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他与其二子苏轼、苏辙不仅一同被合称为“三苏”,还都被后人纳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但根据坊间传言,苏家最有才华的其实是苏洵的小女儿“苏小妹”。
关于苏小妹的描述,起先出现在南宋一本名叫《东坡问答录》的古籍中。
一直到清朝,苏小妹的事迹在百姓中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个机敏聪慧的小女儿形象,并深受百姓爱戴。
曾有传言称,王安石十分欣赏苏家的小女儿,想要让其嫁给自己的儿子王雱。
于是便让儿子作诗一首,托苏洵交予苏小妹。
可没想道苏小妹看过诗后竟然说:“这诗的内容很新颖,但文笔一般,用词虽然华丽但却太过冗杂。更重要的是,写诗之人下笔飘浮,恐怕难以长寿啊。”
那么,在苏小妹的身上有着怎样津津乐道的故事?她又为何只曾出现在百姓们的口中呢?
苏小妹才能初显
据野史记载,苏小妹原名苏轸,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大家闺秀。
或许是因为苏洵年轻时,就是一位不爱学习的公子哥的缘故,他教育孩子也很轻松自由,从不强迫苏小妹学当时同龄女子都要学习的女红之类。
再加上苏家人才辈出、世代书香,所以苏小妹从小就耳濡目染,十分聪慧。
苏小妹十岁时随父兄在京城生活,他们住的院子里有一树绣球花,正值春季,树上花团锦簇。
苏洵在一番赏玩过后诗性大发,立刻拿起桌上的笔写了起来。
刚完成前四句后恰巧有人敲门,苏洵便停笔去开门。
这时苏小妹跑到花园中玩耍,她一看见纸上“天巧玲珑玉一邱,迎眸烂熳总清幽。白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四句诗后,就立马猜出这是父亲为院子里的绣球花所作。
于是思虑片刻后,就提笔补上了“瓣瓣拆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假饶借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后四句。随后便又回屋玩去了。
等到苏洵回来,想要把后半段诗完成时,却惊讶地发现这首诗八句已成。
他通读下来,发现后四句不仅辞藻华丽,且颇有意境。
只不过字写得歪歪扭扭,有点像小女儿写的。
苏洵急切地将苏小妹唤出来询问,在得到苏小妹肯定的回答后,苏洵既兴奋又遗憾。
他兴奋的是,女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天赋。
遗憾的是,她毕竟是个女孩,空有智慧也无法入朝为官。
不过自这以后,苏洵更加疼爱起这个女儿。日日教她读书,希望她能更加博学聪慧。
一转眼苏小妹就长到十六岁,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
就在苏洵绞尽脑汁为苏小妹寻觅良胥时,王安石正巧找上了他。
险评王安石之子
王安石刚做官时,虽然恪尽职守很有能力,但他却十分不注意个人卫生。
据说王安石既不洗澡也不洗衣服,浑身上下长满了虱子,让人难以忍受,所以苏洵对此人非常厌恶,还曾作诗讥讽他。
王安石看到后气急败坏,本想好好整治苏洵一番。
可没想到后来苏家两个儿子全都入朝为官,于是他就改变主意,想要和苏洵结好。
当时王安石已官至宰相,苏洵虽心里不愿,但又怕影响儿子的仕途,便只能勉强前去赴宴。
酒过三巡之后,王安石吹嘘到:“我儿子王雱,书只读一次就能过目不忘。”
苏洵听后立刻反驳道:“难不成你觉得,我的两个儿子需要读第二遍吗?况且这件事,连我的小女儿都能做到。”
苏洵在说完这句话后就立刻清醒过来,想要找借口离开王家。
可没想到还是被王安石拦下,并递给他一幅字,说道:“这是我儿王雱所作,希望您回去以后能指点一二。”
苏洵知道,王安石这是看中了自己的女儿,想要通过这首诗来暗示自己。
夜里苏洵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又把白天的诗拿出来反复观看。
其实通过此诗不难看出,这王雱也是个有才之人,但碍于他父亲的品行,苏洵又十分纠结。
一旁的妻子看出来他的想法,就对他说:“你不如把这诗拿给小妹品鉴,看看她对这作诗之人有何想法。
于是第二天,苏洵便让下人把诗交给苏小妹。
只告诉她这是个年轻的学士拿来,让苏洵指点一二的,但苏洵没有时间,就由她代劳。
苏小妹接过诗思索了一阵,提起笔就在一旁写到:笔下生花,毕是敏而好学之人所作。但用词冗杂、华而不实且下笔飘浮,恐难长寿。
苏小妹的评语可吓坏了苏洵,这样的话要是传到王安石的耳朵里那还得了。
于是便将小妹的评语撕掉,对王安石只说是不小心将诗给弄坏了。
而对于两家的亲事,苏洵的借口是小女儿貌丑无比,实在配不上王雱。
王安石对此事半信半疑,遂派了一个家丁出去打探苏小妹的真容。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女子都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家丁根本无法得见小妹。
不过他偶然听到坊间流传的一首,关于苏小妹容貌的诗。
据诗中描绘,苏家小姐的确是一个大额头塌眼睛的丑八怪。
家丁立刻将此事回禀给王安石,王安石信以为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妹少游互试探
而事实却是,苏小妹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美女,但也十分清婉可爱,之所以有这样一首诗,是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在玩闹时所作。
苏小妹嘲讽苏东坡的大胡子:“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东坡便回讽小妹的额头:“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就这样一来二去,没想到几首玩笑诗,竟然斩断了小妹的姻缘。
不过也幸好如此,因为王雱最后竟果然如小妹说的那般,三十出头就离开人世了。
有关于苏小妹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其中最经典的还要数“佛和牛粪”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年轻时崇尚佛教,因而结交了许多和尚朋友。
有次他与好友佛印一起在林中打坐,结束之后,佛印睁开眼睛对东坡说:“观君之姿,宛若佛祖”
东坡与佛印经常斗嘴,但每每都落于下风,这次他绞尽脑汁后回到:“我观你之姿,却像牛粪。”佛印听后只轻笑了一声,并未反驳。
苏东坡自以为胜过佛印一筹,就喜滋滋地将事情讲与小妹听。
没想到小妹听后却哈哈大笑,并说道:“哥哥,这次你又输了。佛家有云,你之所见固你之所想,佛印心里装着佛祖,所以看你是佛。而你心里却装着牛粪,所以只能看见牛粪。”
有了王雱这个前车之鉴后,苏洵时常将想要求娶小妹之人的诗作拿给她看,可挑来挑去也没有一个能入眼。
直到有个名为秦少游的书生,他的字被小妹评为:“只有二苏可以与之相比。”
秦少游虽倾慕苏小妹的才情,但他也曾听闻,苏洵以小妹貌丑拒绝王安石的提亲这件事,心中不免担忧,所以就决定假借道人身份,在小妹进庙烧香的途中一探究竟。
苏小妹刚一下马车,秦少游就已经瞧见女孩长相清婉,绝对不和传言一般丑陋不堪。
但他也不甘心就这样轻易返回,于是便上前拦住小妹,想要试一试她的才情。
秦少游说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是何等的机敏,她一眼就看出此人气度不凡,不是真正的道士。
再稍加思索,不难猜出这是秦少游为了试探她而想出的主意。
小妹想通后又羞又气,于是便回到:“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就这样两人一问一答,互相试探,直到苏小妹回到马车上扬长而去。
秦少游回家之后,立刻备下礼金到苏家提亲。
苏洵看他如此情真意切自然很快就答应了。可对于这件事,苏小妹却不应允。
原来秦少游马上就要考取功名了,依照小妹的心高气傲,她自然是希望秦少游能戴上乌纱帽后,再来向她提亲。
苏小妹三难新郎
不出苏小妹所料,秦少游很快策名就列。
可到了成亲那天,小妹又来了主意。
她心里还埋怨着秦少游当时在庙前试探她的事,所以就想出几个鬼点子来“三难新郎”。
当晚秦少游在前厅宴请完宾客,来到后院想要洞房花烛时,却见苏小妹房门紧闭。
院中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有三个信封和三个盏,桌子旁站着苏小妹的贴身丫鬟。
少游见此情景连忙询问丫鬟小妹寓意何为,丫鬟答道:“我家小姐让我在这给你出三道题,要是你能全部答对,就让你喝了这玉盏里的美酒后再进房内。
如果答对两题,就请饮下银盏中的清茶,待后半夜再来作答。要是只对一题,那就只能喝这瓦盏中的淡水,并且在外厢房里读上三个月的书再进内室。”
秦少游心中窃喜,觉得这有何难,于是便打开第一个信封。
只见上面写着一首绝句:“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读后立刻从中悟出“化缘道人”四字,想到这是小妹为了嘲讽他当时的举动所作。
于是便对出了:“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四句。
第二题是根据诗的内容,猜里面包含着哪些古人。
诗中写道: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只是稍加思索,就提笔在一旁写上孙权、孔明、子思、太公望四个名字。
少游毕竟也是个才子,前两题对他来说都毫无难度。
于是他又颇为自信地拆开第三个信封。
这次的题目是个对子,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要求他对出下联。
然而这个看起来简单的题目,却让少游犯了难。
想要对出容易,想要对精却不简单,若是对的平平,想必小妹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正在秦少游苦思冥想之际,苏东坡恰好路过后院。
看着在院中踱步的准妹夫,东坡决定帮他一把。
苏东坡偶然看见了院中的水缸,于是心生一计。
只见他从地上捡起一个小石子扔进水缸中,水面立刻跃起几点水滴,又继而扑进水中。
见此景象,秦少游立刻对出了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
在苏东坡的帮助下,他终于算是勉强过关.......
参考文献
【1】吴志浩.苏学士与王安石.中国青年网,2022-7-24
【2】巩悦悦.苏洵王安石,为何一见面就互不喜欢?.齐鲁壹点,2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