他又被调任为盈川县令。然而,在如意二年(693年),他在任上去世。
杨炯不仅才华出众,善于写散文,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他现存的诗歌作品约有30余首,以突破了齐梁时期的"宫体诗风"而闻名。在诗歌发展史上,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的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收录了他的诗作。
在初唐时期,以上官体为代表的宫廷诗风达到了鼎盛。然而,上官体过于注重声律对偶,忽视了诗歌的本质。杨炯虽然出身寒门,但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对权贵不屑一顾。因此,他与以上官仪为首的宫体诗派形成了鲜明的界线。他的诗歌歌颂的是自我遭际与心声,抒发的是真挚的情感,与宫体诗歌所歌颂的大唐气象形成了明显的对照。他冲破了上官体的束缚,开拓了新的诗歌风格。
初唐四杰的使命是革除诗坛浮靡之风,并以批判上官体为姿态,将诗歌的创作范围从狭小的宫廷扩展到广大的市井,从狭隘的台阁延伸到山川边塞,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新的生命,提升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清新刚健的诗风。杨炯也不例外。
《从军行》是杨炯诗作中的佳作,表达了他对功业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的笔力雄劲,情感豪放率直。此外,杨炯还有一组以三峡为题材的诗作,描绘了景色和抒发了情感,写实自然,含意深刻,展现了他挣脱宫体诗束缚的成就。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以五律诗见长。他的《从军行》无论从平仄声律、文字对偶还是起结作法等方面都展现了成熟的五言律诗的特点。他现存的14首五言律诗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这是他有意追求的结果。他的努力使诗歌摆脱了自齐梁以来的绮媚华靡之风,促成了五言律诗的定型。
关于杨炯的死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现存的杨炯神道碑碑文记载,可以推断他在唐证圣元年(695年)去世,也就是他去世的当年或第二年。他没有留下后代,死后他的弟弟扶棂北上,将他安葬在洛阳。杨炯的好友宋之问为他修建了墓茔,并撰写了《祭杨盈川文》以怀念他。后来,还有人为他编纂了文集。
杨炯的事迹一直延续到清代,诗人们仍然写诗赞颂他,称他为"一代盛名传四杰,三衢遗爱独千年"。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他不仅以卓越的文采书写了盛唐华章的序幕之歌,而且凭借他对民生的热忱赢得了百姓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