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谥炀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三征高丽等。
隋朝时,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盛况空前。《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当时的长安城居民都会出来观灯看戏,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朝) 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首诗是隋炀帝杨广写下的一首元宵节观灯的诗,极力渲染当时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首联“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诗人以帝王气度不凡之势,联想天上人间同庆,铺展开元夕恢宏豪迈之感:把天上的月亮看作手上转动的法轮,随着法轮的转动,仿佛听到了来自天上徐徐而来的梵音。由此也点明隋朝时的元夕已被佛教徒用为宣教弘法,表露了当时佛教的盛行和影响。
颔联“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诗人把目光从天上转向了人间,形象生动地写出出元宵节晚上的壮观景象:只见到所有的树上都装饰了漂亮的花灯和彩灯,使得千树万树异常的亮丽;焰火更是冲天飞舞,如千花万花盛开一样,又如天女散花一般。由此展现出了天上人间灯火辉煌相映照、人间天上如为一体热闹非凡的空前盛况。
颈联“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诗人凝望天空,看那月光如水,彩灯如花,不停运动:月光的清辉如水一样,倾洒向了广袤无垠的寰宇,又如凝固了的流水一样那么清晰;春风一起,夜里所有的花灯彩灯,也都如梅花朵朵,绚丽无比。由此令人联想到时光流逝犹如流水一样的珍贵,让人悲伤。
末联“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诗人把目光转向宫内,描写了宫廷生活的奢华:整个宫廷到处金碧辉煌,飞光琉璃,在灯光焰火的映照下更加金光闪闪。以“黄金地”与“琉璃台”真实地表现出宫廷的奢靡生活。由此也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招致了国家的灭亡。
全诗想象丰富、气度非凡,极力渲染出当时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形象地写出了节日的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