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刘宋和夏国结成同盟,旨在收复河南,两国合力为什么打不过北魏

刘宋和夏国结成同盟,旨在收复河南,两国合力为什么打不过北魏

南北朝时期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死后,刘宋内部出现了夺位风波;北魏趁着刘宋混乱之际,夺取了河南;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坐稳皇位之后,发誓要收复失地,一雪前耻;他谋划许久,并且联合了北魏的仇敌夏国;两股力量同时向北魏进发;按理说,刘宋的战略目标只是收复河南;又经过精心策划,还请了外援;这一仗不难打;怎料最后结局是刘宋不但没有成功收复失地,还被北魏打得稀里哗啦,受到重创;刘宋为什么这么失败?只是因为北魏太强悍了吗?下面我们来看看!

据《资治通鉴·宋纪三》记载,元嘉七年 (公元430年) 三月,刘义隆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决心进攻北魏,收复失地;按照先礼后兵的原则,他先大将田奇出使北魏,对太武帝拓跋焘说:河南原是我宋国的领地,如今被北魏侵占;现在我们预备收复,但是请放心,我们只收复河南,不做更多的进攻!拓跋焘一听,大怒:开玩笑吧!我打出生就知道河南是北魏的土地!刘宋想来夺?看在你们“先礼后兵”的份上,我也告诉你们,请等到天寒地冻、河冰坚硬之时再来!拓跋焘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很明白:北魏长居北方,北方士兵不怕寒冷,倒怕湿热,冬季作战是北魏部队的长处,不怕南朝宋军来进攻。

宋文帝刘义隆知道了拓跋焘的回复之后,大笑不止:你叫我冬天打,我就冬天打?你以为我傻啊?我就是要杀你个措手不及!

元嘉七年 (公元430年) 四月,宋军出动;刘义隆派大将到彦之率领五万水军;从淮河进入泗水,然后进入黄河西上;北魏太武帝为避其锋芒,主动后撤黄河南岸的碻磝、滑台、虎牢、金墉、洛阳等重要地段的驻防;到彦之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轻轻松松收复了黄河南岸这些关口;几乎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难道北魏就这么容易被打败?据《宋略·总论》记载,到彦之的副帅王仲德看出了问题;他忧心忡忡地对到彦之说,北魏这次主动撤退,怕是有诈;一则,北魏主动北撤是把黄河南岸分散的兵力收拢到黄河以北去集中;怕是要反攻啊!“岂不可以为忧乎?”然而到彦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副帅的讲话;还把兵力分散,东起延津,西至潼关,长长的两千里河防,宣示主权,每个守关只分得几千人防守。

果不其然,八月北魏开始反攻;兵分两路,一边攻打宋军的河防;一边攻打和宋国结盟的夏国;由于宋军兵力分散,每个驻防点人数稀少;被北魏打得落花流水;不少人不战而逃;宋军溃不成军;而夏国部队都是些乌合之众,远远看见北魏的战马飞奔而来,还没开打就吓得落荒而逃。

到彦之也快抵不住了, 突然想起来还有夏国的援军,他大喊:“众将莫慌!我们的援军就快到了!”

“报——夏军已经被北魏歼灭!”

“啊!”

金墉、洛阳、虎牢相继失守,宋军全线告急;宋文帝急调老将檀道济率军驰援;而到彦之还没有等檀道济援军来到,就已经主动撤退;宋军败局已定,多亏了檀道济使出种种计谋,击退北魏追兵,最后全身而退。

不难看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有勇有谋,善于用人;在军事才能上强于宋文帝刘义隆;刘义隆犯了两个错;第一,和苟延残喘的夏国结盟;指望它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就在此前不久,北魏刚刚攻克了夏国的都城,俘虏了夏国的皇帝赫连昌;基本消灭了夏国,如今夏国的皇帝是赫连昌的弟赫连定;残存势力的力量已经大不如从前。

第二个错误是,宋文帝刘义隆用错了人;仅仅收复失地,本来这一仗不难打,如果用老将檀道济,胜算就会大很多;檀道济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手下的一员猛将,当年刘裕北伐消灭后秦政权之时,檀道济充当前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攻下长安,立下赫赫战功;无奈刘义隆心胸狭窄,猜忌他,转而用到彦之;到彦之不学无术,又刚愎自用,废物一个。

从这里看出,宋文帝刘义隆不管是心胸、气度,还是驾驭大臣的能力,都比不上其父刘裕,也比不上北魏拓跋焘。

【参考资料:《宋略·总论》《资治通鉴·宋纪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北魏,宋军来,到彦之,夏国,宋文帝,刘裕,刘宋,合力,河南,刘义隆,故事传记,夏国,宋文帝,刘裕,刘宋,刘义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北魏,宋军来,到彦之,夏国,宋文帝,刘裕,刘宋,合力,河南,刘义隆,故事传记,夏国,宋文帝,刘裕,刘宋,刘义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北魏,宋军来,到彦之,夏国,宋文帝,刘裕,刘宋,合力,河南,刘义隆,故事传记,夏国,宋文帝,刘裕,刘宋,刘义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