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靠两大原因善终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给朱高炽使绊,挣扎了30年,靠两大原因善终

历来皇室中人争夺王位的过程,都是极其消耗国家资源的一件事,所以每逢乱世总是伴随着皇位短暂而迅速的更迭。

明朝恰好也有这么一段皇位迅速更替的时代,那就是后世所谓“五龙同朝”时期,不过这一时期却是发生在明朝最鼎盛之时,而朱高燧就是这一时期中一位幸运而又不幸运的王爷。

他不幸在于每每做坏事之时总会暴露,例如重则给自己的父皇下毒,轻则给自己的皇兄下绊子。

而他幸运之处则在于即使犯下如此多罪责,也还是屡屡能够被轻轻放过,以至于身背两次弑君嫌疑的他都能善终。

这样的经历在世间,尤其是在皇家真是绝无仅有,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朱高燧逢凶化吉的本事,又是什么样的经历给了他企图两次弑君的胆气呢?

野心生长于宠溺之间

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朱高燧生于北平燕王府,为燕王三子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孙。由于朱元璋孙辈众多,朱高燧也非燕王长子所以他并不得朱元璋的注意,以至长到成年也未得爵位封赏。

虽然在朱元璋众孙辈中不得关注,但是在燕王府他可是兄弟中最受宠的幼子。

燕王朱棣爱战尚武,这一点喜好势必会成为他评判子嗣的标准,这一标准也一定会左右他对子嗣的喜爱程度。

这一点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完成的尤为出色,朱高燧次之,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作为第一继承人的朱高炽却尤为不擅此道。

这也就导致朱棣对这个长子并不十分喜爱,甚至因为长子痴肥的身形隐隐有些厌恶,于是朱棣的拳拳爱子之心便绕开了朱高炽,分散在了另外两个儿子身上,而其中朱高燧因为年幼又独得大半。

父亲爱弟弟远甚爱长子这放在平民家庭,都是取祸之道,更何况放在燕王府这个即将晋升皇室的王公之家。

可以看出父亲的偏向,使朱高燧时常得到错位的宠爱,长而久之这份宠爱便幻化成了一种虚幻的阶梯,连接着催促着朱高燧再进一步。这份幻想初还不显,直到朱棣成功登上那九五至尊的王位后,便时常在朱高燧的想象中浮现。

不过有此幻想的不仅朱高燧一人,他的二哥朱高煦也同样如此,而且他二哥在追随朱棣打下天下后,更是获得了相当体量的兵权。这一优势对朱高燧是压倒性的,所以前期朱高燧便只能静待时机,接着和兄弟们其乐融融的表演兄友弟恭。

这便能明了了,后期朱高燧屡屡给太子下绊子,以及敢胆大包天的弑君勇气,是从哪里生出的了。

那便是从他一出生朱棣对他的的过度宠爱中生出的,也是从后续成长过程中朱棣对长子的过度厌恶中生出的。

这份不对等的爱子之情,使原本应该最亲密的兄弟三人各怀心思,而这种种心思随着朱棣登上皇位后,究竟会愈演愈烈还是逐渐消解呢?

燕王府的稚子,宫廷中的狡狼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称帝,燕王府一跃成为皇族贵胄,朱高煦朱高燧都是亲王,按理说朱高炽在朱棣登基后就该册封为皇太子,可朱棣却似把他忘在了北平一般迟迟不召他回京就封。

这个举动已经充分的表明了,朱棣对朱高炽这个预备役储君的不喜,此番就是以此来观察士大夫们的态度的。

这是新任君王与臣子的第一次博弈,这场博弈输赢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大明未来的走向,储君乃是一国之本若是其非长非嫡,那么大明的正统性也就不复存焉,所以朝臣们是不可能由着君王的性子来的。

虽然朱棣的一时任性并没有得到实现,但其中表达出的对储君的不满情绪,依然如一声冲锋的号角吹响在朱高燧兄弟二人心头。

其实倒也无怪乎二人如此野心,实在是朱棣自己偏心太过。例如靖难之役时朱棣就对朱高煦说过“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这样的引导话语,对于朱高燧虽未明说但也极尽宠爱,在他封王后更是将自己的“龙兴之地”给了朱高燧,并且还特意下令给了朱高燧”政务皆启王后行”的权力。

饼画的太大,胡萝卜吊的太近的后果就是,朱高煦不肯就藩云南并且索取天策卫为己用,行架僭越天子行事越发放荡。而朱高燧虽居北京却时常返回京师,且每次来往都要太子朱高炽送至江东驿。

太子柔和至此反倒更让朱高燧觉得软弱可欺,他便于二哥结成同盟时常行构陷太子之事,只是他们却忘了此时的太子已经不再是燕王世子了,他们的父亲也不会再以自己的好恶处理他们之间的官司了,所以朱高燧朱高煦二人很快便得到了惩处。

永乐七年,朱棣就朱高燧企图夺嫡之事,褫夺了他的冠服诛杀了他的长史,最后朱高燧本人辛得太子求情才未被从重处置。

永乐十四年,同样朱高煦也被痛斥并剥夺冠服,囚于西华门内险些被贬为庶人,最后仍是朱高炽求情,才改为削减护卫诛杀亲信这样的惩罚。

永乐十五年,朱高煦改封乐安州即日启程赴任,朱高燧则与国子寺业赵享道及董子庄,学习为臣之道。

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的兄弟二人,并未放弃自己的野心,只是将其粉饰成痛改前非的样子。

对于两位爱子能悬崖勒马,朱棣也表现得十分开心会经常和太子夸奖朱高燧,果然进益非常矣。

然而被欲望养大的虎狼,真的能放弃笼外仿佛唾手可得的肥肉吗?朱高燧又真的因这不痛不痒的惩罚幡然醒悟了吗?

宣宗继位,赵王善终

从此前的教训中观朱棣的态度,朱高燧得知了自己能当太子的机会渺茫,可是放弃自己多年的筹谋也不可能,那就唯有等一个可以跳过正常继位流程的机会了,不过数年这个契机还真就被他等到了。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朱高燧伙同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王射,内侍养子杨庆等人伪造遗诏,欲给朱棣下毒。

然而百密一疏的是这个消息被高以正,透露给了姻亲总旗王瑜,一个未参与谋反的臣子知道了这个秘密,会怎么做就可以预料了。王瑜自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立刻报给了朱棣知晓,不久后王瑜升为辽海卫千户,孟贤等有关人员伏诛。

朱棣当堂质问朱高燧是否有做过此事,朱高燧哑口无言方寸大乱,眼看事件就要无法挽回,朱高炽连忙说情并以都是下人所为的理由,将朱高燧摘了出来。

或许是此次朱棣勃然大怒吓到了朱高燧,又或许当真是朱高炽的宽宏大量感化了朱高燧,在此后的相当一段岁月里,朱高燧不管表面还是内里都十分乖顺起来,且这份乖顺一直持续到明仁宗朱高炽登基都没被打破。

不仅朱高燧如此连一向张狂的朱高煦也是如此,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因为朱棣死的太仓促,他们来不及反应的缘故,同理他们二人没造朱高炽的反,应当也是与朱高炽仅在位一年的任期有关。

朱高燧与朱高煦虽没来得及叛明仁宗的乱,但不代表他们会对一个黄口小儿口称陛下,纵然这个小儿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亲侄子,当然朱瞻基也未必就没有防着这两位亲叔叔。

朱家皇族从朱元璋起便注重削藩,朱瞻基也不能例外,其实各地藩王在经历过四朝君王后,已没有任何能威胁京师的能力了,到了朱瞻基这一朝唯二显赫的藩王便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

削藩之事要么怀柔利诱要么流血千里,很显然朱瞻基除了身下的皇位,已经没有什么能吸引两位叔叔的了,于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便开始了。

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起事前朱高煦曾给朱高燧来过信,目的自然是为了争取朱高燧的兵力。朱高燧并没有回这封信也没有选择向上告发,他选择了站在江边看鹬蚌相争。

可惜战争的走向并没有按照朱高燧期望的那样,朱高煦很快的便被朱瞻基带兵平下了,没有两败俱伤只有单方面的暴力镇压。

战争的结果已经出来清算的日子也随即来到,其实朱高燧的狼子野心满朝文武便没有不知的,就算没有证据他也逃脱不了,证据的存在也就是一个正当的理由罢了。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朱瞻基却并没有着急对朱高燧动手,皇帝不急朝臣可不能忽视朱高燧这个不稳定因素。

一时间奏案上弹劾朱高燧意图谋反的折子犹如雪花般飘来,朱瞻基是很纠结的,一方面朱高燧确实与汉王有通信,但另一方面朱高燧也确实什么都没做。若是以此来除掉赵王,反而不足以取信天下人。

也正因为如此想法,在面对杨士奇的劝谏时,朱瞻基以先帝和赵王的情谊为由,拒绝了给朱高燧定罪。

本来惊疑不定的朱高燧在知道朱瞻基的决定后,几乎感激涕零的同时,也十分自觉地请求削减自身的护卫。朱瞻基看他识趣也并未为难,反而还给他留了一队仪卫司,叔侄两人一请一推倒真的能看出几分真情在。

经此一役,朱高燧再无谋反之力,放下这份权欲的他顺利的活到了五十岁,这在三兄弟之间是难得的善终了。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看完朱高燧的一生后则不得不感叹此话甚是正确,若是朱棣在养育三兄弟时稍微想的长远一些,对待三人稍微平等一些,想必就可以避开之后的兄弟阋墙,叔侄厮杀了吧。

可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即便是贵为皇亲贵胄也是不能免受其影响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高炽,兄弟,长子,朱高燧,朱高煦,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棣,王府,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燧,朱高煦,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高炽,兄弟,长子,朱高燧,朱高煦,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棣,王府,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燧,朱高煦,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高炽,兄弟,长子,朱高燧,朱高煦,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棣,王府,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燧,朱高煦,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