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这亦是二十大后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会议内容做一个前瞻,将有助于看清未来的投资方向。从明年的经济情况来看,让增速回归正常或许是当务之急。眼下无论是基于新冠病毒自身的传播规律,还是经济政策正常化的治理理念,疫情防控措施与经济纾困政策的有序退出都是大势所趋。
笔者估计,中央经济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会设定在5%附近。按照惯例,会议将再度强调年初全力实现“开门红”,考虑到疫情结束、低基数和经济修复等因素,明年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或将成为年内高点;具体增速目标,直到两会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后才会得到确认。
总体而言,2023年,中国经济将会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元年,如何利用周期反弹的机遇打开结构改革的空间,从根本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将成为本次会议值得期待的内容。笔者分别从扩大内需、疫情防控、国企改革、安全发展等方面做出前瞻:
1)扩大内需
笔者预计,2023年稳增长依旧是施政主线,财政扩张是应对需求不足的主要方式,货币政策将更多起到配合作用。二十大之后,各项措施有望全面推出,政策发力可能是2023年宏观经济的最大看点,“扩大内需”将获得更高站位,精准定向的“量化宽松”政策有望出台。长期以来,地产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行业利好不断,国家频频出台帮扶政策,信贷、债券和股权三箭齐发,托底意向非常明显。随着三支箭的逐步落地,笔者预计地产行业即将迎来复苏拐点。
2)疫情防控
当下,疫情仍是影响宏观经济复苏的首要因素。随着10月以来全国疫情的再次反弹,病毒传染力度更强、重症率更低,给基层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截至12月,新冠疫情已经发生3年,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证明,病毒的伤害性已经远低于疫情初期。在疫情防控主线上,笔者预测,明年的疫情防控政策更多是以“精准防控”作为抓手,强调“因城施策”的政策灵活性、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政策重点放在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明年一季度或将成为政策调整的重要窗口期。
3)国企改革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拉开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序幕;2017年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的路径清晰可见;今年二十大又提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央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上月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进行了详细阐述,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他指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而从结构上来看,A股估值体系并不均衡:近10年来银行及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趋势回落,目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这与银行与国企的基本面形成强烈反差。笔者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重点部署二十大提出的国企改革相关战略指引,并持续健全资本市场的发展,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4)安全发展
二十大再次点名了国家安全发展观的重要性,并强调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笔者预计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将对此做出重要部署: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稳粮食价格;二是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三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既要防止疫情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又要补足中国在产供链上的短板,研发关键电子器件的国产替代,避免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被“卡脖子”,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国防和军队方面,也会有对应举措深化,落实二十大提出的战略方针。
从投资策略上看,布局跟经济复苏相关度较高的低估值板块,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指数上看,可以选择上证50或者沪深300相关的指数基金或增强型指数基金。从行业板块上看,房地产产业链、银行、保险、家居、建材、家电等板块都有着估值修复的逻辑,值得关注。此外疫情后周期的旅游板块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